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學年 新希望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2日 08: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又到了開學的日子,新學期,新氣象。書包是新的,課本是新的,希望也是新的。今天本版為廣大讀者展現進行中的開學場景。

  9月1日,開學了!

  本報記者 靳曉燕 王慶環

  剛出去了一下,再排隊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是佔一格呢還是?

  背著新書包跟著爺爺來上學,怎麼就找錯學校了?

  9月1日,終於盼來了。第一次成為了小學生,做了不少準備,結果還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插曲。

  當然,不僅有插曲,還有喜悅——新鮮的書本、新奇的設置、嶄新的生活真的從此開始了。

  張雅熹胸前戴上了燦爛的笑臉牌,走進了北京市新景小學。“很早前看著大哥哥大姐姐們戴著紅領巾,戴著小黃帽上學,心裏就充滿了嚮往。今天,我終於成為一名小學生了!”

  與此同時,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天上午9:00到10:40,在中央電視臺1套播出。教育部發文通知全國中小學校集中組織收看。

  袁隆平、李連杰、馬雲、李中華等在《開學第一課》講述自己的夢想故事,節目啟迪全國中小學生擁有夢想、實現夢想,最後所有人的夢想匯聚成中國夢。倡導孩子們勇於追求夢想,努力實現夢想。

  新學期,對每一名師生來説,都承載著新的夢想與憧憬。

  關鍵詞:安全

  老校長賈寶振看著裝飾一新的教學大樓,感嘆,“既親切,又感人。”

  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電子閱覽室、廣播臺、電視臺、塑膠操場……作為完成抗震加固的學校之一,北京東四十四條小學的全校師生歡聚在新校舍中,迎來了具有紀念意義的開學典禮。

  該校六(2)班的鐵澎斌説:“我要比以前更加愛護我們的新學校和我們的新教室。”

  加固之後的學校有了更為安全、人性化的保護設施。“消防設施、遍佈學校每個角落的監控設施、應急設備等都增加了學校的安全系數。”校長王志平告訴記者,“比如,學生的飲水機水溫都是30度的溫開水,不會燙傷學生;比如科學教室的儀器櫃,我們用的都是鋼化玻璃,不會傷到孩子;各種電器設備,我們都有註明它的用途和安全提示。”

  整潔的校園、溫馨的環境、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讓全校師生歡欣鼓舞,師生們將他們親手書寫的“心願卡”懸挂在“心願樹”上,表達對新學年的美好寄託。

  在北京市曙光小學,以“安全在我心中、快樂伴我成長”為主題的新學期開學典禮,增強了學生們對安全自護知識的了解。全校近千名師生在安全提示卡上親手書寫了自己的安全寄語,並與少先隊員代表共同懸挂在操場的護欄上。

  “安全快樂度過每一天”,“讓我們遠離危險,保護好自己”,“校安工程系心間、珍愛生命在校園!”這些質樸簡單的話語道出了孩子們對校園安全自護的理解,近千張的提示卡片懸挂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寄託著學生們對加固後美麗校園的嚮往。

  關鍵詞:牽手

  今天,幼兒園的孩子也走進了小學,參加了開學典禮。小朋友們用繪畫、剪紙表達自己的心願。

  花市小學與大地實驗幼兒園聯手開辦的“花市大地幼稚園”——幼小銜接班正式開學了。今後大地幼兒園會將三個大班的幼兒附設于花市小學,借地域相鄰的優勢,利用學校的部分空余教室開設“幼小銜接班”,探索新時期養成教育,以便讓幼兒自然過渡、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幼兒園和小學的雙向銜接,是學前階段與小學階段兩個教育機構的雙向銜接,而非小學化。”大地幼兒園領導説,“我們要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牽手的不只是小朋友和大朋友,大朋友與大朋友的手也牽在了一起。

  北京市西中街小學與北新橋小學在西中街小學操場上聯合召開了開學典禮。西中街小學與北新橋小學剛剛結為手拉手聯盟學校,是東城教委實施學區化管理機制下的“一長兩校”管理的新模式。

  校長張連潔表示,兩校建立深度聯盟教研實體,實施聯排課表、互派教師、統一教研的校本研修、授課機制;建立深度聯盟學生友誼班,開展主題統一、共同參與、各自實施的德育活動”,實現“優質資源互補。”

  兩校一至六年級的12個教學班同時結為“手拉手友誼班”,“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深度聯盟友誼班班旗將會懸挂在各自的教室,他們將開始新的校園生活。

