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扎龍丹頂鶴成搖錢樹 媒體評:如現代版焚琴煮鶴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4日 04: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齊齊哈爾市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新社發 王雲龍 攝

  物以稀為貴。丹頂鶴惟其瀕危、珍稀,在一些人看來,才越發具有更豐富的含“金”量,這些人才把丹頂鶴當作會動的搖錢樹。悖謬的是,明明把丹頂鶴當作牟利的工具,還口口聲聲説是為了宣傳丹頂鶴、開展環境教育。

  黑龍江扎龍濕地是我國第一個保護鶴類的自然保護區,全球瀕危物種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就棲息在這裡。據央視報道,扎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所在地,每天都會定時舉行丹頂鶴放飛活動,甚至在開業、慶典中,丹頂鶴會作為“商業演員”表演,這種放飛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看。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我國鶴文化內蘊豐潤,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即對丹頂鶴有過闡述。丹頂鶴一向以高貴不凡、高雅脫俗、吉祥長壽聞名於世,然而,當我們看了丹頂鶴充當商演的道具,高貴被銅臭化、高雅被庸俗化,不免嘆息,這與焚琴煮鶴何異?

  丹頂鶴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2008年,在對扎龍濕地的一項調查顯示,扎龍的野生丹頂鶴只有150隻左右。顯然,對這一全球瀕危物種,除了加大保護力度之外,別無選擇。但我們看到,有一種保護叫傷害。扎龍自然保護區的一名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搞野鶴放飛的經營活動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宣傳丹頂鶴,一個是開展環境教育。談到為何人工馴化丹頂鶴,該負責人則表示,人工馴化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繁衍丹頂鶴種群。如此巧舌如簧,令人瞠目結舌。

  丹頂鶴並非群居動物,每一對丹頂鶴的巢區需要幾公里的範圍,換言之,其繁衍生息需要足夠廣闊和靜謐的空間。野生丹頂鶴種群下降明顯,主要原因就是它們的空間日益逼仄,而人為馴化則徹底打斷了它們自由自在的“野蠻”生長。正如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郭玉民所稱,現在丹頂鶴數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就是強調人工孵化的“遷地保護”所導致的後果。這一常識,身為扎龍自然保護區的相關負責人不可能不心知肚明,如果不知,則是無知;如果假裝不知,則是矯飾,背後或許隱匿著熾烈的利益企圖。

  物以稀為貴。丹頂鶴惟其瀕危、珍稀,在一些人看來,才越發具有更豐富的含“金”量,這些人才把丹頂鶴當作會動的搖錢樹。悖謬的是,明明把丹頂鶴當作牟利的工具,還口口聲聲説是為了宣傳丹頂鶴、開展環境教育。由此我們可以想到類似的荒唐論調,一些地方在GDP和政績的驅動下,報復性地開發景點和文物,已然把景點和文物當作了個人利益的經濟增長點,但面對輿論質疑時祭出的高調就是為了保護景點和文物,這樣扭曲的保護,不是真保護,更不是關愛,而是以保護之名行傷害之實。

  必須一提的是,正是因為人工馴化和遷地“保護”,導致了丹頂鶴下的蛋發生時有丟失的現象。人們常以殺雞取卵來譬喻急功近利,如今,弄丟鶴蛋則不啻絕鶴之後。

  溫室里長不成青松,鳥籠裏飛不開雄鷹,無論是動物還是生物,只要侵入它的領域,干擾它的生長,破壞它的天性,它就難以長久。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通過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方法是就地保護。讓丹頂鶴回歸天性,為它們構築天然的環境,使它們免於被褻玩,才是真正保護它們。

  本報特約評論員王石川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