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聚焦遼寧林權配套改革系列報道之一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4日 17: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林業局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綠色時報9月24日報道 林改明晰了山林權屬,讓農民有了生産資料,生産熱情全面迸發,但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在自家林子發展什麼、怎麼發展?長久以來靠天吃飯的農民犯了愁。

  管理分散、束縛過多、小農經營、缺技術、少資金……隨著林權配套改革迅速推進,遼寧將林農面臨的難題各個擊破。遼寧省林業廳廳長曹元介紹説,配套改革是通過完善政策、放活經營、健全服務,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産力,促進資源增長、林業增效、林農增收。

  ■批條子,不難

  山路不好走,費時費力。

  到縣城、市裏辦理行政許可,一個部門一個部門蓋章。一套手續辦下來,一連數日,幾乎跑斷腿。

  繁瑣的程序讓林農直撓頭。

  現在,林業綜合管理服務中心解決了這個難題。遼寧省要求,每個重點涉林縣(區)至少要建設一個高標準、多功能的林業綜合管理服務中心,為廣大林農提供政策諮詢、審批辦證、抵押貸款、産權交易和各種信息服務,搭建起一站式高效、便捷的服務平臺。

  目前,全省已有28個綜合管理服務中心投入使用,部分縣還在鄉鎮建立了區域分中心,給林農省了不少事兒。最多只需一天,許可就能批下來。

  ■搞經營,不難

  對林農來説,森林經營政策束縛太緊。這方面不改變,只能眼巴巴看著自家林子,不知道怎麼開發、利用。

  本溪市林業局分管林改工作的局領導邴忠友介紹説,本溪市出臺了一系列森林經營政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採伐限額分配公開公正、設計審批時的簡政放權、科學營林。作為試點,本溪市森林經營設計審批權嘗試下放到有條件的鄉鎮林業站,進行簡易設計,讓老百姓一目了然。提供的7種森林經營模式,簡便易學。一系列操作性強的措施,為本溪森林經營提供了參考、借鑒。

  森林經營方案的編制以5年為期限,解決了林木採伐限額分配不公的問題,也明確了林業産業的發展方向和實施方案。目前,遼寧省已經有650個行政村編制了村級森林經營方案。

  ■學技術,不難

  種植七八年的林下參,有的林農一畝地收入幾十萬元,有的林農卻因參體生銹只能按次品處理,差價十幾倍。

  問題出在哪兒?技術是關鍵。

  核桃村、山野菜村、板栗村等,農民種什麼,往往一窩蜂。看見別人賺錢了,沒有技術的只能幹著急。

  如何讓林農輕鬆學技術?依託覆蓋全省的電子信息網絡,遼寧省各級林業工作站初步形成了面向林農,連接各科研單位,溝通各部門,四通八達的技術服務網絡,為林農提供技術支持。

  本溪市開展“十萬林農致富”科技下鄉行動以來,每年都對超過6000人次開展紅松嫁接、中藥材、山野菜栽培等涉林技術培訓。林業科技人員與農戶在全市範圍內結成了對子,還在網上開闢專家服務熱線,對林農諮詢的技術問題及時解答。一批先富起來的大戶,成為附近十里八村的義務講解員,一分錢培訓費不收,租場地、印教材,樂呵呵地往裏搭錢。

  ■闖市場,不難

  種人參、栽板栗、養林蛙……林改後,遼寧省各個山村,林地經濟風生水起。

  人參、中藥材都是好東西,近年來市場價格水漲船高,但林農生産經營分散、規模小,又不懂得如何銷售,導致産品難以進入市場,實現規模效益。大量林産品集中上市時,收購價被壓的不能再低。林農沒錢賺,經手的商販倒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為此,遼寧省積極引導,鼓勵林農組建新型林業合作社、家庭合作林場、股份制林場等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各種專業協會,提高組織化程度,解決分散經營闖市場難的問題。

  目前,全省已組建林業合作經濟組織1374個,中藥材、人參、林蛙、板栗、育苗等專業協會615個。

  2008年3月成立的開原市杏花村李司令榛子合作社,吸引了全村98戶321人全部入社。合作社統一生産、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統一管理,提供榛子從産品到商品的全程服務。2009年,社員人均收入8100元,比2007年入社前增加了4085元,翻了一番。2009年6月,在合作社的基礎上,開原市李司令榛子協會成立,服務對象開始從全村逐步擴大到全市、全省。

  ■大發展,不難

  林改初期,林農看著日漸增加的存款數字,喜上眉梢。

  問題漸漸凸顯。這些錢用來改善日常生活沒問題,擴大再生産遠遠不夠。老百姓手裏的錢有數,到哪去尋找所需的大量資金?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財政激勵。2005年—2009年,遼寧省財政累計投入林改資金2755萬元,市、縣兩級財政累計投入11314萬元。桓仁、本溪等縣分別出臺鼓勵政策,每年投資1000萬元以上,補貼扶持林業産業發展。

  各級林業部門協調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保監局和銀監局等部門出臺了促進以林抵押貸款的若干政策,放寬了貸款條件,延長了貸款期限,降低了貸款利率,生態公益林也納入了抵押貸款範圍,對辦理林權抵押貸款額度在10萬元以下的,可免評估。目前,全省各銀行已向農民投放抵押貸款18.55億元。抵押範圍擴大到一般和重點公益林、宜林荒山荒地。

  今年,遼寧省財政安排了專項資金開展森林政策性保險,落實參保森林面積已達1150萬畝。其中,瀋陽市自費啟動森林政策性保險,220戶農民參加政策性保險,保險額達208萬元,有效解決了林農的後顧之憂。

  林權配套改革,還在逐漸探索、完善。作為試點,遼寧林改答卷答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