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伊春空難原因仍籠罩在迷霧中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7日 0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黑龍江伊春一架客機失事

  造成42人死亡的伊春“824”墜機事故後第三天,位於黑龍江省境內的伊春機場于26日恢復通航,官方尚沒有公佈事故調查結果。

  一架搭載民航專家、遇難者家屬以及其他乘客的南航班機26日13時左右降落在伊春機場,並於半小時後載客返航哈爾濱。失事飛機所屬的河南航空公司已于25日暫時停航。

  下午4時,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組織了此次墜機事件後的首次新聞通報會,與會的中國民航總局及河南航空的代表在會上通報了情況,但未提及事發原因,也沒有記者提問環節。

  民航總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呂爾學説,失事飛機的兩個黑匣子已于25日送至北京並由專家進行解碼。事故調查組也已對事故現場進行初步勘探,正在進行全方位取證。

  河南航空公司監事會主席劉航在通報會上代表河南航空向社會致歉。他表示公司已經在鄭州、伊春和哈爾濱三地開通了旅客家屬服務熱線,全力幫助旅客家屬儘快來伊春。

  通報會開始前,全體人員起立,為遇難者默哀半分鐘。

  這起客機空難,打破了中國民航已保持安全飛行69個月的紀錄,已確認42人遇難,54人生還。根據失事現場情況判斷和倖存者回憶,飛機在空中沒有發生燃燒或爆炸,初步調查沒有發現人為破壞跡象。

  一些業內人士對事故原因的猜測集中在大霧導致的低能見度和航空公司的運營模式。

  一位參與救援的機場地勤人員稱,24日晚伊春機場出現有霧天氣,能見度較低。“我們已經做好了飛機晚點準備,但緊接著就聽見外面飛機墜地的聲音。”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説。

  伊春市氣象局局長韓廣田説,當晚市區沒有監測到大霧。

  伊春機場處於半山地,附近林木茂盛,秋冬季多霧。當地市民和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飛行員在霧天應該備降臨近的佳木斯機場。

  正在伊春市第一醫院接受治療的生還者薛喜來回憶,飛機在降落過程中,機組人員沒有説地面有霧,也沒有通知飛機出現險情。“如果飛機存在故障應該是在空中就出現和發現問題,如起落架無法打開等常見問題,而不是到了地面才暴露出來。”一位專業人士説。

  據伊春市委書記許兆君介紹,飛機失事前,機組人員曾與地勤人員溝通,請求正常降落。機長齊全軍接受記者採訪時沒有透露當時的細節。

  據伊春市第一醫院院長齊興忠介紹,齊全軍傷勢較輕,只是面部挫傷。

  黑龍江省民航系統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今年40歲的齊全軍原是深圳航空公司的機長,後來加入鯤鵬航空。2007年開航的鯤鵬航空是一家支線航空公司,去年9月正式更名為河南航空公司,是深圳航空的子公司。

  一些航空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是飛行員失當處置選擇霧天強降,那麼與現存的小航空公司運營模式有一定關係。

  據河南省民航發展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吳振坤介紹,河南航空共有5架客機,均為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生産的ERJ-190支線客機。失事飛機由哈爾濱機場長期包租,另有3架在鄭州,1架在南寧。

  民航資源網8月9日援引黑龍江省機場集團管理有限公司的消息顯示,河南航空的飛機每週三天穿梭于哈爾濱至牡丹江、佳木斯、雞西、漠河和伊春等城市的航線。

  根據河南航空5月15日開始執行的飛行時刻表,公司在黑龍江執飛的唯一一架飛機每天12:40從哈爾濱起飛,13:25抵達佳木斯,13:55從佳木斯起飛,14:35抵達哈爾濱;15:15從哈爾濱起飛,16:05抵達雞西,16:35從雞西起飛,17:30抵達哈爾濱;18:10從哈爾濱起飛,18:55抵達牡丹江,19:25從牡丹江起飛,20:05抵達哈爾濱。

  公司8月10日起增開至漠河和伊春的航線,每週二、四、六飛行3班。早上8點從哈爾濱起飛,9:40到達漠河,10:10從漠河起飛,11:50到達哈爾濱。20:45從哈爾濱起飛,21:40到達伊春;22:10從伊春起飛,23點到達哈爾濱。

  據此可以推算,24日是星期二,如果是按時刻表正常飛行,飛機失事時已執行了約十個航班,飛行總里程大約6000公里。

  伊春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涼爽,每年6月到9月間迎來旅遊旺季,機票經常需要提前兩天預定。

  有消息説,去年8月27日通航的伊春支線機場不能添加航空油料,飛機只能加滿往返油料才能確保順利返航,這可能是飛機失事後大火燃燒致死、致傷人數較多的一個原因。(執筆:周岩;參與采寫記者:劉景洋、鄒大鵬、孫英威、顏秉光、秦亞洲、李亞楠、呼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