  開學典禮上,愛心在學生們心中凝聚。

  北京五中分校的1500多名師生舉行了為災區獻愛心捐款儀式。當日上午全校師生共捐款7萬餘元,支持舟曲重建。

  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的學生們發出關愛災區的倡議書,倡議小夥伴們為災區奉獻一片愛心,鼓勵災區小朋友要勇敢面對困難,要相信愛能夠克服一切,因為有愛就有夢想,有夢想,就有未來和希望。

  關鍵詞:承諾

  新學期裏的承諾,是責任,是實踐。在開學典禮上,新景小學每一位教師都鄭重簽署了“我與新景同發展”承諾卡,他們鄭重承諾: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人師表,身正為范;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嚴謹治學,追求質量。

  各個年級的同學們也不甘示弱,紛紛制訂了新的奮鬥目標。一個個擲地有聲的口號表達了同學們對實現目標堅定的信心和決心。“願我們大家用追求、成功和輝煌去感動所有關心我們的人!為自己喝彩!”副校長張保國表示。

  在北京二中,作為本次開學典禮上的一大亮點內容,學校啟動了剛剛建成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這是學校踐行低碳、環保理念,大力推進“低碳校園行動”的重要舉措。

  2010年暑期,北京二中修建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充分利用太陽能為校園提供電力照明,據測算,每年可産生電能6.7萬度,二氧化碳減排53噸,此項低碳行動在全市中小學尚屬首例,它真正實現了校園低碳、環保的目標。學校也以此教育每一位同學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節水節電、節能減排,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本報北京9月1日電)

  9月1日,花市小學與大地實驗幼兒園聯手開辦的“花市大地幼稚園”——幼小銜接班正式開學。圖為幼兒園小朋友在老師帶領下體驗小學生活。周良攝

  “我們回家了!”

  新北川中學新校址迎來新學年

  本報記者 練玉春

  今天是新學年的第一天,在北川新縣城永昌鎮,北川中學在新落成的校址舉行開學儀式。在2年3個月又20天之後,經受了“512大地震”肆虐的北川中學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新家。

  “我們回家了,回到了我們渴望已久的共同的家,回到了這個即將承載我們夢想的樂園。”高一(1)班學生朱春燕作為學生代表緩慢而堅強地“走”上主席臺,這位在地震中失去雙腿的花季女孩帶著陽光般的微笑講述自己的心願:“明天,我依然要做一個煥發光彩的自己。等自己長大了,也能為周圍的人貢獻一份愛心和力量。”

  “新學校建好了,讓人很高興,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高樓大廈,比這些更持久更有意義的,是在災難中練就的精神和道德力量。”站在寬闊整潔的新校園,面對全校師生和援建單位代表,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表現出他一貫的沉穩和平淡。同時,他也要求北川中學的同學們:“北川的學生要堅強,要努力,學好知識,學好本領,成為懂得感恩回報的人。北川的學生要懂得愛——愛國家、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受過苦難的人、愛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

  淡淡雨意中,這一群在災難中頑強堅定的人,回到了他們的家。(本報北川9月1日電)

  災區新生報到記

  本報記者 曾毅 通訊員 康磊 連那 李中原

  “這個開學太美好了!”今天是東北師範大學2010屆新生報到日,來自吉林省洪災重災區樺甸市紅石鎮的大一新生小李,從辦理入學手續開始,經歷了一連串的驚喜和感動。

  在東北師大,來自災區困難家庭的新生們,都與小李一樣,安享系列暖心措施,擁有了一個美好的開始。

  今年夏天的特大洪水沖毀了小李家的田地,讓她和姐姐的學費就此化為泡影。報到的日子到了,小李孤獨又忐忑地走進了東北師大校園。

  一條長長的林蔭道上,每個學院的新生接待處依次排開,打出各種歡迎新同學的條幅。其中,一條綠色的橫幅格外亮眼,“綠色通道”幾個大字映入小李的眼簾。

  “同學,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她剛走上前,一位老師便微笑著親切詢問。

  “我家裏受災遇到了困難,能不能申請助學貸款?”“能,學校綠色通道專門設了災區學生專用通道,你不僅能順利入學,而且學習和生活上有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我們!”學生資助管理辦公室的一位老師詳細了解小李的情況後,馬上幫她填申請貸款表格。

  “家裏受災了,有些東西沒來得及準備吧?這是送你的‘愛心餐券’‘暖心禮包’和親情手機,學校的‘愛心超市’有許多學習和生活用品,你還可以去選個‘愛心禮包’。”看到“暖心禮包”裏是禦寒的保暖內衣和羽絨服,小李感動地説:“這些連我自己都沒想到,學校都替我準備好了。”

