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日報:正視物質潮流中的心靈之惑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9日 03: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李一事件”激起了一場關於精神與心靈的討論。實際上,從淺薄的“精神療法”,到虛妄的占卜算命;從千奇百怪的“養生術”,到層出不窮的“厚黑學”,莫不折射出一些人在精神生活上的迷失:從個人角度看,這是消費主義裹挾之下,一些人對於個人價值、人生意義的迷茫;從社會角度看,這是物質主義潮流之中共同價值和心靈教育面臨的挑戰。

  在個人生活中,應該如何更好地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尋回心靈“丟失的一角”?在社會轉型期,應該怎樣強化精神的維度,重繪心靈的和諧圖景?本期“時事觀察”,專訪文化學者吳祚來,探討社會精神建設問題。

  精神維度缺失,社會難免為物質利益侵蝕

  在不少人那裏,利益成為考量和評價事物的標準,精神、道德等,都被納入利益的衡量體系。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吳祚來:中國曾經歷過一段“一切皆精神”的特殊時期。物極必反,物質匱乏引起的“習慣性饑渴”又造成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這種追求一旦過度,就使物質績效成為評判一切的標準。從經濟實體到一些地方政府,追逐利益成為一種競技遊戲。

  對物質的過分崇拜,必然弱化國人精神維度。社會的管理,總有漏洞。而每個人的良知、良心,可以內在約束其社會行為,不致逾越道德底線。然而,一些無序開發與食品安全事件,顯示了一些人這種內在良知、或説是精神維度的缺失。

  精神信仰的維度,具有絕對性。誠如哲學家康德所言,最令他內心敬畏的,一是頭頂上的星空,二是內心的道德律。這樣絕對的精神維度缺失了,社會道德必然被物質利益侵蝕。

  與30多年前相比,物質已極大豐富了,為什麼社會上一些人還存有“不安定”、“不信任”的焦慮之感?

  吳祚來:其實,“發展起來的問題一點不比不發展時少”。物質的豐富不能使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相反會推動人們産生更多的需求和渴望。另一方面,中國已進入一個動態的社會,人口大量進入城市,經濟與國際接軌。市場化背後,應該有強有力的社會保障,包括養老、醫療與最低生活保障等。但在社會轉型期,社會保障的建立和完善尚需過程,底線保障的缺失,使一些人容易萌生“不安定”心理。同時,城市的“陌生人社會”也使互信度降低,焦慮感增強。

  一些地方通過招商引資、拆遷與開發土地獲得利益,但對社會公益與文化福利回饋相對較少。醫院與教育等公益性的機構,也被捲入經濟績效的漩渦。這使公眾産生更大的經濟壓力,驅使許多人趨向經濟化,視利益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淡化或忘卻了精神追求。

  該是倡導“幸福是軟道理”的時候了

  一方面是利益侵蝕精神,一方面是物質保障不夠。這二者結合,是不是“怪力亂神”的東西成為一些人精神寄託的原因?

  吳祚來:可以這麼説。人有四重需要:生理需要,也就是飲食男女;情感需要,對應文化藝術;精神需要,就是信仰與崇拜;安全與自我實現需要,通過家庭、社會組織與政府獲得。任何一種需要如果沒有相應的供給,都會有“錯亂性填充”。比如,沒有美的文化藝術,人們就只能陷入低俗;沒有對天地、道德良知的敬畏,怪力亂神就有了活動空間。

  傳統中國社會裏,有樸素自然的天地觀與道德觀,可惜因為各種歷史原因,淡出人們視線。當代社會裏,同樣有符合時代需要的價值觀。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逐利的熱望遠遠高過精神道德的需求,傳統信仰遺失在時間煙塵裏,現代的價值觀念又迷失在利益追逐中。這樣,迷信與風水就成為某些人的時尚,占卜問卦也成為一些人期望成功的人生導航。

  現在,在某些地方,經濟利益壓倒了啟蒙,快速發展衝擊了人道人本。發展是硬道理,那麼幸福是軟道理;發展的堅硬,不能傷了幸福的柔軟;沒有柔軟的幸福,堅硬的發展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為何我們要説全面發展、科學發展。現在應該是倡導“幸福是軟道理”的時候了。

  幸福的“軟道理”,與精神需求有什麼關係?是否越注重精神,越能接近幸福?

  吳祚來:在精神層次上,第一層次是信仰層次,追求超世價值,對世間的物質利益看輕看淡;第二層次是道德層次,義在利上,追求利益不能傷害正義;第三層次是經濟層次,追求利,但要守住法律與道德底線。

  現在,很多人的心靈,充溢著對物質的迷戀、崇拜與幻想。我們社會要重建道德,需要有物質支撐,但不能永遠都停留在物質層面上。一個國家與一個人,不可能靠物質財富獲得尊重,決定品質與持續生命力的,是文化的力量與心靈信仰的力量。

  精神與物質追求的和諧點在價值追求

  所謂的“心靈信仰的力量”,應該如何理解?

