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抗戰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前進——中國人民抗戰勝利65週年紀念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2日 17: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37年,侵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圖為日軍佔領盧溝橋。 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記者 周英峰 隋笑飛)73年前的7月7日,盧溝橋頭的槍聲點燃了中國全面抗戰的烈火。65年前的9月3日,日本遞交投降書宣告了中國抗戰的最終勝利。硝煙已散,精神永存。抗戰中迸發出的偉大精神,穿越了歷史,輝映著未來,永遠激勵我們前進。

  萬眾一心、共赴國難,開拓創新、勇走新路,一貫的民族團結意識和民族創造精神,幫助中國人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艱難險阻,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衡山,五嶽獨秀。坐落其上的"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遺址,歷經歲月洗禮有些破舊。少為人知的是,它曾經是抗戰舞臺上的主角。

  1939年初至1940年初,在共産黨的幫助下,國民黨3000余名幹部受訓于這個"訓練班",後都成為抗日遊擊鬥爭的骨幹。

  "南嶽抗戰,是中華民族'全民抗戰,團結禦敵'的縮影。"湖南衡陽南嶽區僑聯名譽主席曾瀛洲,長期關注著這段歷史。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迅速發動對華全面侵略戰爭。一時間,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危急時刻,共産黨人率先吹響了抗戰的號角。從民族大義出發,積極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兄弟鬩于墻,外禦其侮"。數萬名紅軍將士摘下紅五星,換上了國民革命軍軍服;在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國共兩黨軍隊相互配合,並肩戰鬥……面對民族危亡,曾經的對手捐棄前嫌,共赴國難。

  "誓死不當亡國奴"。農民放下了鋤頭,工人放下了鐵錘,學生放下了書本……海內外炎黃子孫,不分階級、階層、黨派、信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燃起了抗擊侵略者的熊熊烈火。

  1938年7月7日,武昌閱馬場廣場,武漢各界踴躍獻金。兩個乞丐從身上摸出一把銅子説:"我們要飯已低人一等了,如果再當亡國奴,就活不成了!"看到這一幕,人們情難自禁。

  "那時候,《大刀曲》、《義勇軍進行曲》不斷在唱,激勵著青年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從家裏跑了出來。"懷著抗日救國的願望,抗戰老兵尤廣才1938年參軍,從臺兒莊一直打到緬甸。

  "中國最終能取得抗戰勝利,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是關鍵。"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岳思平説,從一盤散沙到萬眾一心,中國共産黨就是這個凝聚力的核心。

  倡導、建立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出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在敵後積極開展遊擊戰爭……每個重要關頭,中國共産黨都站在最前列,成為引導抗戰走向勝利的一面光輝旗幟。

  "只要堅定信念,團結一致,任何風險都會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在人民群眾支持下逐漸得到解決。"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鄭曉亮説,從民族獨立到改革開放,中國人民戰勝了無數曲折困難,這種力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抗戰精神的光榮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