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教師夫妻36年紮根海島培養近千畢業生(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31日 08: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核心提示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曾感動眾生,而在臺山茫洲島,每天都上演著真實版的《一個都不能少》的故事。36年來,海島教師趙穩對和鄭少明伉儷,一路風雨同行,默默無私地在杏壇上辛勤耕耘。

  據統計,36年來,從茫洲島畢業的學生近千人,如今兩位老教師最大的願望是教好他們唯一的學生鄭雅靜。新學年即將開學,本報記者深入探訪海島教師趙家,親身體驗了海島生活中的艱辛孤獨和寂寞。

  奉獻

  海島夫妻36年默默耕耘杏壇

  茫洲是名副其實的“島外島”,距離臺山下川島略尾圩西8海裏,全島僅8.6平方公里,是全省有記載、有人居住的最小島嶼。直到1985年後,茫洲才開通往返茫洲至下川芙灣合螺石碼頭的機動船,每週一和週五有兩班渡輪。

  近日,記者好不容易才趕上從下川啟程的渡輪,在大海中經歷100分鐘的顛簸後終於到達了茫洲。

  前來迎接記者一行的是趙穩對老師。他笑著説,平日進島的除了島民就是漁民,你們來可是稀客。

  走進老趙家,與其説是家,倒不如説是個窩,一張長木凳、四張小板凳,已是趙家客廳全部傢具。

  今年55歲的趙穩對是茫洲島唯一一所學校茫洲小學的校長,他在茫洲島土生土長。1974年,老趙從下川中學畢業後,就來到茫洲小學,從此開始了36年平凡卻極其不平凡的生活。

  36年來,老趙並不孤獨,與他一路風雨同行的還有賢惠溫婉的妻子鄭少明。鄭老師告訴記者,1978年她從下川中學高中畢業,是村裏當時唯一的女高中生。當年她一心想著走出海島,到外面世界闖蕩,可父親説她是家中長女,一定要在家,留在海島。於是,鄭老師很自然地回到海島教書。茫洲小學教師少,兩人很自然地走到一起,“拉埋天窗”後,女兒和兒子相繼誕生。

  隨著時間流逝,鄭老師對於老師職業的理解越發感性,教師不僅僅是份工作,更多的是責任感和義務。

  “我要竭盡全力為海島的苦孩子們插上飛躍海島的翅膀,不要讓我的遺憾在他們這一代身上重演。”在鄭老師眼中,她給教師這一職業賦予了更多的個人情感因素。

  生活

  海島真實版《一個都不能少》

  茫洲小學教師最多時有8人,學生達108人。近年來,隨著新增適齡兒童越來越少、人口外遷越來越多,現在學校老師只剩下老趙夫妻;而學生或轉學或投靠有條件的親戚,如今僅留下家庭困難的鄭雅靜一人。兩夫妻輪番上陣對茫洲最後一名學生上課。

  島上都是漁家子弟,學生父母每天5時多就出海打魚,根本無暇顧及子女吃早飯,於是,鄭老師既是當爹又是當媽地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監督其學習質量。吃過早餐後,開始上課。每天,老趙兩口子都要琢磨的事就是如何給他們唯一的學生上好課。

  趙老師告訴記者,島上有三難,一是沒電;二是冬天沒水源,島上用水靠的是山泉水,冬天枯水期,山泉水都斷流了,他只能一桶水一桶水地從古井裏打水燒飯。有時,連古井都枯了,他甚至要到下川島運水。

  第三難是島上沒有新鮮豬肉吃,能一個月吃上一頓肉已經感覺“心滿意足”了。為了能讓學生們吃上肉,趙老師有時跑到下川、海晏等地買肉,船期規定是早晨出發,下午回,回來時,高溫酷暑下,肉已變臭。

  守望

  萬元月薪招不到老師

  茫洲也曾招聘過年輕教師,可教師聽説茫洲的生活條件後,不假思索地放言,即使月薪有1萬元,也不願承受孤獨和寂寞。

  年輕時的老趙也有機會離開海島。當年,他與幾位學校同事一起到臺山教師進修學校進修,學習結束後,其他的老師或調離海島,或選擇下海。

  和妻子商量後,反反復復思量,連生於斯長于斯的人都放棄茫洲島了,海島的學生怎麼辦?島民的希望在哪?他們又能有什麼希望?最終,在一番思想波動後,兩人還是決定一心一意教書。 文/記者 劉妍 攝影 陳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