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新京報:中秋節,“流動時代”的情感樞紐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2日 04: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夜,中秋溫潤的月光將再次親吻這片土地,千家萬戶都將開啟團圓幸福的美酒。在這裡,我們真誠地把祝福送給大家,中秋快樂!

  儘管,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中秋節究竟開始於歷史中那一年,儘管,傳統的生活方式離快節奏的工業社會越來越遙遠,但是,在這一天,親人都想團聚,很多無法和家人團圓的遊子,也會在遙遠的異鄉思念家的溫暖。

  中國當前正經歷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現有流動人口超過2億。人口流動越頻繁,越需要情感紐帶將人們凝聚起來。在這個流動的時代,很多年輕人在異鄉打拼而不能守在年老的父母身邊,也有很多外出務工的父母將兒女留在家鄉。中秋節,就成為一個流動時代的情感樞紐。因為中秋節,很多人將聽從親情的呼喚,而盡可能踏上回家團圓的旅程。

  親情是所有社會關係的基礎和起點。在現代社會中,親情也是人與人彼此之間互相信任和關切的一種過程。於是可以理解,為什麼這幾天走親訪友會令交通擁堵陡然加劇,為什麼都説“月餅不實在”卻依然賣行紅紅火火,為什麼每個人都會發幾條手機祝福短信。

  這是一個人口流動空前頻繁時代的中秋節。這樣的中秋節別有一番滋味。

  “流動時代”的中秋節也在考驗公共政策是否“貼身”,是否為中秋節的感情傳遞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每一個中秋佳節裏,家庭團聚的路徑,其實也是這個社會良性治理的路徑。我們的公共服務機構應該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求,令每一個以溫暖為歸宿的人也溫暖在路上。公共政策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適應人口大規模流動的現實,既要加快有關基礎設施的建設,突破硬體瓶頸,更要提升社會管理與服務的水平,加強應急處理的能力。

  當然,在這個中秋節,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實現與家人團聚的願望,無論是社會還是政府,都不應將他們遺忘。現在,玉樹、舟曲以及其他地方那些遭遇了災難的人們,或許還沒有擺脫親人離去的痛苦;還有京藏高速上那些司機,他們是否又在經歷著擁堵;當然,還有那些礦工們,家人也在盼著他們中秋夜能安全升井回家……我們不知道這些家庭會如何度過中秋佳節,但是佳節時刻往往是人們格外期待好消息的時候。我們相信,只要有良好的社會管理和服務,這些家庭就不會被遺忘,也一定有好心人令他們感受到同樣的溫暖。

  這幾天,京城交通擁堵愈加不堪。上週五,一場小雨,令京城遭遇空前大堵車,晚高峰140條道路出現擁堵。而這兩天,又有無數的人乘坐各種交通工具踏上返鄉之旅,無論是鐵路、航空還是公路,又在承受著空前的人員出行壓力。但願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能發揮作用,別讓人們在擁堵中度過中秋節。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在中秋之夜,皎皎明月俯視著人間的一切,關照著每一個家庭的悲喜。在這個美好的時刻,倘若“人人親且善”、“治者賢與明”,那麼不論這個社會如何流動,都會“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