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清華北大兩教授質疑國內科研基金分配體制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1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

資料圖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教授

  "近年來,中國研究經費持續以20%的比例增長,但這種增長沒有對中國的科學和研究起到應有的強大促進作用。現行的科研基金分配體制,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教授近日聯合撰文,質疑國內科研基金分配體制。他們認為,研究基金必須基於學術優劣來分配,而不能聽任有些人拉私人關係。

  分配問題滯緩了潛在創新

  饒毅與施一公,分別於2007年和2008年全職回到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此前他們分別是美國西北大學講席教授與普林斯頓大學講席教授。在此次發表的文章中,兩位學者表示,中國政府投入的研究經費以每年超過20%的比例增長,超過了國內科學家最樂觀的預期。從理論上講,這應該能讓中國在科學和研究領域取得真正突出的進步;但現實中,研究經費分配的問題,卻滯緩了潛在的創新步伐。

  "對諸如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小型研究經費來説,科學優劣可能仍是能否獲得經費的關鍵因素,但對政府各部門的巨型項目來説,科學優劣的相關性就小多了。"兩位學者指出,政府各部門項目,每年均有針對特定研究領域的申請指南。由政府官員任命的專家委員會負責編寫年度指南,而專家委員會的主席們常常聽從官員意見,並與之合作。結果,所謂"專家意見",不過反映了很小一部分官員與其賞識的科學家之間的相互理解,而有些經費預定給誰,甚至基本都可一目了然。

  科技立項中出現權力尋租

  "科技管理過度行政化,科技活動過度利益化等,是目前院士群體反映最多的問題。"據計劃於今年下半年結題的中科院報告《中國科技體制與政策》顯示,近六成被調查科技工作者反映,利益因素正在阻礙團體間合作,科技立項中存在較嚴重的權力尋租和利益交易現象。一些院士和專家也紛紛指出,現在各級行政管理人員對科技立項,有實質性決定權。科技評價缺乏真正的學術評價,專家評審機制越來越流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