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視頻][輝煌十一五]在共克時艱中實現歷史進步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5日 19: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新聞聯播]>>


進入[新聞聯播]>>

  中國網絡電視臺(新聞聯播):“十一五”的五年,大事、急事、難事頻發,特別是連續遭受雨雪冰凍災害、汶川、玉樹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在大災大難面前,黨中央國務院科學調度、果斷應對,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實現了歷史進步。

  國慶節的北川新城遊人如織,現代化的學校、醫院,漂亮的街道、住宅,淡去了人們兩年前的慘烈記憶。

  聯合國駐中國災害管理工作組主席魏英瑛:“地震的破壞是史無前例的。中國政府在救災和重建過程中的應急反應、組織協調、各種保障都卓有成效。2年基本完成恢復重建,讓人振奮,讓人驚嘆。”

  讓人驚嘆的不僅是汶川,還有玉樹、舟曲等。每一處大災發生的地方都緊張有序地展開了重建。

  五年前,十一五規劃的制定者們不會想到,中國即將經歷歷史上少有的巨大災害集中爆發的歲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五年,我國共有22.6億人次遭受各類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10.4萬人。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4萬億元,與“十五”相比增長166.2%。而同樣使人震憾的還有一組數字:汶川地震搶救生還者8.4萬餘人,玉樹地震搶救壓埋人員2000余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後解救1243人。每一次災難中救人天數在十天以上,遠遠超過黃金72小時;每一次搶險救援都是在第一時間調集全國最強的力量。

  衛生部部長陳竺:“我們最優勢的力量,包括部隊的很多院士、國家級的專家,地方的專家。在那實現了一個大集結、大救援。這樣使得病死率明顯下降。可以説世界災難醫學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跡。”

  以人為本貫穿了救災工作的始終,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全社會動員加上制度創新的災後重建成為十一五期間的最大亮點。災難發生後,一批批救災、對口支援、重建的方針政策迅速出臺,涉災部門應急聯動進一步完善,科技救災、國際合作廣泛推廣。而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合力,成為十一五期間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主旋律。

  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一個上千萬人的災區有生産問題、生活問題、家庭問題、婚姻問題各個方面的問題,我們要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而保持整個社會的和諧重建、有序重建。必須立足於從實際出發,創新思維、創新工作方法去解決”

  在四川,今年上半年51個重災縣市GDP同比增長17.2%,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在青海玉樹,北京、遼寧和一些中央企業承擔起對27個受災鄉鎮的對口援建,第一批重建項目已經啟動。在甘肅舟曲,山洪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已開工。歷經災難考驗的中國經濟變得更有活力,五年前“十一五”規劃所定下的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等各項突出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民政部長李立國:“我們國家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發展得快;同時也由於更加重視對自然災害的防範和救災工作,所以在遭遇重大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既能夠迅速得當做好救災工作,同時又能保證和支持經濟社會照常發展,這是很難得的。”

  這5年,我國已經形成快速高效的救災應急機制。

  這5年,中央財政救災衛生防疫投入近12.5億元。

  這5年,投入中央自然災害救濟資金就接近850億元。

  這5年,在汶川地震中形成的偉大抗震精神已經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