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誰引發了鄭州中小學校陣痛 家長跪求好學校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0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鄭州市區一小學新生報名首日,擠滿了新生和家長。“火爆”場面,在今年河南許多中小學屢見不鮮。(白周峰攝)

  核心閱讀

  率先削平門檻導致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就讀人數激增,教育基礎設施長期投入不足,優質教育資源缺乏,導致了鄭州教育正陷入“陣痛期”

  這個新學期,河南鄭州的不少中小學紛紛上演了“爆棚”一幕:

  8月14日,豐産路小學門口,家長們徹夜排隊等候報名;

  8月20日,不少家長因孩子報不上名圍堵聚源路小學,“跪求”鄭東新區教育局;

  8月23日,金水區47名家長因孩子沒有分配到省實驗中學,到區教育局“抗議”……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鄭州的義務教育學校如此“緊張”?

  生源

  學校資源落後人口擴張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鄭州市管城區參加小升初就近分配的有4550多人,其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966人,佔總人數的43.18%。而在市區小升初人數中,外來務工子女更是超過萬人,佔總人數的32.5%。

  鄭州對外來務工子女入學的門檻,5年前即已基本“削平”,只要“五證”齊全,打工子女入學時與市區常住戶口兒童可同等對待,並免收借讀費。

  而即使是“五證”,用一位招生老師的話説,“這一門檻幾乎形同虛設。”

  “居住證只要與房東簽個租房合同即可辦理,1元錢到勞動局買個勞動合同文本,找了個小賣部蓋個章證明在他那打工過,老家政府非常願意你轉出去求學,出證明自然痛快。”在大學路修自行車的老王今年剛把大女兒轉到鄭州來就學。

  由於門檻低,學校資源落後於人口擴張,“大班額”現象較為突出,其中金水區尤為明顯。文化綠城小學今年一年級共招6個班,平均班額85人。“老師要帶著擴音器講課;一人搬不動作業本,每科要設兩到三名課代表……”學生家長王麗很是無奈。

  政策

  制度設計出現漏洞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制度設計出現漏洞,導致新的不公:超生子女入學問題和“假外來務工子女”入學問題。

  流動人口超生嚴重,但又要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教育權利,造成一些新的不平衡。鄭州市教育局經常接到市民投訴:某某外來務工人員有3個孩子,都能上學,我們“只生一個”的,孩子反而無法就近入學,公平嗎?

  二七區一所學校,今年外來務工子女已經佔到75%,記者在一年級某班提問:家裏還有兄弟姐妹的同學請舉手。結果一多半的學生舉起了手。

  2008年2月,市教育局曾想抬高門檻,只保證計劃生育政策允許的孩子入學。消息一齣,反對聲一片,最後不了了之。同年,二七區在招生政策中規定:需要提供現在居住地所在的鄉鎮、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部門出具的計劃生育證明。結果還是罵聲一片,此後再沒人提過。

  由於教育質量高,鄭州還出現了一種現象:家長沒在鄭州打工,弄套假證件,專送子女來讀書。有專家建議,鄭州應該設立一些限制性規定,如要有一年以上勞動保障記錄或納稅證明等。

  專家還呼籲,要解決這些問題,應由教育、房管、公安、勞動保障、計生等多個部門聯動,各負其責。

  學校

  優質教育資源供應不足

  “入學難,也有學校佈局不合理、新建學校少、優質教育資源緊張的原因。”鄭州市教育局局長翟幸福坦承,優質教育資源供應相對不足。

  按照規劃,從2006年起鄭州每年需新建15所中小學校,可年年都有“欠賬”。

  2006年至2010年,鄭州每年要新建中小學校15所,而事實上,2006年—2008年投入使用的新建中小學不過23所。2008年鄭州市計劃新建、改擴建15所學校,當年落實的僅6所。2009年,鄭州新建、改擴建了18所中小學,今秋卻只有12所能使用。

  “為什麼建個學校就這麼難?每年我們都承諾‘某某學校今年開工’,可年初開工和年尾開工都是‘今年開工’,效果卻整整差一年!孩子不能等啊!”近日,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白紅戰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十一五”期間,鄭州市區要新建61所小學,然而,當初規劃的許多學校,目前仍無動靜。要解決大班額問題,意味著未來5年需要建設47所中小學,這任務,很艱巨。

  “關鍵是樹立什麼樣的政績觀和考評機制。”河南省人大常委、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董廣安認為,建學校不比建橋修路出政績快,會影響政府建校積極性。

  抵觸建校的還有房地産開發商。根據規定,每5000人區域要預留一所6個班規模幼兒園建設用地;每1萬人區域要預留一所小學;每兩萬人區域要預留一所中學。而一些開發商則採取“分期開發”的方法,每期開發區域不到5000人或1萬人來規避。

  藥方

  用“橙線”保護教育用地

  “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已由‘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轉化為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倍增是人民所需,是發展所迫。”鄭州市委書記連維良調研後提出,鄭州要實施“優質教育倍增工程”。

  8月26日,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2009年—2020年普通中小學教育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共控制了45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637塊教育用地。按正常發展速度,基本滿足鄭州市未來十年市區中小學建設用地的需求。

  “新增1萬多畝教育用地,相當於新中國成立後近60年來鄭州市區中小學校面積的總和。”翟幸福説,新出臺的這份教育用地規劃中,每塊教育用地都有“橙線”保護,任何項目和單位不得隨意變更侵佔。三年內鄭州新建、改擴建中小學66所,使市區中小學平均班額達到國家規定的小學45人、初中50人的標準,杜絕出現60人以上的大班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