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龍蝦劫:價格減半銷量減半 致病原因不明市民仍缺信心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31日 1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河網密布,蓮花點綴于碧綠的水草之中。淺灘上,一道道拉網和地籠縱橫交錯,牛在湖邊悠閒地吃著草。這裡是位於江蘇北部的中國五大淡水之一——洪澤湖,田園詩般的環境孕育著洪澤湖地區一大特色産業——小龍蝦養殖、捕撈。

  一週前,300里外南京城沸沸颺颺的龍蝦風波打破了這裡原有的寧靜。

  8月下旬,南京多名食客疑似食用小龍蝦患橫紋肌溶解症,該事件迅速席捲了整個龍蝦行業,龍蝦産業遭遇了一場劫難,從消費市場、批發市場到養殖戶都感到了陣陣寒意。

  龍蝦價格只有去年同期一半

  8月27日,朱井春悠閒地躺在蚊帳裏,和鄰居兩人給記者講野生龍蝦的習性,以及怎樣捉蝦、養蝦。

  朱井春家在盱眙縣明祖陵鎮,和許多當地人一樣,他利用農閒時間捕蝦、養蝦。他在湖邊淺水區用拉網圈了四五畝水面,蓋了一座小房,專捕野蝦。

  自2001年盱眙縣舉辦第一屆龍蝦節以來,盱眙龍蝦已經成為全國名牌,盱眙縣也成了著名的龍蝦産業基地。

  朱井春的收入來自賣成蝦和蝦苗,成蝦5~7月産量最大,蝦苗一般在春天出售。夏季捕撈野龍蝦,每天能撈50斤左右,野龍蝦普遍個小,僅有5~7錢左右,每斤3元。

  龍蝦事件似乎暫時還沒影響到他,他甚至還不明白龍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朱井春笑著説,“從春天到現在賣了6000多元的野蝦,什麼也不喂,沒成本。”

  然而此時,對於龍蝦養殖大戶來説,已經是身處冰窖。

  陳建林的養殖場離朱井春不遠,水塘小的10~20畝,大的50~60畝,每隔6米,水中有一道土埂,這些土埂供龍蝦用來休息、挖洞,池子裏種植的俗稱“吃不敗”的四季草是龍蝦的主食之一。

  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坐在門廊下清理一盆龍蝦。這個體格寬厚,説話慢條斯理的中年人來自浙江,從2001年開始養蝦,現在有蝦池2000多畝,每畝年産400~450斤,是盱眙縣有名的龍蝦養殖大戶。

  “在你之前來了好幾撥記者,有的還扛著機器、舉著話筒。都説因為吃龍蝦得肌肉溶解症,這不能空口亂説,得有證據,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還沒等記者問,陳建林就先抱怨開了,“現在影響太大了。”

  “銷售量沒怎麼少,但價格每斤降了2~3元,損失慘重。”他説,5~7月是龍蝦生産的旺季,每天可以捕撈4000~7000斤,在3月、9月前後是龍蝦交配季節,捕撈量下降,每天只有幾百斤的捕撈量,但價格會比較高。以每只7~8錢的龍蝦為例,現在蝦販的收購價是每斤15~17元,往年同期是每斤30元。

  近期,陳建林每天捕撈量在700~1000斤,粗略算來,與往年同期相比,每天少賺1萬元以上。

  為了保證産量,除了給龍蝦種四季草,陳建林的養殖場還會在4~7月會提高玉米、小麥這類原糧的投放量。陳建林指著倉庫裏稱袋的糧食説,“都是從附近村子裏買的。”

  陳建林不投牛、羊、雞、魚的內臟這類動物性飼料,吃這些飼料的龍蝦一個半月就可能長到4錢,但容易生病,還要買抗生素等藥物治病;也不用龍蝦混合飼料,因為成本高。

  龍蝦苗還有小灶。“黃豆浸泡6~8小時,打成豆汁,在距池邊10~15公分的地方,用勺子慢慢把豆汁澆成一條線,小蝦就會來吃。豆類蛋白質高,小蝦長得快。”,陳建林邊比畫邊説。

  “龍蝦的壽命最長是22~24個月,洪澤湖養殖的蝦4~6錢最多,7~9錢的其次,1兩以上的比較少。”陳建林介紹,為了防止龍蝦近親繁殖,人工養殖基地會從外面引進龍蝦苗。和人長大了要買大號的衣服一樣,龍蝦一年下來要蛻四五次殼,換4次衣服就能長到1兩。

