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不斷推進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4日 1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九江人大信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各級各地結合實際,積極行動,為推進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武寧縣也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38個縣(市、區)之一,她是一個山區縣,位於贛西北,地貌概況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與莊園”,是江西省林業和生態建設重點縣,全縣國土面積350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395萬畝,水面46萬畝,森林覆蓋率71.2%。人口38萬,其中農業人口30萬。武寧縣結合實際,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走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之路,在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初步成效。曾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江西十佳綠色生態縣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一、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良好基礎

  1、産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是糧食生産穩中有加,全縣優質糧食生産面積42萬畝,糧食産量達15.2萬噸;二是果業生産快速推進,面積達9.5萬畝,形成了以修河沿線為主,囊括了柑橘、臍橙、沙田柚、楊梅、枇杷等常綠果樹和水梨、柿子、桃、李、葡萄等落葉果樹;三是特色食用菌快步發展,形成了山區鄉鎮香菇、黑木耳、段木靈芝、竹蓀、茶薪菇生産基地,2009年全縣食用菌達到了100萬袋;四是吊瓜産業發展迅速,全縣吊瓜産業逐步做強做大,面積已達5.3萬畝,去年吊瓜籽産量可達1800噸以上;五是淡水養殖朝氣蓬勃,該縣利用以廬山西海為基礎大力發展淡水養殖,年産優質水産品達3.4萬噸;六是油茶産業進一步壯大,全縣現有油茶栽培面積19萬畝,其中新擴種油茶1萬畝。七是茶葉茶園低改進一步加快,全縣年均改造或新擴茶園2500余畝,製作工藝也在不斷提高。

  2、標準化建設初見成效。今年新增高效標準化特色農産品基地11個,300畝以上農産品基地發展到62個,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8家。現通過國家認證的綠色食品2個,標準化水産品生産基地1個,涉及水域面積34萬畝;無公害基地24個;無公害優質農産品21種,面積10萬畝,年生産無公害農産品15萬噸,實現産值近4.5億元,産品主銷東南沿海地區,遠銷香港、台灣等地,産品的知名度不斷提高。成功申報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

  3農業生産新技術推廣步伐加快。如測土配方施肥、生態種養技術、標準化病蟲防控技術等都在推進。目前,全縣測土配方施肥普及面達85%,生態種養技術普及率達68%,標準化病蟲防控技術達100%;全縣標準化生産技術普及面達到了72%,農産品質量得以普遍提升。

  4“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初步形成。全縣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84家。以縣茶場精製廠為龍頭的茶葉生産企業,吸納全縣各茶葉生産合作社的鮮葉,加工精製對外銷售,産品遠銷國內外。我縣自2002年起開始種植籽用吊瓜,目前,全縣面積發展有望達到5萬餘畝。主産地都成立了吊瓜專業生産合作社。無論是茶葉生産合作還是吊瓜社合作社,每年都要組織農戶考察外地市場,發佈銷售信息,吸引各地客商。同時注重搞好技術培訓與服務,通過縣鄉技術員、示範戶以及合作社為基地開展培訓與指導,促進了該兩個産業健康發展。

  5觀光農業開發模式不斷創新。一是基地改建型。即以當地的特色優勢農業基地為基礎,利用農業基地中植物的葉、花、果等特色,開闢賞花、觀葉、採果等休閒旅遊等項目改建而成的農業觀光園。如甫田鄉的平堯生態農莊、新光山莊,還有羅坪的金天農莊、清江羅洞水果採摘等也採取這種模式。二是項目建設型。即以當地的自然景觀為依託,以項目形式建設而成的鄉村旅遊項目。如羅坪鎮的田園之樂項目,該項目正在建設之中。三是農家樂型。以羅坪長水農家樂、楊洲武陵人家農家樂、宋溪漁家樂為主,以“吃農家飯、遊農家園、賞神奇山水、領略民俗風味”為主要特色。

  6、境內生態環境優美。武寧作為江西重點生態大縣,林地面積達248.99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1.2%,活立木總蓄積773.5萬立方米;大小河流107條,水域面積46萬畝,其中廬山西海面積達34萬畝,浩瀚百里、綠島如蓮;境內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水土保持良好,工業化程度較低,具備發展區域特色産業經濟的基礎條件。

