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揭秘:抗美援朝戰場 美軍戰俘的神秘生活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8日 10: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紀念抗美援朝戰爭60週年

  簡要內容:由於大部分美軍戰俘親身體驗到志願軍寬待俘虜的政策,深為這種真正的人道主義所感動,也都願意主動配合戰俘管理所的工作。

  志願軍中的“國際大學校”

  朝鮮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嚴格遵守國際法,對“聯合國軍”戰俘實行人道主義的管理,執行寬待俘虜政策,不打不罵,不侮辱人格,及時治療他們的傷病,使戰俘們深受感動和教育,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一支正義之師,仁義之師,而志願軍“聯合國軍”戰俘營則被人譽為“國際大學校”。

  戰俘們帶來的故事

  由於受美國軍方的欺騙宣傳,“聯合國軍”特別是美軍官兵不了解志願軍寬待俘虜的政策,每當戰鬥失敗,來不及逃跑的美軍官兵總是東躲西藏,生怕被志願軍俘獲。朝鮮戰爭第一次戰役中的三所裏戰鬥結束後,志願軍部隊從深山和草叢中俘獲了很多美軍官兵。他們丟盔棄甲,幾天沒有吃喝,形容憔悴,狼狽不堪。由於翻譯力量不足,志願軍戰士只能用手勢比劃著説明志願軍不殺俘虜,並把自己的乾糧分給他們吃;對受傷的俘虜,則給他們進行包紮。志願軍官兵的實際行動,逐漸消除了俘虜們的恐懼心理。但是,還是有個別美軍士兵躲藏在山岩縫隙中,不敢出來。有一個美軍傷兵,每天在山上趴著向下窺探,想看看志願軍究竟是些什麼樣的人。他發現志願軍掃地打水,什麼活都幹;吃飯穿衣都非常簡單,沒有什麼可怕的,於是想下山向志願軍要點吃的,但這時已經力不從心,爬不動了。在其奄奄一息的時候,被志願軍戰士發現,戰士們用擔架把他抬下山,給他喂水喂食療傷。他甦醒過來後,百感交集,伸出四個指頭指指肚子,意思都四天沒有吃飯了,並且對志願軍戰士救了他的命連連表示感謝。後來,通過一些被釋放的俘虜傳遞,越來越多的美軍官兵知道志願軍寬待俘虜的政策,很少有人害怕被俘了。

  1951年1月間,美軍連吃敗仗,丟下許多傷員、屍體和軍用物資,向朝鮮南部逃去。志願軍俘獲的美軍官兵越來越多,前線臨時戰俘收容所人滿為患,一時間副食供應非常緊張,香煙更是極為緊缺。一個被俘的美軍軍官忍不住煙癮,就鼓起勇氣問一位志願軍青年幹部:“您會説英語嗎?”恰巧這個青年幹部是翻譯,就回答説:“你有什麼事情,説吧!”那個美軍戰俘立即將手腕上所帶的金錶取下,要求換幾支香煙抽。這位志願軍翻譯非常嚴肅地對他説:“你剛放下武器,對我們志願軍的政策不了解,這是可以理解的。志願軍寬待俘虜,不會要你們的私人財物。你把表收起來吧,香煙我可以給你一些。”美軍軍官聽了先是非常驚訝,然後特別激動,連連稱謝。這件事很快在戰俘中傳開了,戰俘們認識到:志願軍官兵廉潔、公正,嚴格執行政策。

  由於大部分美軍戰俘親身體驗到志願軍寬待俘虜的政策,深為這種真正的人道主義所感動,也都願意主動配合戰俘管理所的工作。美軍“王牌部隊”海軍陸戰第一師美聯社隨軍記者弗蘭克諾爾,在第二次戰役中于長津湖地區被志願軍俘虜。1951年聖誕節即將來臨時,美聯社亞洲總分社在板門店的幾個編輯記者得知諾爾還活著,而且在戰俘營過得不錯,便想通過活躍在板門店、同我方有聯絡的英國《工人日報》記者魏寧頓和法國《人道報》記者貝卻迪,給諾爾送去一架照相機作為聖誕禮物,並讓他拍一些志願軍戰俘營的新聞照片。魏寧頓和貝卻迪認為,如果諾爾拍些新聞照片在西方發表,將是對美方污衊志願軍“虐殺戰俘”的有力揭露和駁斥。他們的想法得到了香港《大公報》記者朱啟平的贊同和幫助。此事很快被上報並得到了志願軍談判代表團領導李克農、喬冠華的批准。不久,一批由諾爾拍攝的志願軍戰俘營中戰俘生活活動的照片被轉到美聯社亞洲總分社,該社挑選出7張戰俘們在戰俘營歡度聖誕節的照片發往美國,美國各大報刊競相在顯著位置刊登,立即在全美引起極大的轟動。後來,諾爾隨著志願軍戰俘管理處新聞科的報道組,拍攝了大量關於戰俘生活的照片。這些照片在西方報刊上刊出後,看到自己家人的戰俘親屬的信件如雪片一樣飛來。戰俘們的親屬對諾爾大加讚賞,對志願軍的寬待政策無限感激。諾爾也因此聲名大噪,在美國簡直成了傳奇人物。有的戰俘同伴提醒諾爾:“你拍那麼多照片登在報紙上,就不怕回去後聯邦調查局找你麻煩,説你替共産黨搞宣傳?”諾爾理直氣壯地説:“我拍攝的都是真的!為了真理與和平,我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