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我的名字叫國慶"——幾個"國慶"的國慶故事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2日 18: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0年國慶

  資歷圖片:2009年9月27日,"見證祖國60歲 我的名字叫國慶"攝影個展在福州舉行。為了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福建職業攝影師阮曉榕歷時四個多月,歷經8000余公里行程,尋訪了近百人,最終成功拍攝了從1949年到2008年1 0月1日出生、名字叫"國慶"的60個人。

  新華網北京10月2日電(記者蘇萬明、陳尚營、吳書光)1日,共和國迎來61華誕,億萬華夏兒女共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在他們中間,有一群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國慶",他們對國慶有著更深刻的體會,他們的故事折射著新中國前進的光輝歷程。

  趙國慶:改名"國慶"慶國慶

  山東省鄒平縣長山鎮北關村趙國慶,1945年10月2日出生,原名趙向玉。親身體會祖國從亂到治、欣欣向榮,1966年10月1日,在鄉鎮獸醫站工作、滿懷愛國激情的趙向玉,毅然更名"趙國慶"。"當時就是想以名明志,報效祖國。"趙國慶笑著説。

  2002年,趙國慶光榮退休。"賦閒"在家的他,追昔撫今,個人往事歷歷在目,祖國成長的歷程光輝耀眼: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趙國慶非常關注糧食生産。上世紀70年代末期,在那個大集體生産的年代,生産隊互相搞生産競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趙國慶説,那時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夏收和秋收。那時,成千上萬的勞動者集中在開闊的金色田野裏,每畝地大約30個人,熱火朝天地割麥子、摘玉米棒子、爭相報畝産,開展著勞動競賽,煞是熱鬧。"尤其是秋收與國慶交叉,大家都鉚足勁,用勞動和豐收為國慶獻禮。"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國慶發現,收糧的勞動可以用機器來代替了。一台小麥聯合收割機,在麥地裏走上兩三遭,農民在田頭撐著口袋等著裝糧食就可以了,還有車送糧食回家。與之前的人工收糧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我常常感嘆那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只能成為歷史記憶了。"

  趙國慶在上個世紀末,也住上了夢寐以求的二層小樓。"電燈電話、樓上樓下,以前只是老師在黑板上寫到過,沒想到自己竟實現了。"趙國慶説。

  "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根本不敢想象。"趙國慶説,"我衷心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沒有新中國,哪來張'國慶'"

  現為濟南城子崖龍山黑陶工藝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龍山文化國慶黑陶研究所所長的張國慶,出生於1963年9月28日。"別人問我名字由來,我會驕傲地説,我可是提前趕來慶祝國慶的呢!"張國慶笑著説。

  張國慶説,每逢新中國誕辰,萬眾歡騰、普天同慶,這種歡樂與神聖來自人們內心的愛國情感。而且國慶期間,秋高氣爽、氣候宜人,充滿著瓜果飄香、莊稼豐收的喜悅和激動。他的名字也沾滿了喜氣,他常常為此自豪不已。

  張國慶記得1978年國慶節,母親特意包了水餃,為慶國慶,也為他過生日。那一年,社會處處洋溢著百廢待興的氣息。身為高中生的張國慶,正安安心心地坐在教室裏學習,對前途也不再迷茫。"那時決心畢業後當一名拖拉機手,推進農業現代化。"後來,他果然如願以償。

  改革開放的鮮花越開越盛,為弘揚龍山文化、傳承古老的華夏文明,上個世紀末,張國慶開始向黑陶工藝美術領域進軍。進入21世紀,他已經成為業界知名的黑陶工藝美術大師,目前他仍在為保護和挖掘傳統黑陶製作工藝不懈努力。 "沒有大家,何談小家;沒有新中國,哪來張'國慶'!"張國慶説。

  深圳"國慶": 特區充滿希望 "國慶"充滿希望

  來自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山區的陳國慶,1973年10月1日出生,現在深圳做外貿生意。

  在陳國慶的記憶裏,小時候的生活是苦澀的,因為窮困,家裏只能勉強解決溫飽問題。1980年的國慶節,他的印象最深。那年他7歲,是他上學後的第一個國慶節。那天晚上,他父親破天荒從供銷社買了兩斤豬肉,讓母親做紅燒肉,讓他放開吃。"那天晚上,在我的童年記憶裏幾乎是最美妙的。要知道,平時我們家很少吃肉。"

  專科畢業之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陳國慶經營起了外貿生意,而且越做越大。2008年11月,陳國慶慕名來到深圳。"來前已聽説特區不一般。"陳國慶説,經過在深圳打拼,這座城市惜時如金、效率就是生命等行事特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陳國慶在特區深圳過了一個終生難忘的國慶節。那年恰逢新中國60華誕大慶,深圳搞了各種各樣的活動,許多知名景點對名字叫"國慶"的遊客進行優惠。行走在許多知名景點,陳國慶更加感受到:改革開放讓這個曾經的小漁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不也一樣嗎?!"

  現在的陳國慶,在深圳有房有車,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前段時間,他從深圳特區建立30週年系列紀念活動中了解到,國家仍將不斷鼓勵特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並出臺了種種鼓勵政策,繼續支持深圳的改革發展,他相信國慶70年的深圳將比現在更加發達、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