  二、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制約因素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惠農政策,高效農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不足和差距,面臨著許多制約因素和薄弱環節,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仍處在艱難爬坡階段,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産方式粗放,發展生態農業的任務依然任重而道遠。

  1、資金缺乏 。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地方財力有限,目前用於發展生態農業的地方財政資金投入不足,使生態農業發展舉步艱難。

  2、人才缺乏。 生態農業是一種全新的現代化農業,發展生態農業需要掌握生態農業理論和技能的專業人才。而現有的農業專業技術隊伍,大多數都缺乏生態農業方面理論知識和技能,這是影響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障礙因素。而且目前由於缺乏人才培養專項經費的支持,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沒有輪流進修學習的條件,知識老化現象嚴重。尤其是相關企業、合作社內缺少專業科技人員。

  3、基層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水平還不高,對廣大農戶生態農業技術的培訓與實用技術推廣難度較大。

  4、農民的思想觀念落後。生産第一線的農民大多還習慣於傳統的生産經驗和耕作方式,對高效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市場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品牌意識不強,應用現代適用先進技術不高,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

  5、農業産業化經營的整體水平還比較低。農業龍頭企業尤其是加工型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産業化組織形式發育不全,社會化服務水平不高。農産品加工業的發展滯後於農業結構調整,大宗農産品大多以鮮銷和粗加工為主,精深加工比重低、産品科技含量低、資源綜合利用低,影響了農産品加工轉化和附加值的提高。

  6、發展循環經濟力度不夠大。目前我縣有農戶76224戶,向上爭取戶用沼氣池13800隻,只落實了10%強,尚有4000余只沒有落實下去,新農村建設點挖沼氣池的也不多,只有2000多只,大大制約了農村循環經濟的發展。

  三、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對策

  1、提高思想意識,培育新型農民和技術人員。要結合農村、農業生産、農技推廣等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各級幹部和群眾的認識水平,增強幹部群眾發展生態農業的危機感和責任感。要依託産業發展,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培訓,引導農民相信科學,自覺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倡導科學的生産、生活方式,增強全民可持續發展意識,推進全縣生態農業建設順利進行。要加強與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合作,重點開發和引進適合武寧實際的發展生態農業的高科技。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重點培養和造就一批技能型、複合型人才,廣攬人才,為生態農業産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2、加大資金投入,健全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生態農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要採取多種方式融資。一是完善財政投入結構和方式,加大對生態農業重大工程和農業環境保護與監測等項目的投資力度。二是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發展生態農業的專項資金。三是採取市場運作的方式,鼓勵不同經濟成分和各類投資主體以獨資、合資、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參與發展生態農業。

  3、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 一是把農業産業化經營作為生態農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政策引導。二是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引導農民組建專業協會,充分發揮農村專業大戶、經紀人的組織功能,實現小生産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三是採取各種措施扶持壯大龍頭企業,促進産業化經營,重點完善重點龍頭企業監測認證制度,強化考核,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四是加強農産品基地建設,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産和品牌化營銷,積極推進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經營,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相對集中,優質高效的原則,合理開發利用各種資源,提升農産品市場競爭力。 

  4、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培育壯大旅遊産業。 一是開展生態旅遊資源普查工作,制定科學的生態旅遊規劃,正確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關係,把旅遊景區建設與種植業、養殖業、漁業、人文地理等相結合,在景區周圍建立民俗觀光村、觀光果園、觀光菜園、花卉觀賞園、垂鉤園等體現我縣特色的農業觀光園,豐富旅遊的社會、生態、文化內涵,增加旅遊産業的綜合效益;二是加強社會宣傳,運用多種形式廣造輿論,大力普及生態科學知識,增強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努力營造生態旅遊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三是加強對生態旅遊建設的監督檢查,及時查處違法行為,開展生態旅遊專業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認識和管理水平,培養和建立一支素質高、業務精的旅遊工作隊伍,保證生態旅遊建設健康有序地發展。

   5、強力推進沼氣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要將沼氣建設作為發展生態農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大對沼氣建設的支持力度,全面推廣“畜—沼—果”、“畜—沼—菜”、“畜—沼—菌”、“畜—沼—果—棚”等“三位一體”、“四位一體”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模式,促進畜牧養殖業及種植業的發展,凈化農村環境,充分發揮沼氣建設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武寧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葉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