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日報:建保障房是政府職責 讓夾心層有房住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30日 0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秋天是建築施工的黃金期,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設在全國各地也進入衝刺階段。

  今年國家確定建設保障性住房和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580萬套,是歷年來力度最大的一年。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公佈的數據,截至8月底,全國各類保障性住房已開工410萬套,佔年度計劃的70%。其中,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已開工220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190萬套。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度,是政府向人民群眾作出的莊嚴承諾,是政府的基本職責之一。在保障房建設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怎樣進一步擴大保障的覆蓋面,如何解決迅速增加的建設資金需求,老百姓怎樣才能住得進又住得好?記者日前在吉林、江蘇、廣東等地進行了採訪。

  1.讓“夾心層”有房住

  ——公共租賃房漸成保障房“主力軍”,探索與廉租房統籌

  經過近3年的快速發展,多數地區已經通過廉租房制度,實現了對住房困難的低保家庭“應保盡保”。在此基礎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主要任務,正在從保障最困難的家庭逐漸向支持更多“夾心層”家庭解決住房困難轉變。相比之下,這將是一項長期任務,更為艱巨。

  31歲的徐科和妻子今年7月從張家港來到蘇州市工業園區一家公司工作,儘管每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但買房對小兩口來説仍然有困難。令徐科高興的是,公司安排他們住進了園區組織建設的公共租賃房“錦程公寓”。一套6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裝修和各种家電、傢具齊全,拎包就能入住,每月租金為1200元。而附近類似的商品房,租金至少要2500元。

  “我們可以在這裡住兩年作為過渡,有了一定積蓄以後就可以到市場上買房。”徐科説,“剛到新公司就能安頓下來,也堅定了我們努力工作的信心。”

  錦程公寓是工業園區專門為引進人才組織建設的公共租賃房項目,共有864套住房,可安置人才約2000人,受到園區企業廣泛歡迎,目前已經全部出租完畢。

  除了這種針對新就業和引進人才的公寓式公共租賃房,蘇州工業園區還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等,組織建設了“青年公社”等宿舍式的公共租賃房。由企業承租,供自己的員工住宿,員工每月只需支付幾十元就能有穩定的住所,節省了不少開支。

  “應當鼓勵中低收入家庭和年輕人通過租房解決暫時的住房問題,公共租賃房將成為將來住房保障的重點。”據蘇州市副市長閻立介紹,近年來,隨著住房保障覆蓋面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擴大,以及外來務工人員急劇增加,發展公共租賃房成為支持這些人群解決住房問題的最佳方式。據初步統計,目前蘇州市已投入資金112億元,建設公共租賃房590多萬平方米,11萬多間,可入住55萬多人。

  在全國範圍內,今年是公共租賃房大規模起步的第一年,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中,公共租賃房都已成為“主力軍”。當前,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將公共租賃房與廉租房“打包”,統一由政府組織建設房源,不同收入的保障對象只需支付不同的租金。但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各地廉租房與公共租賃房享受的優惠政策不同,廉租房用地全部為劃撥,而有些地區公共租賃房土地還不是劃撥。此外,在財政支持和稅費減免等方面,兩種制度也有差異。記者了解到,有關部門在鼓勵各地進行探索的同時,正在研究政策,儘快出臺有利於公租房和廉租房統籌建設管理的措施。

  2.讓資金有保障

  ——90%資金靠地方承擔,鼓勵建立保障性

  住房建設融資平臺

  今年是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最大的一年,也是資金投入壓力最大的一年。尤其是棚戶區改造、公共租賃房等,由於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目前仍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據估算,完成今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供需投入資金近7900億元。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資約4700億元,佔全年計劃的60%。其中,中央財政今年計劃投入的692億元專項補助資金已經全部下達。有關部門正在研究,由中央財政對年末超額完成保障房建設任務的地區再給予獎勵,總額大約為100億元。

  儘管如此,作為保障房資金籌措和投入的主體,各級地方政府仍然要承擔超過90%的建設資金。

  2009年起,吉林省通化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了礦區棚戶區改造。今後3年要改造2.1萬戶、70萬平方米。由於礦區棚戶區多數遠離城市中心,幾乎沒有商業開發價值,全部要靠政府投入。