  雖然價格降了,出於品牌效應,目前盱眙龍蝦的價格還是高於江西、湖北等省,批發商更願意買陳建林等大戶的龍蝦。

  江蘇省盱眙龍蝦協會秘書長趙建民介紹,目前盱眙縣龍蝦人工養殖面積20萬畝,年産近6萬噸,該縣還有100萬畝灘塗可供野生龍蝦。

  趙建民説,上周盱眙龍蝦銷量銷量未受太大影響,但價格大跌,以7~8錢/只的蝦為例,一度降到13~14元/斤,8月28日之後,價格回升到17~18元/斤。

  批發市場成交量下跌過半

  陳建林面對的是價格下跌,而批發市場的老闆們卻是雪上加霜,龍蝦量價齊跌。

  惠民橋水産批發市場是南京市最大的龍蝦集散地,每天淩晨,龍蝦從蘇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到達這裡,有時陳建林和朱井春的蝦也會被販到這裡。龍蝦們在這換車,開始下一段旅程,遠走蘭州、北京、山東、上海等地,另有一部分被南京消化。

  市場信息科科長章茂華介紹,1998年惠民橋的龍蝦經銷開始規模化,龍蝦主要産自皖南、湖南、湖北。2000~2002年是龍蝦最火爆時,市場日成交量曾達創紀錄的50~60噸,近幾年穩定在25~30噸。

  “龍蝦的日成交量從25噸直線下跌,最近三天市場成交量穩定在10噸左右,9錢到1兩的蝦為12~13元/斤,是歷史同期最低。”章茂華説。

  8月24日和25日,記者兩次來到該市場,龍蝦攤一天少過一天。上午11點半,市場上僅剩9個攤點,幹了7年小龍蝦批發的于老闆告訴記者,“以前最多有過200多家,一星期前有百十家,現在只有十幾家。”

  批發商們用“跌停”、“地震”、“一腳天上、一腳地下”來形容小龍蝦這一星期以來的行情。

  龍蝦産業發展也催生了周邊産業,在惠民橋水産批發市場也聚集了大量賣包裝箱的、賣冰塊的商戶,現在他們的生意一樣慘澹。

  龍蝦從外地運到批發市場被裝進一個個泡沫箱,泡沫箱中放一個冰塊降溫。溫度控制得好,龍蝦最長可以活一週。

  “以前的銷售量都是慢慢的減少,這次還沒到下市,一下就跌到底了。”蝦販胡軍指著箱子上的一份報紙説,“這兩天報紙好賣,他們炒火了,龍蝦被封殺了,我們被炒回家了。”

  因為龍蝦經營的季節性,大部分龍蝦攤點是臨時性聚集在市場中心的露天廣場。與市場其他區域相比,龍蝦區很冷清。交談中,記者發現堅持到現在的商販都是幹了8年左右的老商戶,都在小龍蝦最火的時候進入市場。平時他們每天少的有200~300斤的銷售量,多的有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但最近幾天平均就100來斤,價格也降了3~8元。

  近些年龍蝦價格一路看漲,以每只1兩的為例,1998年4~5元/斤;2000~2002年,7~8元/斤;今年8月上旬,25~26元/斤,現在卻降到18~20元/斤。

  “手裏壓點貨,損失幾千元也無所謂,就怕以後也不行了。”,販了7年蝦的于老闆表達了對龍蝦産業未來的擔憂。

  致病原因仍不明

  8月24日,南京市召開新聞發佈會,稱共有19名橫紋肌溶解症患者在病發前食用過龍蝦,其中4人分別在兩家飯店中食用,其餘均在家中加工並食用。尚未查明致病原因。8月26日,衛生部相關人士已赴南京調查。

  近幾天,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等幾個龍蝦消費量很大的城市的水産、工商和食品藥品安全部門開始對龍蝦産業進行檢查,調查結果都表示龍蝦是安全的,但龍蝦的消費量銳減已是不爭事實。

  據章茂華的介紹,南京市質監所和工商局對市場銷售的農副産品進行不定期抽檢。但受限于技術問題,活體農産品,如龍蝦的快速檢測還做不到,7~15天才能有檢驗結果,且僅限于對已知有毒物質的檢測。

  為彌補檢測的滯後性,有關部門已建立産品溯源機制,要求經營者自行記錄進貨和銷售情況。目前查實,兩家飯店的龍蝦分別來自湖南和湖北。

  南京市水産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周國平介紹,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又稱淡水小龍蝦,原産中、南美洲和墨西哥東北部,是世界範圍的入侵物種。小龍蝦是腐食性動物,環境適應性強,生長迅速,高生殖率的特點使其能迅速建立野生種群優勢,顯著降低引入地的生物多樣性。1929年由日本人帶入我國南京地區,人工養殖推動下,現廣泛分佈于我國江蘇、安徽、湖北、浙江和上海等數十個省市。

  原本被認為是元兇的洗蝦粉已經被否決。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李解全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洗蝦粉不是致病因素。草酸是簡單的化學試劑,有氧化、還原和漂色作用,工業上用來除銹、除漆。就草酸本身來講,它如果用來洗龍蝦,僅僅是起到除去龍蝦身上污垢的作用。草酸的化學性質在100℃的時候完全可以分解,加工龍蝦的過程中,經過漂洗、煮,草酸本身不應該構成危害。對於洗蝦粉中是否還有其他成分,需要進一步檢驗。

