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京華時報:“同城同價”未必能治看病貴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9日 15: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市衛生局宣佈,最快10月底,最遲年底前,老百姓就能用上政府採購的低價藥。在今年北京市舉行的藥品公開招標採購中,6205個中標藥品,藥價整體下降16%,預計未來一年,可為患者節省藥費30億元。

  政府統一招標採購藥品,擠壓了中間環節的水分,實現同城同價,這當然是個好消息——醫療機構人為操縱藥價導致價格虛高的暴利時代即將終結,類似于蘆筍片從出廠到患者手中翻13倍的把戲,恐怕再也玩不出來了。

  但是,廣大患者也切莫過於欣喜。藥價告別“暴利時代”,並不意味著從此一步邁入了微利時代。在“以藥養醫”的大背景下,醫院依然要靠賣藥賺錢,藥企與醫院、醫生之間的“回扣”利益鏈條依然存在。

  北京市衛生局藥械處處長岳小林介紹稱:“同品種同劑型採購藥品,最多不超過12個品牌中標。仍保留數個中標品牌,其中包括價格較高的專利藥、優質優價藥及普通藥品,是為了保障不同患者多層次的用藥需求。”這一做法當然是合理的,一刀切的方式從來不值得提倡。但同時也給醫院、藥企留下了不小的“迴旋”餘地——同品種同劑型中標藥品,價格自然有高有低,究竟選擇哪一種藥?採購權在醫院手裏,處方權在醫生手裏,患者一般只有劃價交費的“權利”。

  杜絕了蘆筍片之類的絕對高價藥,但在同品種同劑型的中標藥品中,還是有相對昂貴和相對便宜之分。究竟是便宜的吃香,還是貴的更受醫院青睞?這個結論現在莫急著下。最快10月,最遲年底前,謎底自然會揭開。

  ☆劉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