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三峽今年七次防洪運用 攔蓄洪水266.3億立方米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30日 05: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月20日8時,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控制中心的電子屏幕上,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顯示為21300立方米/秒。向前追溯兩個月,7月20日8時,這個數字為70000立方米/秒,那是三峽工程投入運行以來的最大洪水,也是長江有水文記錄以來的第三大洪峰。

  通過精確預報、科學調度,700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被削減了40%以上,76億立方米的洪水被攔蓄在三峽水庫內。洪峰過後,三峽大壩安然,長江中下游河段有驚無險。

  今年入汛以來,受全流域降水影響,長江幹流大部江段和多條重要支流均發生了不同程度超警戒水位或以上的洪水。面對洪水的檢驗,三峽工程發揮了怎樣的防洪效益,給長江中下游人民群眾的汛期生活帶來哪些變化,為洪水資源化利用提供了哪些可能?汛末,記者從宜昌出發,沿江而下,去探問三峽水利樞紐建成後長江防洪形勢的今昔與未來。

  攔蓄洪水266.3億立方米

  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是防洪。三峽工程緊靠防洪重點保護區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上端,並有221.5億立方米的設計防洪庫容,擁有蓄泄自如的調控洪水的手段。

  記者從三峽集團公司了解到,自今年6月份長江進入主汛期以來,按照長江防總的調度令,通過攔蓄—控泄—攔蓄不斷重復利用,三峽工程先後7次進行防洪運用,累計攔蓄洪水266.3億立方米,相當於荊江分洪區有效容積的5倍。

  作為長江防洪治理的關鍵工程以及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的骨幹工程,三峽工程改變了長江的防洪形勢。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武漢防洪的後顧之憂基本解除,分蓄洪量大幅度減少,洞庭湖淤積延緩,其調洪作用將長期保持。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的資料顯示,若三峽水庫未建庫,今年汛期沙市最高水位將達44.4米,接近保證水位45米;漢口水位將達28.1米,超過警戒水位0.8米,九江水位將達21.0米,超過警戒水位1米,這意味著長江中下游幹流將全線超過警戒水位。

  由於三峽工程有效攔蓄洪水,不僅降低了長江中下游幹流的水位,也大大減少了因超警戒水位而上堤防汛的人員及防汛經費支出。荊州市水利局局長耿冀威介紹,今年汛期最高峰時,該市每天出動防汛人員3.5萬多人,整個汛期全市長江防汛投入2000萬元。而這兩個數據在1998年時分別為每天48萬人以上和9.1億元。

  波瀾不驚的結果來自宜昌以上60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自動測報系統,對於上遊降雨後河道水位變化進行自動測報,讓三峽集團公司梯調中心能夠提前7—10天掌握上游來水情況,提前3—5天向長江防總提出建議。波瀾不驚的結果也來自長江防總辦公室在今年汛期105次的滾動會商,以及對洪水控泄科學精細的調度。

  群眾汛期安全感普遍增強

  國務院三峽辦主任聶衛國表示,三峽工程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惠澤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三峽工程巨大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的發揮,有效改善了長江中下游特別是江漢平原、洞庭湖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為三峽庫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實現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持續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

  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柳林洲鎮五星村的李小龍,今年40歲。在他10多次的抗洪經歷中,1998年和2010年的這兩次,讓他印象深刻。1998年抗洪,他足足在大堤上呆了83天,“那時候全村500多戶,一戶出一個人,天天在大堤上嚴防死守,吃住都在上面,精神高度緊張,兩個多月下來人都快累垮了。”和1998年相比,李小龍説,“今年的抗洪輕鬆多了。”每天大堤上只需要幾個人巡查,汛期他一共上堤3天。問及原因,他説“多虧了三峽”。

  李小龍生活的村子處於蓄洪區內,過去由於水患嚴重,村民們都重消費,輕創業。有點錢就吃了喝了,沒人想著蓋房子、建大棚,因為大水一過啥都沒了。這幾年,隨著三峽工程的建設以及長江水勢的相對平穩,心裏越來越踏實的村民們開始舍得投入搞生産。李小龍告訴記者,現在村裏幾乎家家建起了大棚,種水果、蔬菜,去年村裏的人均收入近5000元,還有120多戶蓋起了小洋樓,這在以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湖北省公安縣縣長周昌俊也深刻感受到這種變化。公安縣是長江出三峽進入江漢平原的第一個縣,多條河流在其境內交織穿過,素有“洪水走廊”之稱。新中國成立之初,公安縣就被劃入荊江分洪區,各類建設和投資長期受到抑制,由於害怕自己的錢“打水漂”,外地客商沒人敢來投資。三峽工程開工建設,其巨大的防洪能力改變了人們的心理預期,公安縣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後勁明顯提高。近三年來,全縣經濟總量年均增速超過10%,財政收入年均增速達到16%,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60%;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45.58億元。

  部分下泄洪水變害為寶

  國務院三峽辦技術與裝備司副司長周憲政認為,洪水資源化可以看作防洪理論的一種突破,簡而言之就是將放掉的洪水利用起來,通過準確的水情預報、科學優化的水庫調度將汛期洪水轉化成非汛期供水、對航運有用的水、發電的水以及生態的水。

  9月10日,2010年三峽工程175米試驗性蓄水正式啟動,時間較設計方案提前了20天,起蓄水位也較設計方案大大提高。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魏山忠説,9月10日前剛好有一次洪水過程經過三峽,長江委分析了前後期的水情和雨情,發出明確調度令,三峽集團抓了洪水的“尾巴”,不僅為試驗性蓄水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也為枯水期發電、通航、補水準備了水源。這次洪水的攔蓄可以看作洪水資源化利用的生動注解。

  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盧純表示,今後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深入開展三峽水庫的洪水特性研究和優化水庫調度方案,根據中下游防洪和航運的實際需求,借助準確的預報預測技術,充分考慮泥沙淤積的影響,可以科學地攔蓄中小洪水,實現洪水資源有效利用。讓洪水不僅馴服聽話,而且能為人類創造經濟效益,真正做到趨利避害,變害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