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英國《泰晤士報》刊登駐英大使劉曉明文章:《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1日 1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0年9月20日,英國《泰晤士報》刊登駐英大使劉曉明題為《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我近期剛從國內述職休假回到倫敦,一些英國朋友向我表示 “祝賀”,因為中國GDP總量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個讓人思考的問題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證明了中國所走道路的正確性。中國用30多年的時間,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人民辛勤努力工作,實現了經濟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長,中國理應為此感到自豪。現在,許多人在討論 “中國模式”。我認為什麼模式並不重要,重要是中國已找到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在我近40年外交生涯裏,曾在四大洲常駐,訪問過許多國家,其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這一體會尤其深刻。

  第二,中國的發展征程仍很漫長。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現代化發展“三步走”戰略,規劃中國現代化發展的藍圖,即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産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産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産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中國如期實現了前兩步,正處在第三步。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統計,2009年中國的人均經濟總量約3700美元,在世界排在百位之後,離中等發達國家相距甚遠,與日本相比更是僅佔其1/10。

  中國還存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突出問題,城鄉、地區差別巨大。我曾在中國最貧困的省份之一甘肅擔任兩年省長助理,那裏地處大西北,自然條件惡劣,沙漠化對當地人民的生存構成了嚴峻挑戰,經濟發展困難很大。我當時經常深入農村考察,看到許多農村學校設備簡陋,孩子們沒有電腦,更從來沒有上過互聯網。很多孩子在完成國家義務階段教育後,由於經濟原因不得不中止學業。這樣的狀況與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繁榮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然而,這就是中國領導人做決策時必須始終考慮到的基本國情。

  第三,外界對中國的期待驟增。我看到,許多評論出於良好的願望,希望中國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心,發揮頂梁柱的角色,幫助世界解決一些難題。

  事實上,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一直秉承自己的和平、獨立、自主外交理念,以負責任的態度,發揮著獨特的國際作用。

  在經濟方面,中國與各經濟體密切協調,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峰會進程。據世界銀行預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今年將可能達到30%。

  安全方面,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累計參與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上萬人次維和人員。今年1月,8名中國維和人員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難。中國向索馬裏海域派出了護航艦隊,與多國艦隊一道,共同維護國際水域的安全。

  在地區熱點問題方面,中國大力倡導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努力維護半島和地區的和平穩定,同時積極參與伊朗核問題六國磋商。

  35年前,我作為一名年輕的外交官,在讚比亞親眼目睹了坦讚鐵路建成通車。中國曾先後派出工程技術人員5.6萬人次,歷時10年,最終建成了這條長達1860公里貫穿東南部非洲的交通大動脈。幾十年來,中國還向69個發展中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累計派出援外醫療人員約2.1萬人次,診治受援國民眾約2.6億人次。今年夏天,中國在自身遇到罕見洪澇和泥石流自然災害、1 億多人受災的情況下,仍向遭受洪災的鄰國巴基斯坦提供了價值3.2億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援助。

  中國將繼續努力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但是,有些國家將自己的標準視為“普世標準”,如果中國不按他們的標準行事,則稱中國為“不負責任”。此外,有些人要求中國不顧自己的國情,做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比如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要求處在工業化中期的中國承擔後工業化國家的減排責任。這不由讓我想起了中國一個典故:“拔苗助長”。古時候有個農夫,看到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慢,心裏焦急,乾脆動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節,結果田裏的禾苗全部枯萎了。我認為誰也不願做這樣不幸的禾苗。

  中國是一個重信守義的國家,傳統文化中有“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和抱負,具有與國際社會共同繁榮的真誠願望。中國30多年來的經濟增長得益於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不斷擴大對外合作,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提高,參與國際事務程度不斷加深,中國承擔的國際責任將與日俱增,也必將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 ※※※ ※※※

  《泰晤士報》創建於1785年,現隸屬於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是英國歷史最悠久、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對世界輿論亦有較大影響。讀者多為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識界人士。該報1972年開設駐京分社,現有1名常駐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