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做活農字大文章 做美人間新天堂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2日 15: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常德盛幸福蔣巷的領頭人

    做活農字大文章 做美人間新天堂

    常德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我是江蘇省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的代表。來到山清水秀、美麗富饒的浙江大地參加全國村長論壇,感到萬分榮幸,良機難得。全國各地的同仁都帶來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豐富的經驗和豐碩的成果,你們都是我學習取經的榜樣,都將為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推上新臺階的動力。在這裡我把我們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做法和初步取得的成效,向同仁們交流彙報,以取得大家的指點幫助。我向大家彙報的題目是做活農字大文章,做美人間新天堂。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我們蔣巷村是一個186戶,800人的小村,地理位置是在上海西面,常熟、昆山、太倉三市交界的一個偏僻角落的陽澄湖畔,沙家水鄉。然而在40年前,這個錦繡江南魚米之鄉的村莊,仍然處於“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低窪、偏僻、血吸蟲病流行的荒涼境地。老百姓仍然過著“十年九澇一旱荒,瓜豆野菜半年糧”的食不果腹、衣不禦寒、屋不擋風的苦日子。集體經濟幾乎為零,大隊部借用村民草房子,辦公無桌子,開會沒凳子。

    1966 年5 月,我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同年9 月,22 歲的我壓上了大隊長的重擔,不久又擔任了大隊黨支部書記職務,真正成為了全村老百姓的父母官。從此,我始終堅信並宣傳“窮不會生根,富不是天生”的理念,帶領大家緊緊依靠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緊緊依靠全村黨員幹部、村民群眾的共同努力,緊緊依靠黨的方針政策,發揚了艱苦奮鬥、艱苦創業,團結拼搏,務實創新的精神。40多年,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的目標,與時俱進,終於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偏僻小村改造建設發展成了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十佳小康紅旗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建成了常盛工業園、村民新家園、生態種養園、村民蔬菜園和無公害優質糧油生産基地這“四園一基地”的基本格局。初具“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溫家寶總理2004年3月27日視察時稱讚我們 “你們這個村叫做全面發展,既不放鬆糧食生産,又多种經營,然後是農業發展了,鄉鎮企業發展了,農民富裕了。”同年11月21日曾慶紅副主席來村視察時發出了由衷的感嘆“多好的地方啊,這就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全國農村都象蔣巷村,全國的小康就實現了”。

    一、經濟建設為中心,三業協調快發展

    蔣巷村走過了“農業起家,工業發家,旅遊旺家”的三業科學協調發展的道路,為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我剛當幹部的時候,社會上流行“改天換地”的口號,我和支部一班人則根據當時條件響亮提出“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換。”從那時候起,前後經歷20多個春秋,開河疏流,深溝降漬,填平高低,屯造良田,整理土地1700多畝,並大力增積肥料,改良土壤,進而引進良種,創新種植方法,改革種植模式,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全村稻麥産量上了江蘇省的光榮榜,80年代初就受到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我也因此而評上了江蘇省勞動模範。

    農村土地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以後,我們遵循鄧小平同志“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上”的講話精神,在原有泡沫材料廠的基礎上,延伸發展彩鋼複合板等國外流行,國內尚屬起步的新型輕質建材,進而拓展鋼結構件生産,穩步構築起以輕、重鋼結構為龍頭的輕質建材系列産品,集設計、生産、建築、物流、安裝一條龍服務的大型建設企業集團,經過10多年的滾動發展,如今村級主體工業企業——江蘇常盛集團已成為國家級鄉鎮企業集團,全國誠信守法鄉鎮企業,華東地區鋼結構件生産的大型企業之一。常盛牌産品成為江蘇省同行業唯一的名牌産品,省著名商標,在強手林立的上海市場,連續七年獲得金鋼獎。2005 年全村主體工業銷售超過10億元,利稅達到0.7億元。全村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超過2萬美元,年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45萬元,不包含人均近2000元的非現金福利和別墅新居的補貼。隨著經濟結構多元化、市場化的日漸深化,我們村及時調整了發展新思路,決心發揮現有的農業生態化、産品綠色化和循環經濟生態鏈等農業資源優勢,以“四園一基地”這個獨具水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格局為基礎,利用全國文明村、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集體榮譽和個人的知名度等無形資源,發展農村旅遊産業,拓展經濟增長的新路。並通過了國家旅遊總局的考核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