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2日 15: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常德盛幸福蔣巷的領頭人

    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常德盛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叫常德盛,今年57歲,入黨當村幹部35年。我入黨當幹部的最大心願就是要讓村民富裕起來,過上好日子。35年裏,我和村裏的黨員幹部、群眾一起,起早摸黑,艱苦創業,終於把一個出了名的窮村,建成了一個比較富裕的全國文明村。去年我們村社會總産值2個億,人均GDP8000美元,村民人均收入8500元,人均福利近千元。今天,我向大家彙報的題目是“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我在村裏由窮變富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了發展。我想,只有村強大了,村裏有了錢,才有實力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解決村民就業致富問題,才能為村民排憂解難。我們村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它經過了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有過成功的喜悅,也有過失敗的痛苦。60、70年代我們改造低窪,解決吃飯問題。當時我們村人少地多,地勢低窪,十年九澇,村民們飯都吃不飽。在那個時代,我硬是憑著“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換”的勇氣,和村裏的黨員幹部、村民群眾們一起,開河挖渠,治水改土,把全村1700畝低窪地翻了個身,填高1米多,改造成了豐産方,基本解決了村民的吃飯問題。然而光靠農業生産,村民們的生活還遠不能富裕。因此,80年代初,我們就開始辦企業,這是我一生中最艱難、最痛苦,失敗最慘重,教訓最深刻的時期。當時我們先後搞過小土窯、小五金、小包裝、小塑料廠等,沒有一個是很成功的,甚至我們還上了人家的當,受了人家的騙,村級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那個時候,我急得要命,而且心中也非常內疚,感到對不起黨組織,對不起全村的父老鄉親。然而,在困難面前,我沒有退卻,在失敗面前我沒有消沉,我從沉痛的教訓中醒悟,向上級黨組織和村民們保證,寧願少活幾年也要把蔣巷村的經濟搞上去,讓村民們富起來。於是,我奮發努力,把主要精力放在定産品,籌資金,找客戶上。記得那時,我們常常與村裏那輛“老長安”麵包車結伴同行。有很多次,為了節約出差費用,連過夜我們都在車上,毫不誇張地説:麵包車就是我們的家,奔波于江浙滬各大城市就是我們的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對市場的摸底、調研以及多方反復論證後,我們終於搞成了彩鋼複合板,打開了市場的大門。90年代以來,我們發展形成了以彩鋼複合板為支柱産業的農工商全面開花的新格局。

    作為企業,追求的當然是最大效益,但我們蔣巷人更看重的是産品質量和信譽。有一次,我們接到了建造一個農貿市場5000平方米大棚的業務,工程造價比較低,利很薄。有人提出,用韓國産的鋼板,可以降低10%的成本,可是質量保證不了。我和班子成員商量後認為:我們蔣巷村的信譽是千金難買的,保證不了質量的事情,我們不能幹。最後,我們還是採用了質量可靠的寶鋼産的鋼板,保證了工程質量。這麼多年來,我們正是靠著過硬的産品質量和信譽逐步打開了彩鋼複合板這一新型建材的市場,引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戶。如今我們村的企業越辦越紅火,賺的錢和村民得到的實惠也越來越多。去年,我們江蘇常盛集團還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的驗收,被評為省先進企業,現在已經成了村級經濟的支柱産業,生産的輕鋼構件及彩鋼系列輕質建材産品連續兩年被評為省建材行業唯一的名牌産品,鋼結構工程建築連續兩年在上海獲得建築工程金屬鋼結構最高獎——金鋼獎。經營範圍從周邊鄉鎮拓展到全國20多個省市區,其生産總量和市場佔有率在全省同行中名列前茅。企業吸納了全村絕大多數有勞動能力的男女勞動力,保證了村民人人有工做,個個有收入。近兩年村裏還招聘引進了3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和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投入600萬元以上進行技術改造。企業上了規模,管理上了臺階,質量上了檔次。村裏還建了商品房給村民經商;劃出土地建了私營工業區,讓村民建房辦廠;建設規範魚塘,由村民承包養殖水産品。另外,村裏還投入近百萬元,進行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種了300 畝竹園。我想盡辦法,就是要把村建強,讓村民增收,過好日子,這是我的心願,也是我的追求。

    在村裏的發展過程中,我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為村民造福。前面我講過,我做黨員當幹部就是要為村民辦實事、謀利益,就是要村民致富,過好日子。30多年來,我就是為了這個目標不停地忙碌。我曾對村民們説:蔣巷村強不起來,村民們不富起來,我心裏不安。我是共産黨培養出來的幹部,不把村民放在心裏,那是忘了本。所以,我有個最樸素的階級感情就是把每個村民都看作是自己的親人,這樣,才能把群眾的事情當成是自己的事情來辦。

    30多年來,我和村民們有個不成文的四個登門約定:村民有生病住院和病故的,我登門去慰問;村民有急事難事的,我登門去處理;村民有矛盾糾紛的,我登門去調解;村民有造房、結婚、參軍、上大學的,我登門去道喜。每逢節假日,我就與村幹部一起進行走訪村民,對病殘人員、軍屬和有一定困難的家庭,給予精神和物質慰問;對有70歲以上老人的家庭,上門了解老人的思想、身體和生活等情況,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對外來職工也象對自己村裏的職工一樣關心他們。

