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探月花費等於修2公里地鐵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1日 00: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嫦娥二號衛星探月之旅

  國家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龍樂豪:

  探月花費相當於修兩公里地鐵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周海濱 ●路濤 實習生 郭存舉|北京報道

  “嫦娥二號 ”的發射備受矚目。

  9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戰略導彈與運載火箭 技術專家、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國家首次月球探測 工程副總設計師龍樂豪 在啟程赴西昌前夕接受《中國經濟週刊》獨家專訪,從航天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下,講述中國的登月願景。

  “‘嫦娥二號’是‘嫦娥—號’的備份星,將由長三丙火箭發射。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嫦娥三號’實現月球著陸進行部分關鍵技術試驗,並對‘嫦娥三號’著陸區進行高精度成像。” 龍樂豪説。

  龍樂豪介紹説,中國的月球無人探測將在2020年前全部完成,這其中包括大家已經所熟知的繞、落、回小三步。“繞”,“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已獲得圓滿成功;“落”,是指計劃在2012年—2014年間發射一個探測機器人軟著陸到月球,人們也形象地稱其為月球車 ,進行巡視探測。“回”,是指機器人著陸月球後,要在上面進行採集取樣,然後帶回地球。

  為在月球上挖鍬“泥土”探路

  《中國經濟週刊》:“嫦娥二號”與“嫦娥一號”相比,技術細節上有何不同?

  龍樂豪:“嫦娥二號”可能下個月就要起飛了,過些天我要去發射場。

  “嫦娥二號”是探測一期工程的備份星,這樣一個大的工程,一顆星不可靠,風險太大,所以要確保安全性。因為工作做得不錯,第一次飛得很成功,備份星技術方案作了調整,於是就有了“嫦娥二號”,成為我國月球探測第二期工程的先導星。兩顆星在外形和重量上並沒有太大差別。

  “嫦娥二號”的亮點在於:環繞月球原來是在200公里,現在是100公里的高度運行。而且最後還把100公里的圓軌道變成遠距點100公里、近距點15公里的橢圓。因為作為二期工程的先導星,它是要“軟著陸”的,要落到月球上去。

  此外,“嫦娥二號”還配有高清晰度的CCD照相機,去為將來“嫦娥三號”攜帶月球車在月面著陸探路,要把地況地貌照下來。

  《中國經濟週刊》:您剛才提到“嫦娥二號”是我國月球探測第二期工程的先導星。那麼,探月的一期工程與二期工程的時間點是怎麼分的?

  龍樂豪:時間點只是一個方面,主要是一期和二期的功能和作用不一樣。一期工程是“嫦娥繞月”,就是環繞著月球轉,已經圓滿完成了。我們獲得了全世界覆蓋最全、精度最高、範圍最廣的全月圖的圖像。二期工程是“落”,即落到月球上。二期工程的時間,按計劃,到2012年大概要“落”一兩次。三期工程則是從2012年以後,再到2016年、2017年甚至2018年。機器人不僅要落到月球,還要取樣回來,在月球上挖一鍬“泥土”、拿礦物質取樣返回地球。

  探月一、二期工程:花費相當於修兩公里地鐵

  《中國經濟週刊》:探月第一、二期工程的研發費用大概是多少?

  龍樂豪:探月第一、二期工程共花了不到20億元,其中一期約14億元,其實並不多。這相當於北京修兩公里地鐵的費用,相當於修從北京到上海的十幾公里高鐵的費用。

  目前,三期工程國家沒有正式批,還正在申報。探月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週期長,10年甚至更長,但一旦定下來就得幹成。

  《中國經濟週刊》:中國的科研能力與當年美國啟動“阿波羅計劃”時相比如何?

  龍樂豪:如果我國啟動載人登月工程,從目前的技術上和經濟實力上來講,和40多年前美國啟動“阿波羅計劃”時相比,至少是不差的,甚至比他們要好。一旦中央定了,我們這些人都會全力以赴、搖旗吶喊,一定會確保按時完成任務。

  《中國經濟週刊》:現在要突破的技術瓶頸主要是什麼?您此前也提到過中國缺乏重型火箭。

  龍樂豪: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運載火箭、第二個掌握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高空二次點火技術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具有完整運載火箭系列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火箭運載系數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達到世界第三位。但是,近十年來,我國的運載火箭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加大了。

  差距在哪?像美國人那樣的重型火箭,起飛重量將近3000噸,低軌的運載能力大概在120噸,我國現在還沒有這個技術儲備。但也不好説,如果國家真要下決心,有個10多年時間是有希望搞出來的。

  其實,長征五號 大型運載火箭我們1986年左右就提出來了,但是沒有去做,人家1994年提出來就開始做了,咱們已經比人家晚了十幾年。

  “宇宙空間的任何角落我們都可以去”

  《中國經濟週刊》:2010年初,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式決定將日漸老化的航天飛機 全部退役。這是什麼原因?中國的宇宙飛船的有何優點?

  龍樂豪:航天飛機設計得很先進,它既能代表運載火箭把人造衛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載人飛船 那樣在軌道上運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但實際與以前的設計初衷是不一致的。他們設計航天飛機,一是為了降低成本,二是多次重復使用。但這兩條都沒有完全實現。因為每次飛下來維修要花很多錢,降低成本的目標沒達到。此外,它的配套工業設計水平目前還達不到,再加上兩次重大事故犧牲了14名航天員,其中包括兩位女性,損失非常慘重。它設計上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一旦出事故沒有安全逃逸的通道。

  而“神舟”號飛船有逃逸的系統,起飛一旦火箭出毛病它會把你拽走,拽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在那裏脫離火箭危險區,因為火箭有可能爆炸。人在另一個裝置裏面有辦法出來,有降落傘。

  《中國經濟週刊》:逃逸系統是中國人的首創還是國際航空領域的固有創造?自動關機是怎麼實現的?

  龍樂豪:不只是中國有,外國也有。蘇聯和美國都有。後來美國把這個“扔”了,搞航天飛機了。但中國的系統比較小巧玲瓏、簡單。當火箭的推力大於它的起飛重量,它就飛了,火箭是“自由”的,我們有一個時間上的判斷,出故障就自動關機了,這種方式在世界上是獨有的。1992年3月22日,第一顆“澳星”點火後,沒有起飛,下達了“緊急關機”命令,箭星都挽留了。但西方人不是這樣的,他們把火箭先“捆住”,計算機判斷發動機等沒有毛病了再放飛,這從理論上是好的,但是多了一個環節,增加了新的不可靠因素,可能是各有長短吧。

  《中國經濟週刊》:有沒有比航天飛機更先進的太空飛行器?

  龍樂豪:那就是空天飛機了,那就更遙遠了。今年,美國的航天飛機開始退役,現在正在研製空天飛機。這種飛機跟航天飛機差不多,但是它有軍事上的用途,那就不説它了。

  《中國經濟週刊》:中國的航天器發射能夠到多遠?

  龍樂豪:籠統地講,中國的運載火箭可以將一個實用航天器發射到宇宙空間任何一個需要抵達的地方。但是要看你的載貨的大小,因為我們的運載能力還不算太大,但是一些實用的航天器,比如説運一個幾十公斤、百八十公斤可以上去。比如,可將兩噸左右的航天器送到火星去,那麼,再遠一點的地方,那就再小一點。不過,太遠的犄角旮旯,誰都不願意去的,我們去了也沒有意思(笑)。

  從理論上講這是可以的,但要有配套的工程,比如測量控制、地面跟蹤站,從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角度看,要去哪個宇宙空間的角落都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