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經濟特區30週年:珠海特區,藍天碧水的堅守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3日 20: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珠海8月23日電(記者魏蒙)珠海的天格外藍、空氣格外清新。建立經濟特區30年來,珠海遵循生態優先原則,堅守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底線,珠海大氣環境優良率保持100%,成為珠三角唯一的“非重酸雨區”城市,其空氣質量在全國重點城市排行榜中一直穩居前列。

  開窗山清水秀,出門鳥語花香

  海風撲面,白鷺翻飛,在珠海橫琴、淇澳一帶,各有一片一望無際的紅樹林濕地,每年秋冬都有數萬隻候鳥在這裡棲息;綠道蜿蜒,花香醉人,正在建設的300公里綠道,使省立綠道和市立綠道、社區綠道有機銜接,形成完整的綠道網,可讓市民悠閒地騎車慢行……在整體土地相當稀缺的情況下,珠海規劃建設了310平方公里、超過全市陸地總面積1/6的生態保護區。特別是對橫琴開發,首先突出的就是生態島概念,已在總面積106.46平方公里的島上劃出了57.9平方公里的禁建區。

  在珠海,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達到44.46%,綠地率達到39.89%,人均綠地面積達到了12.84平方米,這3項指標均居廣東前列。開窗山清水秀,出門鳥語花香。有人稱,珠海的空氣清潔得可以“罐裝出口”。

  珠海市環保局交給記者一份成績單:

  1986年,珠海建成廣東首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1987年,珠海建成廣東第二座生活污水處理廠;2000年,珠海建成日處理能力6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2001年,珠海又在廣東率先使用BOT模式建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2006年,總投資4.4億元的珠海發電廠1、2號機組煙氣脫硫工程投運,每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萬多噸,為珠海市騰出了95%的脫硫空間。

  2007年之後,珠海在環保上加快了步伐,珠海投入逾12億元用於工業污染源脫硫,電廠及工業企業脫硫,投資18億元建設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6座,還建設了三灶污水濕地處理工程,全市實施污水管網達567公里,全市污水處理設計能力達到33.3萬噸/日,到今年底,珠海市城市污水處理率可達到85%以上。按全市144萬常住人口計算,人均污水處理能力高居全國前列。

  在城區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滿足城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後,珠海又把精力主要投放到西部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僅今年就投入了27億元進行生態環保工程建設。

  2006年至2009年,珠海交出了一份污染減排考核的出色答卷:在經濟增速平均高達15%的前提下,截至2009年底,珠海累計減少排放化學需氧量0.37萬噸,比2005年減少11.9%;減少排放二氧化硫1.24萬噸,比2005年減少26.4%,連續4年完成廣東省政府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

  用鐵的紀律捍衛“四個百分百”

  生態一流,是珠海的城市目標。珠海市委書記甘霖説,“生態一流”就是遵循生態優先原則,堅守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底線,著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把珠海建設成國內環境最優美、最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城市之一。

  為堅守藍天碧水,珠海有一項簡稱為“四個百分百”的高壓線:新增工業項目百分百進入園區、裸露山體百分百恢復綠化、污水垃圾百分百達標處理、節能減排百分百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