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洪水過處是我家——廣東省高州市黨員幹部抗洪救災群像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9日 11: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時代先鋒 時代領跑者風采

  2010年9月21日,一場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突如其來襲擊高州,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特大地質災害,美好家園頓成一片澤國、一片廢墟,特別是馬貴鎮13條行政村和大坡鎮4條行政村更成了與世隔絕的“生命孤島”!

  災難時刻,高州市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抗洪搶險、救災復産,奏響了一曲共産黨人創先爭優的時代強音。到過高州重災區的人,都會有三個想不到:

  一是災情之重、損失之大,超乎想象。山洪爆發,山體滑坡、泥石流肆虐,吞噬了房屋、良田、公路、橋梁,甚至生命,其慘狀令人觸目驚心。“進入高州災區的感覺跟進入汶川地震災區的感覺沒什麼兩樣。”不少前來採訪的記者發出如此感慨。

  二是傷亡人數能減到最低限度,超乎想象。在災難發生之初,很多人都認為“這次高州起碼死了幾百人”。當通過“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核準傷亡人數時,人們不敢相信,截至發稿時止,高州因災死亡54人,失蹤20人。

  三是災區秩序恢復之快、救災效果之好,超乎想象。短短十天時間,實現了“五有”、“五通”,即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乾淨水喝、有病能及時得到醫治;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話、通電視。目前,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社會穩定。

  高州廣大黨員幹部在抗洪救災中的出色表現,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充分肯定:“如果基層黨員幹部不得力,這次傷亡的人數會更多。”

  十多天來,記者深入災區採訪,走進了這個群體。

  “群眾在等我們,我們冒死也要挺進災區”

  20日深夜,傾盆大雨下個不停,高州市委書記李上林、市長潘聞曉等市領導夜不能寐。21日淩晨,災情發生,高州市委迅速啟動一級應急預案,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淩晨5時,該市派出由市委副書記和一名副市長分別帶領先頭隊伍奔赴馬貴、大坡兩鎮。早上7時,該市四套班子成員迅速帶領搶險救災隊伍,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及時組織力量開展搶險救災。由於通往馬貴、大坡兩鎮政府所在地的道路中斷,隊伍無法進入,該市立刻調度機械組織搶修。當天,該市先後兩次召開臨時緊急會議,分析匯總災情,明確分工安排,落實時限任務,進一步加快該市搶險救災科學、有序、高效開展。該市的公安、武裝、武警、消防官兵以及水務、國土、交通、公路、供電、通信、民政等部門領導也迅速趕赴災區,參加抗洪搶險工作。受災鎮、村的幹部第一時間分頭到村莊組織群眾安全轉移,組織廣大群眾進行自救互救。至21日下午2時30分,成功將全部居住在低窪地帶、危房、山洪、山體滑坡等災害多發點的25752人安全轉移到安全地方。

  由於山泥傾瀉,交通、通訊中斷,馬貴鎮13條行政村和大坡鎮4條行政村完全與外界失去聯絡,裏面災情如何無從知曉,數萬群眾生死不明。甚至有一種説法:山心、厚元等村有幾條自然村被泥石流埋沒了!為了及早摸清災情、組織救援,中秋之夜,該市組成17個小分隊,由市四套班子成員帶隊,徒步前往17個情況未明的村。在行動前,茂名市市長鄧海光、高州市委書記李上林進行緊急動員:“群眾在等我們,我們冒死也要挺進災區!”,“大家也等著你們的消息,無論多大困難也要把災情帶回!”

  進村道路的難走程度超乎想象,或者説根本上就沒有路。道路淤泥堆積成山,很多道路已經完全塌方,同志們借助武警官兵的救生繩索,在怪石嶙峋、陰冷濕滑的高山峭壁上攀爬。深夜10點左右,17支隊伍全部出發,大家僅靠手電筒摸索前進,不知道滑倒多少回,也不知道摔傷多少處。有的同志從鎮到村,步行了20個小時才一個來回,3位同志累到休克,6位同志累到抽筋,很多同志都傷痕纍纍。

  該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盧軍,在雨中摸爬了13個小時才回到馬貴墟。“一腳踏過去,泥漿到了胯部。路上的確危險,但是我們不能後退。從22日晚上10點半,到23日上午11點半,馬貴鎮區到六塘村12公里的路程,我走了13個小時,基本是用手和腳一起爬過去的,途中腿抽筋了3次。”“我以為自己可能撐不下去了,但是內心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撐著我。我是一名共産黨員。見到六塘村的百姓了解情況後,我對他們説,黨和政府關心你們,請放心,糧食會儘快想辦法送進來。”説到這裡,這位堅強的漢子眼圈紅了。

