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蔣巷故事彙編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1日 1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愛心接力棒

    常書記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精神,在蔣巷村不僅家喻戶曉,而且都有切身感受。在常書記的影響下,蔣巷村的不少村民自發加入了村、鎮兩級慈善組織,獻上自己的愛心。

    張春是蔣巷村一名普通的村民。80年代初,張春初中畢業,原本他有繼續上學的機會,但是,家裏生活非常困難,懂事的張春堅決地挑起了生活重擔,停學務農。

    在生産隊裏,張春努力地勞動,認真向有豐富經驗的老農民學習,特別是大隊書記常德盛。在張春眼裏,常書記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他每天堅持到田頭查看情況,起早摸黑地和大家一起勞作。張春被常書記的執著所感動,他在心裏默默地以常書記為榜樣,勞動認真刻苦,得到了大家的好評。

    當時鎮上的農機廠要招收一批工人,從各個村擇優錄取,張春被大家推薦了上去。可原本是件好事,竟然難倒了張春:農機廠要求每名工人先交2000元的押金,張春家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東拼西湊地總算湊到了1500元,但還是差500元,怎麼辦呢?要知道能到鎮上的廠裏工作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張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他想到了常書記,便來到常書記的辦公室,説明了原委,常書記二話沒説,立即拿出500元給了他:“張春,這錢你拿著,到了鎮上要好好工作。”

    張春記住了常書記的話,他在農機廠認真學習,努力鑽研技術,成為廠裏一名不可或缺的技術骨幹。當時的常書記住在鎮上,有的時候,張春騎自行車上下班也會順路載著常書記。一路上,常書記總是會和張春愉快地交談,他將自己對蔣巷未來建設的想法與張春交流,張春仿佛看到了蔣巷未來美好的圖景,也越來越佩服這個大隊書記。

    1995年,村裏的常盛集團缺少技術骨幹,得知這個消息後,張春果斷地從鎮農機廠辭職回到了村裏,成為常盛集團的一名技術人員。1999年,張春在常書記的關心培養下,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

    在這幾十年裏,張春家的住房經歷了兩次翻建。而每一次翻建,都離不開常書記的鼎力支持與幫助。張春的母親和兄弟的病情多次反復發作,但每一次都得到了村裏經濟上的照顧與精神上的鼓勵。張春一家得到了常書記和蔣巷村的關愛,而愛的種子也同時在張春的心裏悄然地生根、發芽。

    張春經常在想:常書記對我們好,那麼我們作為受益人應該怎麼做?我也是一名共産黨員,我們總説要學習常書記,怎麼學?榜樣就在自己身邊,我要用行動去傳遞和發揚常書記的精神。雖然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是愛心的力量是無限的。常書記對我的幫助除了幫我渡過物質上的難關外,更重要的是,他讓我找到生活的信心,讓我感覺到了幸福。所以,我也可以把這份愛心傳遞開去,讓需要幫助的人們得到幸福。

    2000年12月的一天,張春在家看電視時,無意中看到了一個節目,介紹了湖南長沙的小黃舸雖然身患先天性肌肉營養不良症,但是在面對有限的生命時,依然保持樂觀心態,自強不息。這則消息深深地打動了張春,他很想為小黃舸做些事,希望他能在有限的生命中體會到更多的幸福。於是第二天,張春就給小黃舸打去電話,鼓勵他繼續與病魔作鬥爭,並詢問了資助的方式。當時,張春家的條件並不好,母親癱瘓在床,妻子身體不好,兄弟患小兒麻痹症又有智力障礙,一家人只能靠張春一個人上班的工資支撐著整個家庭,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給小黃舸寄去了100元錢。在接下來的6年中,張春一直不間斷地資助黃舸,先後共寄去了大約10000元現金,直至黃舸父子被評選為“2006感動中國十大新聞人物”。

    2006年的夏天,張春家迎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黃舸和他的父親。父子倆用一輛三輪摩托車踏上了“感恩之旅”,到蘇州的第一站,就來到蔣巷村尋訪素未謀面的恩人——張春。

    張春家為了接待兩位客人,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菜肴,親朋好友都來了,他們悄悄地把錢塞進黃舸的口袋裏,用農民最樸實的方式表達自已的關愛,黃舸父子像回到家裏一樣,感受到了一個大家庭的溫暖。張春熱情地邀請他們留宿幾晚,他的目的很純樸,就是想讓黃舸的父親不要太累,好好休息兩天,因為接下來的“感恩之旅”道路漫長,讓小黃舸能在蔣巷村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多呼吸幾天新鮮空氣,對他的身體有利。張春推著小黃舸徜徉在蔣巷村秀美的風景中,親切地鼓勵小黃舸要好好地生活每一天。細心的張春還把父子倆出行用的摩托車送到鎮上專業的維修點檢修,竟然發現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摩托車主梁斷裂,而這可能會導致黃舸父子倆在感恩之旅途中車毀人亡。張春還發動自己所在的常盛鋼結構廠的同事們為黃舸捐款,共募得善款5000元,支持他們繼續“感恩之旅”。

    黃舸父子倆到來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村子。正在村裏開會的常書記也專門抽空看望了黃舸父子倆,對黃舸給予了資助,並親切地鼓勵他繼續堅強地生活下去。離開蔣巷的那天,告別張春一家後,黃舸父子倆騎著三輪摩托車前往上海,繼續他們的“感恩之旅”。臨行前,張春聽説小黃舸要去探望盲童朱欣悅,他把1000元現金給黃舸説:“我不能去看她,這些錢請你幫我帶去,祝福小欣悅早日康復。”黃舸在他的博客中寫道:“我之所以能堅持到今天,除了父親日日夜夜地守候外,更離不開素不相識的好心人無私的捐助。坐著父親的三輪摩托車,到好心人的家中親自説聲謝謝,送上一束鮮花表達我深深的謝意,是我最大的心願。”他在博客中還寫道:“通常我們是不接受第二次援助的,因為擔心會增加資助人的負擔,但常熟蔣巷村的張春叔叔,他給我們的愛是無法拒絕的。”2008的晚上,張春的手機接到了黃舸父親發給他的一條短信,黃舸永遠離開了人世,張春心如刀割,沒有作任何猶豫,這個從未出過遠門的莊稼漢,訂了當晚的機票,直飛長沙,為小黃舸送了最後一程。

    那麼張春最大的心願是什麼呢?在他的讀書筆記裏,我們讀到這麼一段話:“善解人意、無私奉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生活在蔣巷,現在感到比較幸福。思想境界達不到一種高度,你根本不會想到要去獻愛心,這跟我們蔣巷是個和諧社會、一個和諧的村莊是密不可分的。常書記的精神在於他40多年來一貫堅持目標,我要不斷認真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將來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現在的張春,靠自已的努力成長為常盛鋼結構廠的副總。在常書記的影響下,張春不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他也努力地向常書記那樣,接過愛的接力棒,去關心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