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解讀十七屆五中全會: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9日 05: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本組稿件據新華社

  未來五年

  經濟社會發展

  主要目標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經濟發展方式

  如何加快轉變

  主攻方向→堅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重要支撐→堅持科技進步和創新

  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點→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動力→堅持改革開放

  昨日閉幕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強調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全會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公報解讀

  民生

  關鍵詞

  努力提高

  居民收入分配比重

  全會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授 吳忠民

  “十二五”規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強國和富民結合為一體,解決好“藏富於民”的問題,它是“改革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理念”的進一步深化和具體化。

  文化

  基本建成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全會提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技術研究所所長 汪同三

  以前中國更多強調經濟建設,現在公眾除了衣食住行外,還需要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而且,文化産業可以成為中國經濟提供新的巨大發展空間。五中全會的精神順應了這種需求。

  發展

  關鍵詞

  消費需求

  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全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要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要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改造提升製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現代能源産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發展海洋經濟。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完善城市化佈局和形態,加強城鎮化管理,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構築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建設人才強國,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奠定堅實科技和人力資源基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 鄭新立

  1995年,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2010年,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從“增長”方式轉變到“發展”方式轉變,不僅僅是字面的改變。原來所説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主要是指通過生産要素結構的調整,實現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則至少擴大至需求結構、供給結構和生産要素結構三個方面。

  黨建

  領導幹部

  要樹立正確政績觀

  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各級黨委要準確把握髮展趨勢,科學謀劃發展藍圖,努力創新發展模式,加強對發展的統籌協調,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全體共産黨員要堅定不移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帶領廣大群眾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樹立正確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形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力量。

  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 牛文元

  中國成功地化解了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為全球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中國共産黨執政能力的現實體現,黨的領導也將是實現“十二五”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

  改革

  關鍵詞

  積極穩妥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全會強調,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使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資源性産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加快社會事業體制改革。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 王長江

  可以看出中國對改革加強了綜合配套,改革將不再是某一個方面的改革,而是各領域齊頭並進的全面性的改革。

  統一

  關鍵詞

  兩岸關係

  把握和平發展主題

  全會提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要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高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要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積極擴大兩岸各界往來,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參加國際合作,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