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部四礦産大省頻發地陷災情 沉陷區如遭炮火轟炸(圖)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6日 07: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華西都市報9月26日報道今年以來,在長沙、武漢、太原等城市相繼出現“地陷”。權威地質專家指出,未來城市“地陷”將逐漸呈現多發態勢,這使大城市將空間拓展、交通體系建設和公共設施完善的著眼點轉入地下的發展戰略,面臨新的考驗。

  與此同時,在山西、湖南、河南、湖北等礦産資源富集省份,採礦沉陷區令人觸目驚心:長期、高強度地開采地下礦産資源,直接或間接引發的地質塌陷災害愈演愈烈。

  城市多省會相繼出現“地陷”

  今年以來,在長沙、武漢、太原等城市,相繼出現“地陷”。記者近期分赴太原、武漢兩地採訪,兩座城市竟在同一天先後發生“地陷”。8月12日淩晨,武漢白沙洲大道一打樁機欲給橋墩打樁時,工地突然塌陷,形成一個面積約30平方米、深約6米的地洞,所幸無人員傷亡;同日上午8時25分左右,位於太原雙塔東街的山西省人民醫院應急病房樓門前路面出現兩處塌陷,地陷樓塌的場面,引來了大批市民圍觀。

  與採礦區地質塌陷相比,城市“地陷”面積有限,但損失往往較大。一位長期在地質勘查一線的專家介紹,2008年4月,武漢市漢南區紗冒鎮鄰近長江大堤發生地面塌陷,僅加固堤防就耗資近3000萬元。而深圳市一座體育設施,施工過程中發生“地陷”,不但使工程停頓,還迫使業主耗鉅資實施勘探和加固,增加投資超過1000萬元。

  經過專業部門調查,很多城市出現的“地陷”都與人類地下工程活動有很大關係。

  近年來,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迅猛發展。在城市地下空間開發方面起步較早的上海,已開發地下空間面積約4000萬平方米,形成超過10座以上大小不等的“地下城”。在武漢市,規劃在主城區684平方公里範圍內,到2020年建成2000萬平方米地下空間。

  “九龍治水”的管理尷尬

  近些年,許多城市在建設中常常遭遇這般尷尬:計劃埋設管道的線路,已有其他造好的地下工程,使得管道線路不得不改道,因此成本大增。此外,高層建築的樁基給地下空間開發造成新的障礙,對地下鐵道、地下管線等有延續性的工程建設造成非常大的困難。

  湖北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施偉忠説,這些問題的深層次體制原因,在於城市地下空間管理存在“九龍治水”問題。與城市地下

  空間管理直接相關的機構,包括國土資源、城市規劃、建設、電信、電力、公用、民防等,管理主體職能交叉效率低下,多存在以部門利益取代公共利益等弊端。

  許多專家建議,應該整合行政資源,對地下空間開發項目審批、設計審查、工程管理、安全監督檢查等機制,在降低社會送審經費和時間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率。

  礦區沉陷區如遭“炮火轟炸”

  距大同市不遠,大同煤業集團礦區主幹道一側,走過一座跨越污水渠的鐵索橋,就是同家梁村。與盛夏雁門關外草長鶯飛的塞外風光印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這裡道路破敗骯髒,村莊看起來像剛經歷一場“地毯式大轟炸”:

  昔日頗具晉北風情的農家小院,成片從山樑上“墜”入了因“地陷”形成的“山谷”中,斷壁殘垣比比皆是,瓦礫廢墟觸目驚心。很多歪斜的房屋,大門已被磚頭和石塊砌死。更令人揪心的是,一些尚有人居住的農家院,地面、墻面到處開裂,屋主人在裏面成天提心吊膽。

  同家梁村,只是“煤海”山西採煤沉陷區的一個縮影。國土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而大同市區域內的大同煤田採空區累計面積已達到1000平方公里,總沉陷面積500平方公里,損壞耕地4萬畝,受影響住宅總計69959戶,近23萬人,建築面積401.5萬平方米。

  大氣水土壤出現生態災難

  當前,礦區沉陷區出現生態災難,主要涉及大氣、水和土壤三大方面:

  首先,空氣污染嚴重。在山西大同市南郊區口泉鄉同家梁村,與“地陷”相伴而生的是順著“地陷”裂縫四處亂竄的毒氣。其次,水資源破壞嚴重。研究表明,山西每採1噸煤,往往導致2.48立方米水資源損失。再次,土壤污染非常嚴重。湖南冷水江市調查發現,當地土壤污染涉及面積近100平方公里。

  此外,“交互影響”不容忽視。有專家認為,我國山西等華北地區所處的地震帶近幾年呈活躍趨勢,採礦造成的大量採空區與其互為因果、互相影響,一旦發生大的破壞性地震,後果不堪設想。 據《瞭望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