  吳祚來:傳統中國文化認為,靜以養心,儉以養德。安靜與平靜的狀態,對心靈最有益,而一味的物質財富追求,可能離心靈的需要更遠。中國社會快速發展了30多年,個人與社會都有必要調整步伐,安靜心靈。

  我們不僅要追求利益,更要追求共同的價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青山是共同的價值;而柴火,則是眼前的利益。當財富與利益發展到一定階段之時,我們要守護的,是共同的價值,譬如公平公正、民主責任、互助關愛、和平共生、生態保護等等,不能為了一己的利益,而忘卻了心靈中最有價值的追求。價值追求是提升社會心靈素質的最佳方式與途徑。

  在追求共同價值的過程中,社會管理者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吳祚來:精神追求與物質追求是社會生態的二極,人不能靠精神生活,亦不能只有物質生活,如何協調精神與物質追求?和諧點在價值追求層面上。政府不能因倡導公民的精神追求,而忽視百姓的實際利益,只有公益組織與宗教慈善機構可以一味地倡導人們精神奉獻;政府亦不能倡導人們追逐利益,或地方政府自身成為利益的追求者,因為只有公司與經營者可以名正言順地追求經濟效益。那麼政府應倡導什麼追求?

  政府應倡導的,正是價值追求。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説:搞好經濟建設、推進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人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三者不可偏廢。只有確立了社會價值體系與價值追求,才能使公民與社會重建信心與責任感。

  價值體現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物之間的內在關係,它介於精神與利益之間,只有確立了共同的價值體系,才能使利益分配公平公正,符合道德與法律意志。當人們看到正義與公正得以實現,那麼,陽光就會照進每一個人的心田。

  【眾論】

  缺少科學精神的文化因子

  為什麼我們習慣於“製造大師”?這裡面有很多原因,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我們的文化因子上,確實存在科學精神的缺失,而科學精神的缺失,也就意味著阻止張悟本、李一之流忽悠大眾的土壤的缺失。於是,當“大師”用那些只需常識即可識破的低級伎倆來表演時,不少人便應聲拜倒了。

  “大師”的成長中顯然有媒體合謀的因素。但等“大師”倒下了,媒體鮮有引導國人進行理性、深刻的反思,而只是又一次給公眾搭建了一個狂熱地發泄上當受騙情緒的平臺。倘若只有狂熱的情緒,沒有堅定的價值信仰和冷靜的反思能力,那麼當每個人的精神都如水上浮萍四處晃悠時,明天的生活中依然可能會有新的“大師”被製造出來。有人説得好,道長李一倒了,“偶像”的黃昏其實遠遠未到。

  ——陳方:《為什麼人們習慣於“製造大師”》

  “個體”缺位滋生扭曲價值觀

  在中國人的傳統中,缺少一種把人當作“人”的理性思維。長期的“個體”缺位,滋生出一種扭曲的價值觀。這就是,有些人既不把自己當作一個具有獨立性的人,也不把其他人當作一個具有獨立性的人。

  精神獨立、思想自由是通往現代社會的人性基礎。這並非什麼艱深奧妙的道理,而是一個日常行為的準則,可于細微處見真章。固然拿這把尺子要求所有人遵照執行並不現實;但要看到,當一個社會普遍缺乏客觀、獨立精神,乃至於這種人都成了大師、偶像,那麼這個社會肯定也要反思。

  ——魏英傑:《李一不是“神鬼傳奇”唯一主角》

  未曾直面心靈的課題

  人好像走在路上的一瓶水,既要照顧我們身體的瓶子,又要照顧瓶中一不小心就會灑掉或被吹皺的水——很多中國人活得多累啊,每天掙扎著不讓瓶子翻傾,顧不上看一眼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古今中外,一個人該如何直面和處理內心的渴望,向來是一個重要課題。人類歷史上存在過的每一個人,都曾面對這樣的課題,即使很多人未有清晰的自覺。這一課題對於當代中國人的特殊性在於,這個社會的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很少直面這樣的課題,從小到大,沒有人開誠布公、懇切入微地與我們交流這方面的話題;從學校、媒體、親人那裏,我們都幾乎得不到有關這一課題的真誠、真實的知識;幾乎沒有人認真探討有關心靈問題的不同的思維框架。

  ——劉縣書:《我只看到眾生迷惘可憐的心靈》

  心靈需要理性與常識的填充

  一個李一齣現的地方,足以讓這個用科學與知識標榜的社會羞愧難當。李一讓我們看到,一種反智以及非理性的東西在今天仍然大行其道。“在你最感興趣的地方,隱藏著你人生最大的秘密。”這樣的秘密需要每一個人自己去體味。但與此同時,它同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難言之隱。

  只要人類的心靈還沒有被理性以及常識所填充,只要對一些價值及科學仍缺乏真正的信仰,那麼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李一,李一們就總能乘虛而入。

  ——楊耕身:《我們的心靈是李一的住所》

  (摘自《光明日報》、《廣州日報》、《青年時報》、《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