    這幾年來,蔣巷村大部分村民都富起來了,但也有少數村民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富裕起來。我想,我們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這也是小平同志的意願。因此,我們召開村民大會,動員每家每戶開家庭會,並根據各自特點選擇致富門路。另外,我們為了發揮各方積極性,我們還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致富研討會,請6戶先富起來的農戶代表,現身説法,介紹致富經驗。那天,座談會開得熱火朝天,當即有人提出要種田,有人要養魚。我對村民致富的要求一一給予落實。對致富有技術困難的家庭,我就請致富能人進行傳、幫、帶;對致富有經濟困難的,我們村裏支持幫助解決。比如説,去年有一對農民伕婦根據前年的情況,覺得種植茭白很有效益,就承包了村裏的菜田種植茭白,結果等茭白上市,價格只有5、6分一斤,與前年相比差距甚大。這對夫怎能經受得起如此打擊。面對他們,我這個村支書,心裏也不好受。為了這件事,我好幾次到地裏去查看情況,和他們談心,共商對策。市場雖然是無情的,但我不能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現在遇到了風險,我也不能袖手旁觀。所以,這次我通過村裏把剩餘的茭白買下來,然後無償發放給村民和職工。就這樣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

    隨著近幾年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我們村的社會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同步推進。現在,我們已經建成了基本農田保護區、集體工業生産區、集體工業新區、文化教育區、休閒娛樂區、商業貿易區、農副業種養示範區、私營工業區、農民別墅區。村裏集體經濟強大了,村民的福利也隨著提高了。村民人人免費享受合作醫療;村裏還為村民們辦了養老保險;對55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發放80元養老金;幼兒免費入托,小學生發放助學金,大學生發放獎學金;農戶全部住進了新樓房;村裏還自建自來水廠,管道全部免費安裝到戶;有線電視網通過閉路電視轉播室,開通到每家每戶;另外,村裏還為每家農戶免費訂閱有關農技雜誌及與農民相關的報紙。村裏農民劇場、小學、幼兒園、老年之家等各種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現在,村裏最後一個困難戶也脫了貧,致了富。但我還不滿足,越是生活變好了,越要把群眾放在心裏,幹部做工作,要讓群眾滿意,群眾滿意了,才算工作做到家了。

    我在村裏35年的工作中,始終堅持廉潔自律,模範&&。幾十年的實踐,使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既然當了幹部,做了黨員,就意味著要吃苦奉獻,要隨時準備吃虧,要把帶領我們農民富裕起來,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是基層幹部要作出更多的犧牲。在我看來,只有落後的幹部,沒有落後的群眾。所以,要別人做到的,必須自己先做到,需要群眾出多少力,自己一定要比群眾多出力先出力。過去開河挖渠,我們&&上工地,十天半月不回家。後來治水改土,我們幹部不比群眾少挑一擔泥。為了顧全大局,我自己建房時毫不猶豫地鋸短屋樑,按規定建造。兩個孩子的工作,也都由勞動部門安排。我是苦出身,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因此從不大吃大喝,平時除了必要的陪請客人以外,都與職工一樣吃工作餐,別人送來的雞鴨魚肉和禮品,推不掉的,就讓家人拿到村裏食堂,或送給孤寡老人。外出聯絡業務,為了節省開支,總是起早摸黑,儘量不住旅館,即便是在外住宿,也是挑些房價最低的旅館,吃飯那更是挑些便宜的飯菜。現在,我們蔣巷村的集體經濟有了長足發展,我要求我們的黨員幹部更加要有超前奉獻的意識,絕不能超前享樂。我自己也不斷提醒自己,時刻要把事業、群眾放在第一位,把報酬、個人放在第二位。以前村裏辦企業失誤,幹部考核報酬極低,鄉里提出要補助我,我感到,工作沒做好不能拿。90年代以來,企業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各項社會事業、精神文明建設都得到發展。鎮裏批下來的考核報酬,我也只拿一個零頭,近十年裏共少拿了近百萬元。每年接洽業務,也從不結算業務費,僅這一項至少少拿了幾百萬。前兩年,如果企業轉制,我可以名正言順地持大股,一夜之間可以成為千萬富翁,但是,我不願這樣做,我畢生的追求,説到底,就是要看到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群眾和我一樣,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如果我拿好幾萬,而他們卻拿幾千塊,我能心安嗎?人不要錢不現實,但是,現在群眾還不是很富裕,我們當幹部的,收入比群眾超出許多,怎麼能夠團結群眾、凝聚人心?當幹部,就是要多付出少索取,要有點“傻瓜精神”,心中不能太多地想著自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要經受得住金錢和物質的考驗。如果我這個村支書走樣了,那以後還有誰聽。現在我手中有一點權力也要用在為村民辦好事上,不為個人謀求私利。這些年裏,出國考察的機會我放棄了,療養的假期我放棄了,有業務往來的大公司在著名風景區的訂貨活動我也放棄了,更有不計其數的考察培訓、參觀遊覽,我都一一謝絕了。很多來村裏檢查指導工作的領導十分關心我,要我保重身體、注意休息。我知道這是領導和組織上對我的關懷和愛護,我從內心表示感謝。有人問我,什麼是幸福?我説,經過自己努力,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成績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這樣,我們做幹部的在群眾中才有威信,才有向心力,也才有號召力。我在任一天,就要為蔣巷村的發展多耕耘一天。

    各位領導,同志們:我們蔣巷村能發展到現在這樣,不是靠我老常,是靠黨的政策,靠我們蔣巷村老百姓的共同努力。因此,今後我們村要培養一批適應市場經濟和時代要求的人才,繼續提高村民的素質和致富技能,努力拓寬市場,加快發展,力爭到2003年利稅3000萬,人均GDP超一萬美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萬元。我們要把蔣巷村建成一個更美麗的天然大公園,成為一個基本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讓蔣巷村的村民過上更加安寧,更加富裕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