  該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強的回憶描述更為驚險:“我和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成振江同一個組,一行有6名局長、數名鎮幹部和10位消防戰士,淩晨1點多出發,目的地是馬貴鎮厚元、山心等村。沿途我們經過了23個山泥傾瀉點,泥土非常軟滑。我們靠著消防官兵的繩索小心翼翼地爬過去,淩晨4點多,天上下著大雨,鬆軟的滑坡泥土下是嘩嘩作響的滔滔河水,如果這時稍不留神或者有新的滑坡,我們必死無疑。所以,用‘隨時有生命危險’來描述當時的情景絕不為過。好多次,我們走到無路可走,只能敲當地老鄉的門,請老鄉帶路。如果説最疲累的時候,應該是淩晨4點多,我們中途一次休息,同行的馬貴鎮鎮長官渭奇一坐下幾秒鐘就睡著了,當時下著大雨啊。如果不是憑著那股一定要走到目的地的意志,我們所有人都休克了。記得當時我們同行有一個局長帶了兩筒月餅,原計劃是路上充饑的,但是由於大家太累了,沒有胃口吃,結果到最後兩筒月餅原封不動被帶回到了指揮部。途中,我們遇到一個被泥石砸斷骨的群眾,由於無法過河,大喊救命,成振江同志當場決定利用消防戰士的繩索,強行下河接力將傷者抬過對岸,交給當地醫生。中午11點多,隊伍到達目的地。我們馬上跟村幹部和村民了解災情,並告訴群眾:黨和政府非常牽掛受災群眾,汪洋等領導親臨馬貴視察,解放軍即將進入災區救災。群眾一聽到這些情況,情緒馬上高漲起來……當晚9點多,我們終於回到了馬貴指揮部。”

  該市鐘俊霖、練鋒、黃武三位副市長帶領另一個組翻越馬貴鎮政府後面海拔800多米的大山,大山南面山體完好,隊伍只花了40多分鐘就成功登頂;由於北面山體滑坡嚴重,隊伍下山足足走了4個多小時。練鋒描述當時的情景:“幾乎全靠繩索吊著滑下去的,那些不是路的路,由於當時是晚上,大家看不清楚所以硬著頭皮走過去了,要是大白天,絕對不敢走了。如果我們用力一點,觸動了滑坡,就是被埋了或者隨著山體滑坡滾下去了。回頭想想,真的是命懸一線!當時有一位局長走在前面,突然一滑就不見人了,我們趕緊上前呼喊,卻不見回應,只聽得河水嘩嘩響,當時好多同志都哭了。後來才知道,那位同志滑下去後,由於水聲太響,聽不到我們的呼喚。”説至此,練鋒的聲音再度哽咽了。

  該市農業局局長梁逸峰,淩晨12點半出發,與同行的城市規劃管理局局長何桂權輪流背一壺開水,硬是忍住口渴,走到天亮才肯喝。在山上,梁局長也經歷了同樣驚險的“腳底一滑”,當時他死死抓住了懸崖邊上的灌木和草藤,直到趕來的同志合力將他拉起來。傍晚6點多,他們才回到馬貴墟,一見到椅子就走不動了……

  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坐鎮在茂名市三防指揮部的茂名市委書記羅蔭國,在馬貴指揮部的茂名市市長鄧海光、高州市委書記李上林和市長潘聞曉徹夜不眠。看著17支小分隊淹沒在夜色中,久久沒有回音,留守馬貴指揮部的三位領導一邊緊急商量和部署搶險救災各項工作,一邊焦急地等待隊伍反饋消息。1小時,2小時,3小時,8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杳無音信,此時通訊信號全無,同志們生死未卜,他們心急如焚。隨著中午、下午、傍晚的到來,17支小分隊才陸續有消息傳回,這才稍稍松了一口氣,而此時,三位領導已經整整兩天兩夜沒有合過眼了。

  “如果這個時候共産黨員都不救人了,群眾還有依靠嗎?”