  “同學,你對校園環境不熟悉,我陪你去‘愛心超市’吧……”一位“暖心服務隊”的志願者這時也來到小李的身邊。

  一陣陣暖流在小李心中蔓延開來。

  “真沒想到,剛一進大學校門就得到這麼多的關愛。”小李動情地表示,等辦完入學手續,她也想當一名志願者,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同學。(本報長春9月1日電)

  北大:

  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有了“領航人”

  本報記者 王慶環

  細雨中,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胡軍忙碌在北大專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報到開設的“綠色通道”現場。作為一名教學和科研一線的教授,怎麼會跑來“迎新”呢?“我現在還有一個身份,叫燕園‘領航人’,我在這兒是認領新生的。”

  今年,北京大學啟動“燕園領航”計劃,為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安排由知名學者、社會企業家和曾受資助的優秀畢業學生組成“領航人”,據北大學生資助中心主任楊愛民介紹,“領航人”將對這些新生的學習、生活各方各面給予關注和指導。記者看到,北大化學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王劍波、社會學系前黨委書記吳寶科教授、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梅宏教授也作為“領航人”,忙碌在“綠色通道”現場。

  知名學者親自出馬,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未來4年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和幫助,這樣的幫扶力度可謂層次高、力度大。

  “我已經認領了兩名新生,一名來自江西,一名來自陜西延安。”胡軍教授説,“北宋著名思想家張載有句名言: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對於那些生活艱辛貧苦的學子來説,苦難有時反而是磨礪他們,促使他們成功的動力。我想,對於這些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我們“領航員”,就要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用知識來改變命運。同時,根據他們的需要,在各個方面為他們提供幫助。”

  胡軍教授今年快60歲了,年幼時雖生活在大都市上海,但因為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兄弟姐妹五人就靠母親一人做外包工來養活。“貧困是對人類應有的幸福生活的無情嘲諷,但是,在我看來,苦難生活也是對人的一種磨練和提高。”青少年時代清貧的生活和奮鬥經歷,讓他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北大“燕園領航”計劃一齣臺,他便積極報名,成為一名“領航人”。對於如何當好“領航人”,胡軍教授已經有了打算:“我理解,領航不是給這些學生事無巨細的幫助,一定要根據他們的需要,提供相應的幫助。有的時候,過多的關愛不是一件好事,反而限制了他們的自由。我想,在領航過程中,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鼓勵他們自強自立,才是最重要的。”

  “燕園領航”計劃在北大家庭經濟困難新生中受到了歡迎。一名學生對記者説,沒想到剛報到,就會得到知名教授一對一的幫扶,而且會持續4年到自己大學畢業,他説:“我相信,‘領航人’會讓我的大學生活與眾不同。”藏族學生米瑪片多的“領航人”是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蘭珍珍,米瑪片多説:“我的‘領航人’告訴我,學習期間我可以到她那兒去實習,我想那一定會讓我學到很多。來到北大,我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幫助和照顧,真像是到了自己的家,我特意準備了哈達獻給閔維方書記,表示我的感謝。”

  據楊愛民介紹,目前已有近30名北大教授申請參加“燕園領航”計劃,另外,還有近20名曾受資助的優秀畢業學生和5名社會人士參加了該計劃,“下一步,我們要擴大宣傳,爭取讓更多的熱心公益事業的社會人士參與到此中來。”據了解,目前,他們正在通過xszzzx@pku.edu.cn這一郵箱,來徵集熱心人。

  通過一天的工作,受到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影響的35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已經有了自己的“領航人”,楊愛民説:“我們先保證災區學生能有一個‘領航人’,接下來,我們要將工作擴大到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當然,這就需要更多的熱心人加入到‘領航人’的行列中來。”

  記者了解到,“燕園領航”計劃是北大深化2006年起實施“綠色成長方案”的舉措之一,今年,北大在綠色成長方案的基礎上提出“個性化”綠色成長方案,即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為了做好這項工作,自6月中旬以來,北大學生資助中心通過問卷調查、電話回訪等方式,調查學生對“綠色成長方案”的個性化需求,細緻掌握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對經濟資助、能力提升等方面需求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經濟資助和不同的能力支持。

  “領航計劃剛剛啟動,還有很多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我們從‘領航人’和他們認領的學生那裏得到了很好的反饋,這個計劃,值得深做下去。”楊愛民説。(本報北京9月1日電)

  北川中學學生迎來新學年;開學儀式上,學生們用青春自信的歌聲表達自己堅強的願望。 本報記者 練玉春攝

張貼在北京曙光小學護欄上的由師生們自己書寫的安全提示卡。苑振興攝

  北京市西中街小學與北新橋小學在西中街小學操場上聯合舉行開學典禮。這兩所小學剛剛結為手拉手聯盟學校。劉麗景、周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