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溫家寶:強國必強教 強國先強教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31日 14: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在新的起點上全面謀劃教育改革發展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教育對每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都十分重要。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尤其要把發展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辦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設一流國家。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有力保障了億萬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權利。進入新世紀,我們以推進教育公平為重點,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農村教育得到加強,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教師隊伍素質明顯提高。經過多年努力,大批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在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到處可以看到最好的建築是學校;義務教育適齡兒童都能上學,即使是經濟困難家庭的孩子,也能基本保證他們不因貧困而失學;國民受教育的年限明顯增加,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一代已成為新增勞動力的主體。教育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質,推進了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全局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對我國未來十年教育事業發展進行全面謀劃和前瞻性部署。中央的主要考慮是:第一,教育發展要面向未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韆鞦大業,關係國家民族長遠發展、關係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整體考慮、精心設計。既要立足當前解決突出問題、滿足現實需要,又要著眼未來、明確長遠目標和任務;既要培養能夠滿足我國當前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又要造就更多引領經濟社會未來發展的傑出人才。教育改革發展必須面向未來,超前部署,才能保證我們的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第二,教育發展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要求。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強盛,從根本上取決於國民素質;國民素質的提高,關鍵靠教育。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必須把經濟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必須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這都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就世界範圍來看,科技和人才越來越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各國都在積極研究制定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戰略,我國的教育發展也必須走在前面。第三,教育發展要順應人民群眾對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廣大人民群眾對通過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質、改變命運的願望更加強烈。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教育基本解決了有學上的問題,但上好學的問題依然突出,這對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機會,是政府的職責。我們一定要解決好教育領域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突出問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第四,教育發展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教育發展不是簡單的數量擴張,而必須以提高質量為前提。要實現教育的科學發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創新。這就要求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敢於衝破傳統觀念和體制機制的束縛,在人才培養、考試招生、辦學方式、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允許和鼓勵各地進行探索和試驗。通過改革創新使教育發展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更加符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殷切期望。

  基於上述考慮,《綱要》確定了“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教育工作方針,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並對未來十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任務和重大政策措施做出了明確部署。《綱要》特別提出到2012年要實現教育財政性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4%的目標,這表明了黨和政府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堅定決心。《綱要》制定歷時近兩年,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專家學者建言獻策,是科學民主決策的産物,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綱要》規劃了未來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藍圖,是符合我國國情、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綱領,必將對教育改革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

  二、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教育涉及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個人獲得發展的基本前提。縮小不同群體發展差距,消除家庭貧困的代際傳遞,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首先要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機會。正基於此,我們説,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最偉大的工具”。

  要進一步辦好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礎。義務教育的本質,是要為每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一條公平的起跑線。對我們這樣的人口大國,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務是要確保所有適齡兒童都能接受基礎教育。我們已經在全國城鄉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把義務教育經費全面納入國家財政保障範圍。這是我國教育體制的一個歷史性變革,從而使幾千年來“有教無類”的理想變成了現實。在基本解決了有學上的問題之後,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要逐步解決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以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在全國或省(區、市)範圍內,教育資源就要向農村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傾斜;在同一城市和縣域範圍內,教育資源就要向薄弱學校傾斜,逐步實現師資、設備、圖書、校舍等均衡配置。由於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義務教育發展的差異短期內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們要把縮小義務教育差距作為促進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務。

  要不斷完善國家助學制度。這是促進教育公平的一項重要措施。在非義務教育階段,我們要保障每一個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主要靠實行獎助學金制度來實現。我們的目標是,只要孩子們能考上學校,就要保證他們完成學業。這幾年國家助學制度不斷完善,中央財政用於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國家獎學金助學金投入,由2006年的20.5億元增加到今年的260億元。今後要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制度,各級政府要繼續加大投入,擴大獎學金、助學金規模和覆蓋面,為助學貸款提供的擔保、貼息要更加符合各級各類教育的特點。政府投入主要用於資助經濟困難家庭學生的學費和基本生活費用。學校也要從學費中拿出相應的比例資助困難學生。鼓勵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設立獎學金、助學金等助學項目。支持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勤工儉學活動,以自己的勞動收入資助學業。

  要切實解決特殊群體孩子的上學問題。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加快推進,農民工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上學問題日益突出,解決這些孩子上學問題的任務更加艱巨。要進一步完善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口子女上學的政策,保證他們能夠在全日制公辦學校免費接受義務教育。現有學校不足的,要做好規劃,加大學校建設投入。要切實關心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上學問題,主要通過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和管理,讓留守兒童有學上,在社會關愛中健康成長。保障殘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應該引起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要加快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同時創造條件讓更多的殘疾學生在普通學校上學。“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我們一定要實現這個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