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嫦娥雨中奔月 飛更近眼更尖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2日 04: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嫦娥二號衛星探月之旅

  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這是“嫦娥二號”發射瞬間的情景(拼版照片)。新華社發

  本報訊 昨天18時59分57秒,在最佳“發射窗口”,搭載“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一個小時後準確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揭開序幕。

  衛星“眼力”提高10倍

  “嫦娥二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2顆月球探測衛星,主要任務是為“嫦娥三號”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部分關鍵技術試驗,並繼續進行月球科學的探測和研究。本次發射是“長征三號丙”首次擔負月球探測衛星發射任務,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31次航天飛行。

  在零星細雨中起飛約25分鐘後,火箭把衛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這標誌著我國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技術。這一技術的突破,為“嫦娥二號”鋪就了一條“快速路”,奔月時間比“嫦娥一號”減少7天。

  奔月飛行約需112小時,之後經過3次近月制動,衛星將建立起距月球100公里的圓軌道。在這個比“嫦娥一號”工作軌道低了100公里的高度上,搭載在衛星上的7種有效載荷,將幫助“嫦娥二號”實現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物質成分、探測月壤特性、探測地月與近月空間環境等4大科學目標。其中,新研製的CCD相機能夠將圖像分辨率從“嫦娥一號”的120米提高至優於10米。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這顆衛星飛得更快,離月球更近,‘看’得更精細了。”在軌工作期間,衛星還將降至15公里高度,對“嫦娥三號”備選著陸區進行拍攝。圖像的成功傳回,將成為“嫦娥二號”飛行任務圓滿完成的重要標誌。

  為“軟著陸”奠定基礎

  “嫦娥二號”任務總經費投入約為9億元人民幣,衛星在軌工作設計壽命是半年。對於衛星的“歸宿”,吳偉仁表示,落月、飛到更遠的星空或是飛回地球軌道,需要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才能決定。

  “如果説“嫦娥一號”開啟了深空探測,“嫦娥二號”就是為‘軟著陸’和更遠的深空探測活動奠定基礎。”吳偉仁説。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分為3個階段實施。繼“嫦娥一號”完成以“繞”為目標的一期任務後,“嫦娥二號”、“三號”、“四號”將共同組成以“落”為目標的二期工程。吳偉仁説,目前,“嫦娥三號”和“四號”正在進行初樣研製,著眼于“回”的三期工程已完成方案論證,“至於載人登月,我國尚無具體時間表。”

  蓄勢

  18:45 發射進入15分鐘準備程序;

  18:51 工程人員全部撤離,火箭加注完畢;

  18:58 發射進入1分鐘準備程序;

  飛天

  18:59 準時發射;

  19:01 助推器分離,一二級分離;

  19:04 拋整流罩,二三級火箭分離;

  入軌

  19:25 星箭分離,衛星開始入軌;

  19:32 衛星展開太陽能帆板;

  19:39 衛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19:40 衛星正常建立巡航姿態;

  19:55 準確入軌,發射任務圓滿完成。

  ■ 直擊

  嫦娥“姐妹”最守時

  繼“嫦娥一號”後再次實現“零窗口”發射

  場景1 液氫加注小心翼翼

  二號發射工位背後的山坡,距離火箭不到1000米距離,二號發射工位上即將發射的是“嫦娥二號”衛星。

  昨天下午16時,高97米、重4600噸的活動勤務塔已開到了發射場坪的另一端,發射塔上“長征三號丙”火箭在回轉平臺的環抱下,安靜地佇立著。發射場上低溫推進劑加注正在進行,操作手們小心翼翼地完成每一項操作。液氫加注是整個發射前準備工作中最關鍵、也是最危險的一項工作。曾有人做過試驗,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內,一個玉米粒大小的金屬從一米高處落下産生的衝擊力就可引起液氫爆炸。

  在測發遠控樓的指揮大廳裏,電測、遙測、外測等系統技術人員,正對火箭和衛星做最後的測試檢查;大屏幕上,各類數據、圖表頻頻變化,調度口令聲此起彼伏。

  場景2 發控臺按下按鈕

  “一小時準備!”01號指揮員鄢利清發出了口令。“嗚——”刺耳的警笛聲驟然響起,第一批技術人員開始撤離塔架,進入附近山洞。倒計時40分鐘,發射塔上回轉平臺徐徐打開,托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火箭完全暴露在眼前。“30分鐘準備!”第二批技術人員撤離。“15分鐘準備!”最後一批技術人員撤離。

  液氧、液氫射前補加開始,只見火箭上端霧氣蒸騰繚繞:三級火箭使用的液氫、液氧儲存溫度分別是零下253℃和零下186℃,儘管燃料儲箱進行了水平極高的保溫設計,火箭周圍的空氣還是迅速地被冷凝成水汽,為了防止結冰,要不停地用氮氣吹散,直至發射前最後幾秒。

  “1分鐘準備!”扶持火箭的擺桿迅速擺開,發射塔架上與火箭相連的各系統設備瞬間脫落,“長征三號丙”距離點火升空已經進入了讀秒階段。“……5、4、3、2、1”發控臺主操作手郝軍發出口令“點火”,並按下了紅色“點火”按鈕。18時59分57秒,橘紅色的火焰從火箭底部噴涌而出。

  分秒不差,“嫦娥二號”再次實現了“零窗口”發射。3年前,“嫦娥一號”實現了“零窗口”發射,節約衛星燃料120公斤,使得衛星在軌運行時間延長了4個多月,最終實現撞月。

  ■ 揭秘

  嫦娥奔月曾兩定“佳期”

  “嫦娥二號”衛星正好在今年國慶節發射,衛星專家指出,這種巧合是“宇宙送給祖國61歲生日的天然禮物”。

  經過綜合計算,專家們從2010年的發射時機中挑選出了兩個“最佳”,一次是在4月份,一次是在10月份,兩次機會的發射窗口分別為3天。結合火箭、衛星的進度,專家們最終把發射時間確定為10月份,在10月1日、2日、3日共有3個窗口時間,10月1日為第一發射窗口。

  “嫦娥二號”要為探月工程二期進行充分的技術試驗和驗證。其中之一就是要驗證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技術。該技術要考慮地月日三者之間的關係,要同時滿足星箭分離時衛星處於奔月點、太陽能帆板展開時有太陽光直射、衛星到達月球後儘快執行任務等多種要求。

  火箭發射最“怕”雨雷風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站技術人員介紹説,火箭發射對氣候和環境的要求並不高,但是有三種情況是不能發射的。

  第一種情況是出現雷電天氣時。如果火箭不幸被雷電擊中,就會直接損害火箭,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星箭俱毀。第二種情況是強降雨天氣。如果火箭箭體長時間處於雨水浸泡狀態,也可能造成其內部的電子設備損壞或線路的短路。第三種情況是大風。火箭飛出塔架後,大風會使火箭箭體發生飄逸,從而偏離彈道。

  火箭會不會發生“撞鳥”事件?火箭技術專家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發射時的高溫高亮火焰和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會使飛鳥受驚而飛逃。在西昌發射中心,一個發射場四週樹木鬱鬱蔥蔥,附近並沒有驅鳥設備。本報記者 郭少峰 特約記者 陳清輝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 本報記者 郭少峰 通訊員 李衛東 鄧孟 王建章 諶業浩報道

  A04—A09統籌:余亞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