  張學平是馬貴鎮政府幹部,退伍軍人,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想不到,當兵時練就的一身本領,在這次洪災中救了我的命。”張學平説。當地群眾則説:“張學平的一身本領,不僅救了他自己,更救了別人的命。”

  21日淩晨3點多,鎮政府緊急集合全體鎮幹部,分赴全鎮15個村(居)委會,連同村(居)幹部進村入戶動員群眾轉移。按照工作安排,張學平火速奔赴馬貴村低化自然村。進村時,張學平看見洪水逐漸漫了上來,逼近地勢較低的公路,他緊急動員100多名群眾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大家安全轉移後,他正準備擦一下臉上的雨水和汗水,猛然發現村裏的養豬戶張學彩正忙於將豬趕往地勢較高處,而此時,洪水迅猛地漲了起來。情況非常危急!張學平大聲動員張學彩放棄豬,迅速往上跑,可張學彩心疼辛辛苦苦養大的豬,不肯離開。張學平只好抽來一根竹竿,幫忙張學彩趕豬。可是,洪水實在是太兇猛了,一下子就將他們兩個泡在了洪水中。張學平身手敏捷,趕緊拽住一根飄下來的樹榦,並拉張學彩過來,兩人抱住樹榦,才得以浮出水面。張學平心想,這樣抱著樹木也不是辦法,於是一邊手抱住樹榦,一邊手用力向旁邊的樓房劃。靠近樓房的時候,張學平叫張學彩用手抓住樓房二樓窗戶柱子,自己用力將張學彩托上了二樓。正是這一托,張學彩脫險了,張學平卻被洪水沖走了。

  當兵時練就的良好心理素質起了作用,張學平沒有慌張,順著洪水向一棵龍眼樹遊了過去。抓住龍眼樹,穩住了自己的身體重心,張學平慢慢地爬上了龍眼樹頂。洪水無情,水位繼續上漲,危險再次逼近。就在此時,龍眼樹旁邊的一幢在建樓房經不住洪水衝擊,“轟”的一聲倒塌了,建築用的模板、撐木等頃刻四散,隨著洪水向張學平衝來!張學平趕緊深吸一口氣,抓住龍眼樹榦,潛到水底下。模板、撐木從頭頂流過,張學平在水裏整整潛了5分鐘。站在旁邊樓頂上的人們看到這種情景,手心捏出了一把汗。漫長的5分鐘過去了,人們看到了張學平的一個手伸出了水面,確認上面沒有樹木、模板之後,張學平浮了上來。

  危險似乎並不氣餒。還來不及喘一口氣的張學平,突然聽到龍眼樹“咯吱”一聲,自己的身體又往下沉。龍眼樹被洪水衝斷了。張學平只好又順著水往公路邊的一根電線桿遊了過去。在這根8米高的電線桿上,共産黨員張學平緊緊抱了1個小時,被洪水浸泡了1個小時,終於等到了洪水退去。

  對於自己死裏逃生的經歷,張學平無怨無悔:“如果這個時候共産黨員都不救人了,群眾還有依靠嗎?”

  “就是游水也要活著回去,共産黨員不能窩囊!”

  21日淩晨5點多,馬貴鎮委書記吳昌源、鎮長官渭奇和鎮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林兆海聽下村幹部報告説六塘村災情嚴重,馬上驅車趕往六塘。嚴重的山體滑坡堵塞了公路,車輛無法通行。此時,洪水已經兇猛地撲下來,即將淹沒馬貴橋的橋面。吳書記叫司機馬上開車橫在橋頭,不讓車輛行人通行。

  66歲的老鎮委書記練常厚趕來了,他已經救了近10名群眾。“還有5名群眾被困在平房裏,得趕緊轉移出來。”老書記喊道。水,已經漫過膝蓋了,鎮領導和老書記一同奔向被困群眾的家裏。2名群眾被轉移出來了,林兆海和鎮林業站幹部盧平開又向屋裏跑。就在這個時候,洪水齊腰了!已經無法將群眾轉移出來了,練常厚老書記扶著樓房墻壁,急忙地爬了出來。他這時候才記起自己的家,一路跑著趕回家,跑出幾百米後,家近在咫尺了,可是,洪水快速漲起來,在離家門口30米的地方,練常厚終於被洪水阻住去路,他急忙爬上鎮財政所的二樓,看著馬貴墟瞬間成為一片澤國。

  在救人現場這邊,林兆海和盧平開連推帶背,愣是將3名被困群眾轉移到了相鄰一幢一層高的樓房裏。他們拼命往樓上跑,這時,洪水跟著涌了上來。一樓天面也被水浸了,大家急忙爬上欄基。洪水還是窮追不捨,50厘米,30厘米,20厘米,10厘米,漫過腳面!就在這個時候,相鄰的一幢樓房倒下了,濺起大大的波浪向四週蕩開去。站在對面樓頂上的吳書記和官鎮長也膽顫心驚,想用繩索、竹竿等救助兩位鎮幹部都沒有成功。兩位鎮幹部心涼了,做好了跳水逃生的準備。“就是游水也要活著回去,共産黨員不能窩囊!”林兆海咬緊牙關説。緊要關頭,洪水終於慢慢退去,吳書記和官鎮長見此情景,不禁流下淚水。