  通化市副市長褚民華介紹,針對項目資金不足的問題,當地採取了“國家補助一點,省政府補助一點,地方財政配套一點,居民自籌一點,銀行貸一點,政策讓一點”等多渠道籌集資金,同時堅持在棚戶區原址進行建設,這樣項目建設用地可以直接劃撥,節省了土地資金。目前當地棚改成本約為每平方米136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265元,省級財政補助200元,居民出資300元,其餘600元需要靠通化市籌集。除去以稅費減免形式投入的200元,還需要政府“純投入”400元。近幾年來,通化市已累計投入超過2億元。

  保障性住房建設是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部分,不可能靠市場解決全部資金來源。各級政府能否加大投入力度,成為決定保障房建設進度的重要因素。

  今年,吉林省共安排23億元,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儘管政府壓力很大,但仍要千方百計投入資金。”吉林省副省長王祖繼介紹,吉林省去年提出,每年新增財政收入的70%用於民生,保障房將是重中之重。同時,通過政策減免達到資金支持的目的,近年來共減免90多億元。下一步還將通過政策支持,吸引開發商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進一步提高在商品房小區中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比例。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有關部門將繼續鼓勵各地探索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融資平臺,從而實現保障性住房建設可持續發展。有關部門負責人強調,各地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立的融資平臺並不在清理地方融資平臺範圍之內。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吉林省近期提出,將土地出讓凈收益用於保障房建設的比例由國家規定的10%提高到20%。與此類似,隨著保障房建設資金需求不斷增加,一些地區開始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於保障房建設的比例,如青島提高至15%,重慶則提出將土地出讓毛收入的5%用於保障房建設等。

  3.讓居民住得進、住得好

  ——保障房建成後的服務和管理問題凸顯,廣州首嘗“扣分”管理

  2007年夏天,國家開始啟動新一輪大規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如今,各地已能見到不少初具規模的保障房小區。入住後,如何加強保障房小區的服務和管理,成為保障性住房體系建設的下一個難題。

  記者日前在廣州市保障房小區——澤德花苑採訪時,遇到了前來考察的廣州市一家中醫院的工作人員。根據規劃,這家中醫院將在澤德花苑小區內建立分支機構,以方便住進小區的保障對象就醫。

  公共交通、醫療、購物、教學等配套設施,往往是人們在選擇住房時重要的參考。對於收入較低的保障房住戶而言,這些公共服務是否完善,對他們能否住得好影響很大。“隨著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大力推進,小區入住人群越來越多,小區管理和服務的問題將是今後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重點之一。”廣州市常務副市長蘇澤群説。

  龍歸城是廣州市在建的一個大型保障性住房小區,建成後將有7000余戶居民、3萬多人入住。地鐵將通進小區,地鐵地面上將建成一個集大型超市、菜市場等多種設施為一體的綜合商業服務中心。

  “這樣就打破了傳統小區中小商店小攤點林立的狀況,而且居民們下班後,下了地鐵就可以直接在商務中心完成採購、辦理繳費等各種事項再回家。”廣州市住房保障辦副主任黃信敬説,“這樣的模式節約土地,便於管理,也方便了居民。”

  一方面是服務,一方面是管理,尤其是準入退出和社區運行的管理。據介紹,廣州市堅持兩年一次的住房保障資格年審和不定期抽查制度,有關工作人員透露,廣州市正在籌備開展城市居民收入狀況核對工作,以準確核實保障對象的收入和資産。2009年,廣州市針對違規出租、轉租保障性住房現象開展了拉網式檢查,對調查發現的36戶違規家庭進行了處理。

  今年,廣州市借鑒香港公屋管理模式,印發了全國第一個保障性住房小區管理“扣分辦法”。《扣分辦法》設定違規出租、亂扔垃圾、高空拋物等違規行為4類26項,經過勸告、警示後仍作出違規行為而被扣滿20分的住戶,將被要求在保障性住房小區內從事一定時間的義務勞動。對作出非常嚴重違規行為的住戶,則按照合同約定收回保障房。《扣分辦法》已于9月1日在廣州金沙保障性住房小區正式實施。

  《扣分辦法》實施後,引起社會各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據第三方研究機構調查顯示,保障性住房小區廣大住戶對《扣分辦法》比較認可。

  “我們都挺贊同這種扣分的辦法,實施一段時間,最大的變化就是小區環境乾淨了。”金沙洲小區居民董義霞告訴記者,“大家心裏都明白,政府的目的不是扣分和處罰,而是通過這種方式,把小區管理好。大家之所以贊同,也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