  記者蒐集相關資料發現,製作洗蝦粉的化工産品不止有草酸,還有檸檬酸、焦亞硫酸鈉。2009年5月上海市藥監局就發佈公告,稱上海市場上發現的洗蝦粉成分為檸檬酸和焦亞硫酸鈉。

  南京市第一醫院腎臟科醫生曹長春也排除了草酸引發橫紋肌溶解的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外傷、運動量過大、以及化學藥品的影響。但臨床上,以藥品、有毒有機物致病居多。我就見過多例因服用降血脂藥物導致橫紋肌溶解的病例。”

  曹醫生介紹,橫紋肌溶解症臨床表現為肌肉疼痛、尿色異常、肌無力等多種症狀。肌肉細胞的細胞膜破損後,肌紅蛋白進入腎臟,阻塞腎小管可能導致腎衰竭,嚴重的需要透析。

  有報道稱,早在1924以來,在歐洲、美國、巴西和日本都發生過與橫紋肌溶解症極為類似的“瀉湖病”,此病因與食用德國瀉湖中的魚類有關而得名。2001年美國也出現過9例食用小龍蝦後患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例。但對於致病原因,仍沒有權威的結論。

  龍蝦産業缺乏標準,市民難有信心

  8月24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李軍援引南京餐飲商會的數據,稱南京市每天消費的小龍蝦有80~100噸。南京經營龍蝦的少數大品牌、老字號的餐飲企業最近的營業額不降反升,小飯店的營業額在下降。

  在25日中午,記者走訪了幾家南京的飯店。兩家飯店的菜譜上雖然有龍蝦,但是一家已經不備料,另一家只有前一天的剩蝦。在寧海路上一家以龍蝦為特色的飯店,平時常出現排號等桌的情況,當天12點多只有四五桌客人用餐。餐館負責人説,“龍蝦採購量肯定是降了”,但不原透露具體數字。

  市民王維維説自己以前每星期至少吃一次小龍蝦,都是在家裏做,也沒吃病過。“可趕上這風口浪尖的,就不敢吃了”,就等著鑒定結果出來。

  據現代快報報道,自龍蝦事件發生後,有七成網民表示不敢吃小龍蝦。

  南京的龍蝦風波也撼動了全國的龍蝦市場。上海、北京、濟南、廣州、福州、煙臺的地方媒體證實龍蝦在這些地方消費量下滑。

  “龍蝦養殖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標準,水産行業也沒有認可的添加劑。”南京市水産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周國平介紹,科研部門對龍蝦研究始於四五年前,目前人工養殖難度較大,龍蝦混合飼料和魚類飼料成分類似,只是比例不同,主要是澱粉、蛋白質、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蛋白質主要來自魚粉和豆粕,蛋白質含量越高,飼料越貴,混合飼料以無公害為標準。

  龍蝦屬於雜食性食腐動物,喂養龍蝦的飼料中,四季草這類水草、浮游植物佔1/3,玉米、小麥等原來佔1/3,另外補充動物蛋白,水生動物的如浮游動物、魚類的屍體。

  周國平説,“小龍蝦人工養殖的難有兩個原因,一是雌蝦抱卵量低,二是小龍蝦的環境難以人工模擬。湖北省利用水田寄養野生小龍蝦發展得很快。”

  據了解,南京規模化的小龍蝦人工養殖面積約1萬畝,畝産約300斤,年産約150噸。南京市場上的小龍蝦只有10%産自本地,這10%的本地蝦中70%是野生的。

  野生龍蝦在食客們屬於原生態,但喜歡吃動物腐爛屍體,龍蝦也帶了諸多致病隱患。

  作為龍蝦産業基地,盱眙申請了産地商標,盱眙縣水産局也通過了一套龍蝦養殖企業的執行標準。但目前只要原産地在盱眙,不論人工飼養還是野生,都可以冠以盱眙龍蝦的品牌。許多蝦販從省外收蝦在盱眙轉賣,不少打著盱眙龍蝦牌子的飯店也都是冒牌的。

  章茂華表示,以盱眙的龍蝦産量已經跟不上盱眙龍蝦的影響力,供不應求,所謂的養殖標準也是面子工程。盱眙的蝦較少進入惠民橋市場,反而惠民橋市場的蝦會往盱眙走。最多的時候,每天從南京去盱眙的蝦有3~4噸。

  盱眙當地人也證實了這一點,當地就有人搞一個規模不大的蝦塘,在網上宣傳,然後專門從外地進蝦,轉手賣出。在盱眙轉一下,外地蝦就有了盱眙戶口,身價陡增。往年,江西、湖北等地的七八兩的蝦只有9元左右,而在盱眙可以買到20元以上。

  “沒有統一標準,市場比較混亂。”陳建林抱怨這種情況損害了養殖者的利益,最終傷害了龍蝦産業。

  立秋不久,在這次風波影響下,小龍蝦産業似乎就要提前迎來市場的“寒冬”。小龍蝦産業鏈上的養殖者、加工商、經銷商、消費者都在期待一個明確的結果。

  本報南京8月30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