  “能多扛一包就省一次來回,力氣還能得到完全利用”

  前面提到的鎮幹部張學平,從電線桿上下來之後,馬上趕回鎮政府報告情況,請求安排新任務。馬貴橋垮塌之後,他不顧一身泥水,直奔埕垌村,安撫群眾情緒,組織群眾災民自救。部隊進入馬貴後,帶領官兵深入重災區了解災情。救援物資到達後,忙於物資分發、災民安置等,一直沒有歇息。我們了解到,張學平的家就在馬貴,他家裏也受了重災,一樓、二樓的家當全部被洪水浸泡,堆滿裏淤泥,可是,為了搶險救災,他沒有抽出一分鐘回家幫忙清理。偌大而淩亂的一頭家,就交給50多歲的妻子和一個尚未成年的孫子。

  楊華恩和胡曉霞都是馬貴鎮女幹部,其中胡曉霞是新錄用的公務員,剛剛到馬貴鎮政府報到上班幾個星期。災情發生後,兩人負責救災物資發放。由於日夜忙碌不得休息,兩人都感冒發高燒了。大災當前,盡可能地為人民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是鎮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兩位女幹部咬緊牙關硬是挺了兩天,終於病倒在發放物資的工作崗位上,被送進了醫院。兩人一打完針,馬上又趕回來工作。還有女幹部鄒敏慧,一直負責救災物資發放,長時間、高強度的説話已經令她的嗓子完全啞了,現在只能通過做手勢跟別人溝通。縱然如此,她仍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副鎮長練正,9月22日連續兩次帶領部隊官兵深入深水村了解災情。路上的淤泥太多,他們在路上走了2個多小時,才推進了1.4公里,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就是在路上,練副鎮長的腳被刮傷了,走路十分艱難。回到馬貴墟,他歇不住,不顧腳傷來回奔走,指揮協助群眾乘坐衝鋒舟,安置全崩戶,組織清理墟街,人們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

  現在,人們每天都能在馬貴鎮文化活動中心的救災物資發放點看到一位老人,忙於志願者工作。這位老人名叫李用珍,78歲,是郵政局的退休職工,也是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洪災發生後,李用珍老人聽説六塘村災情非常嚴重,於是自己扛上一包20斤重的大米,徒步翻山越嶺進入六塘。經過7個小時的行程,終於到達六塘村。現在,他每天都要到設在鎮文化活動中心的救災物資發放點幫忙,別人一次扛一包大米,他一次扛兩包。大家勸他不要累壞了,他説:“我身體還好,力氣還足,能多扛一包就省一次來回,力氣還能得到完全利用。”

  災害發生後,高州市全市38個黨委、1600多個黨支部和5萬多名黨員齊齊行動起來。所有不受災的鎮(街道)第一時間籌集賑災物資送到災區,曹江鎮珊閣、平山鋪等黨支部也加入了救援隊列。像這樣的村黨支部,在高州有100多個。農業局緊急調運了9台柴油碾米機支援災區百姓碾米,石鼓鎮組織了黨員突擊服務隊深入災區幫忙清淤,高州三中的志願者服務隊活躍在災區的許多角落,高州市土肥站悄然送來了10多噸的化肥和種子一大批,教育局的黨員幹部徒步走遍了所有災區每一所學校,核實了每一名學生的情況,有的黨員無路可走,情急之下請求鉤機幫忙送上峭壁之上……該市市直單位385個黨支部8600多名黨員積極響應市委號召,火速奔赴各個受災村駐村幫扶,黨員們吃住在村裏,融入到群眾中去,以災區為家,與廣大災民一道救災復産,不少黨員身體發病或受傷仍堅持奮戰在一線,生動展現了黨員幹部和災區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懷。

  洪水退去,馬貴河溫馴地流淌向遠方,兩岸的人們正忙於清理災痕,恢復生活,重建家園。嘩嘩的河水聲要告訴人們,哪有災難,哪就是共産黨員的家;哪的群眾有困難,哪的群眾就是共産黨員的親人。不需要“衝鋒在前”的口號,廣大人民群眾也能感受到黨員給大家帶來身邊的溫暖。(李文才 莫暉 賴松萬 粵創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