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嫦娥二號成功發射 精彩看點全解讀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2日 06: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嫦娥二號衛星探月之旅

  發射入軌

  看點:“零窗口”準時發射,嫦娥二號首次被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將比嫦娥一號節省7天到達月球

  嫦娥二號衛星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38萬公里的直接奔月軌道,這在我國航天發射是第一次。同時瞄準“零窗口”也就是在預定發射時間成功發射。嫦娥二號衛星直接奔月,相比嫦娥一號衛星繞地球三圈後再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將節省7天時間到達月球。

  所謂的“零窗口”,是指在預定發射時間正負一秒內發射出去。一般是指在發射窗口前沿發射,比如預定19時至19時30分的窗口發射,如果瞄準窗口前沿即19時準點發射,送到軌道後,比起在窗口後期發射,衛星變軌時效率更高,更節省燃料,後續的在軌工作也會更加順利。  

  嫦娥二號衛星總設計師黃江川介紹説,“零窗口”發射很難,需要幾大系統協同,任何一個系統出問題都不能實現。如果按窗口後沿發射的話,要比“零窗口”發射多用大概100公斤燃料。

  此次嫦娥二號衛星被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要求火箭推力更大,控制更精密,需要突破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技術。

  “這種軌道的發射,拿打靶來比喻,以往發射的軌道是在打固定靶,嫦娥二號衛星我們打的是一個移動靶,顯然難度更大。”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主任設計師李聃介紹。

  奔月過程

  看點:科學儀器首度在途中打開,首次給地球和月球拍照,深空測控技術啟動

  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後,嫦娥二號衛星的奔月飛行旅程約為112小時。衛星上探測空間環境的科學儀器將首度在途中打開,深空測控通信技術的試驗也將開始,同時衛星還要在路上不時給地球和月球拍照。

  在嫦娥一號奔月時,科學有效載荷在途中並沒有開機。此次嫦娥二號奔月,高能粒子探測器、太陽風離子探測器等部分科學有效載荷將在途中開機,對地月空間環境進行探測。高能粒子探測器將是第一台打開的儀器。

  探月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嚴俊説,“嫦娥二號任務開始的時候正好是太陽活動峰年。從地球到月球之間,正是探測空間環境難得的好機會。”

  這次嫦娥二號衛星還將第一次在途中給地球和月球分別照相,在不同距離處分別獲得地球和月球的完整圖像。

  抵達月球

  看點:在近月點精準“剎車”,被月球成功捕獲後,順利進入100公里軌道繞月

  嫦娥二號衛星到達距離月球表面100公里高的近月點時,需要實施近月制動,也就是“剎車”,否則將會撞上月球或者擦身而過。之後再經過變軌和兩次“剎車”,最終進入高度為100公里的環月工作軌道,這也將標誌嫦娥二號任務的基本成功。而接受考驗的將是100公里月球軌道捕獲技術和環月飛行軌道控制技術。

  相比嫦娥一號在200公里處被月球捕獲,嫦娥二號實施近月捕獲時飛行速度更快、軌道更低、制動量更大,同時月球不均勻重力場對衛星軌道的攝動影響也相應增大,大大提高了對衛星制動控制精度的要求。黃江川介紹,風險是在首次月球制動,制動之後是一個近月點100公里、遠月點10000多公里的環月大橢圓軌道,它幾乎是唯一的。因此如果制動過晚衛星就逃逸出去了,如果制動不精確就會撞上月球。

  在嫦娥二號衛星抵達距離月球表面100公里高的近月點時,測控系統對衛星進行第一次近月制動,如同汽車行進中踩“剎車”一樣,進入環月大橢圓軌道。此後再經過1次軌道平面機動和2次“剎車”,最終進入高度為100公里的環月軌道,最後通過遠程測控,衛星完成巡航姿態建立等程序,在預定軌道上正常工作。

  降軌探測

  看點:衛星變軌到距月球15公里低軌道上,對月球虹灣預選著陸區拍攝分辨率優於1.5米圖像

  嫦娥二號衛星在100公里的環月軌道上調整並運行一段時間,將在月球背面自主降軌,進入一個近月點15公里、遠月點100公里的橢圓軌道,然後順軌道飛到月球正面的虹灣上空,在最近為15公里高度對虹灣預選著陸區進行拍攝。2天探測結束後,衛星要在月球背面再自主變軌,重新回到長期繞月運行軌道也就是100公里的環月圓軌道,繼續開展技術試驗和科學探測。

  由於嫦娥三號探測器的月球備選著陸區虹灣位於月球正面,因此嫦娥二號衛星要在最近點接近虹灣,就必須在其反方向降軌,恰恰是在月球的背面變軌。專家介紹説,“這樣我們就看不見衛星,測控夠不著,只能靠衛星自主去完成降軌,這個相對嫦娥一號風險就大大提高”。

  據黃江川介紹,衛星自主控制降軌時的變軌時機是關鍵,因為變軌時機決定了之後的近月點的位置,如果時機不對,到時候衛星在15公里的近月點位置和備選著陸區會有誤差。

  另外一個風險是,由於衛星環月運行高度只有100公里,近月點高度最低只有15公里,月球的不均勻引力,加之月球表面有很多環形山,最高的達到9000米高度,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整個降軌過程因此將考驗100公里乘15公里軌道機動與快速測定軌技術。當嫦娥二號衛星飛到備選著陸區上空15公里處,衛星上搭載的新研製的TDI—CCD立體相機將對這片地區進行優於1.5米分辨率的成像,勘察地形地貌。從降軌到回到原來100公里環月圓軌道,嫦娥二號一共將飛行31圈66個小時。據專家介紹,衛星在這個100公里乘15公里軌道上飛的時間越長,相應風險越大。

  半年環月

  看點:完成科學任務和深空技術試驗,抵禦空間環境風險

  嫦娥二號衛星完成備選著陸區探測後,又將重新回到高度為100公里的環月近圓軌道,並將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半年,在此期間,嫦娥二號衛星還將開展其他科學任務,並繼續測試X頻段深空探測技術。同時,還需要抵禦太陽活動等造成的空間環境風險。

  據介紹,包括虹灣地區高分辨率圖像在內的科學數據接收和處理,都將由地面應用系統來完成。嫦娥二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劉曉群説,嫦娥二號傳輸科學數據的能力比嫦娥一號強2倍,從3兆碼速率擴展到6兆碼速率,同時還將試驗12兆碼的傳輸能力,這將保證嫦娥二號衛星獲得的高分辨率數據能夠儘快傳到地面。

  長期在軌飛行,還需要時常不斷對軌道進行修正。黃江川介紹,不論是100公里還是200公里的軌道,都是一個約數,比如運行半個月以後它可能遠月點還是100公里,但近月點可能就變成了80或90公里,因此時常要對這個軌道進行修正,同時需要保持精心觀測衛星狀態。

  此外,太陽每11年會有一次概率很大的劇烈活動,像太陽黑子爆發通常對航天器會有影響,嚴重的話可能會使衛星上的電子元器件損壞。輕微的話,也可能會有一些臨時性故障,這些故障可能會對衛星的飛行造成影響,比如説衛星被迫轉入安全模式,或者本來正對月球進行探測,但受到空間環境的干擾,衛星可能要進入保能源、保安全的狀態,就需要地面髮指令再回到原來的狀態。黃江川説,從設計上來説,都有充分的手段可以抵抗這些空間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