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布依族古文字被“發現”10部古籍晉陞“國寶”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3日 15: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貴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核心提示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布依族形成自己的語系,但被公認為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上世紀50年代,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創立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國際音標音文字——布依文,並在一些布依族地區試點推行。後經1981年、1985年兩次修訂,終於形成了獨立完善的文字,並在貴州布依族地區廣泛推行“雙語文”教學。隨著荔波縣十部布依族古籍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成功,布依族古文字被發現,並被國家文化部專家認定為中國具有自己民族文字的18個少數民族之一。

  前不久,布依族古文字調研座談會在荔波縣舉行,貴州省布依族學會、貴州民族學院、貴州省政協文史委及荔波有關部門30余名專家學者研討了布依族古文字發現的重要意義,並就搶救、保護和研究工作提出建議。

  10部布依文古籍晉陞“國寶”

  2009年、2010年,連續兩年,經國務院批准,荔波縣檔案館選送的布依族儺書、經書《獻酒備用》、《接書神廟》、《接魂大全》、《關煞向書注解》等10部布依文古籍先後入選第二批和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2008年5月,貴州選送的古籍,有9部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有三本水族古籍由荔波縣檔案館選送。荔波縣檔案館是首批入選的51家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中唯一一家縣級單位。荔波縣檔案館副館長姚秉烈在參加首屆“國家珍貴古籍特展”時,發現確認的古壯族文字和荔波布依族儺書中的文字似乎很相似。

  “我們那裏的東西是不是也是‘國寶’級的珍貴古籍呢?”回到荔波後,姚秉烈迅速向當地政府領導彙報了自己的想法,引起高度重視。很快,以縣政協文史委主任何羨坤、荔波布依協會副會長玉克均等為主要成員的申報工作小組,開始了對散存於民間的布依族儺書的徵集工作。

  通過布依族研究學者和此次的徵集工作,何羨坤發現,有很多荔波布依族的古文字,散存于本民族的經書、儺書手抄本當中。

  “布依族經書應用在布依族生産生活中,從起房蓋屋、婚喪嫁娶、修橋補路到出行經商等,貫穿了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何羨坤在荔波生長,對布依族文化習俗情有獨鍾,還寫有研究文章發佈在自己的博客上:“剛出生時,書寫命理八字;滿月酒時,先生歌吟頌詞;小孩落魂時,先生設壇喊魂;結婚喜事時,先生卜佔吉日吉時;人老歸天時,先生主持喪葬儀式,開路誦經,敘説亡人生前功德,引導亡靈升遷西天極樂世界;新房地基下腳時,新房大門朝向,都由先生測定,名為風水……”

  經過精心研究,何羨坤發現,在“做橋”活動中,先生使用的是布依文古籍,用布依本地話唱念,文字為布依族自創的古文字,很多劇目內容是荔波本土的布依民間故事,追述著布依族天地起源和人類産生的神話傳説。“做橋”活動是指布依族男青年成長到18歲,要請先生做一次“橋”,就像漢族的成人禮一樣,表示從此可以獨立生活了。夫妻生第一個小孩時,又做一次“橋”,表示男人從此要承擔起為家為妻子兒女遮風避雨的責任了。布依族古籍大致分為經書和儺書,均掌握在作為“壇主”的布依先生手中。據不完全統計,荔波縣現存民間古籍5千多冊,包括儺書3000冊左右、經書2000冊左右。何羨坤介紹,能夠讀懂布依文古籍的布依先生,目前還有翁昂鄉何星輝、何鳳陽、何如級,駕歐鄉莫炳剛、莫仕均,洞塘鄉姚意集和播堯鄉王家聲、王家義、王興函、莫與坤、莫與勳、柏正才、吳錦先、韋仁禮、韋紹軍、吳開美、吳祖江等。“我們請布依先生從這四本古籍中遴選,就有布依古文字近300字,而布依族經書與儺書數量,遠遠不止這些。”

  國家文化部文化司司長張旭高度評價説,“布依族古文字是這一次評審確認的一個新增加的少數民族文字品種,是這一次全國珍貴古籍名錄評選中的一大亮點。”

  納入18種少數民族文字品種

  2009年6月14日,北京國家圖書館,國務院批准並頒布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97家收藏單位的珍貴古籍在“國家珍貴古籍特展”上與公眾見面,一部布依族文字古籍安靜地躺在其間,布依古文字首次在國家級文化空間面世。

  布依族自稱“卜越”,是先秦百越民族“駱越”的一支,早在1千多年前,已在繁衍生息的今貴州南部和廣西北部珠江水系一帶,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布依文古籍與布依古文字,則是布依族文明的集中體現。

  布依族文字由布依族先生祖輩傳承,代代口授心傳,是古代布依先生的自創字,係表意的方塊字,只能用布依語讀音、只有布依先生能夠識讀的一種少數民族文字,在音、形、義上自成系統。漢語字典從不收錄,漢話不能識讀,漢族不解其意,只流傳使用在布依族地區。其與漢字的相似之處是,字形結構同為方塊字,同為表意字,且造字法大體依照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六書”方法。“例如:布依古字形‘汰’,布依語讀音為‘大’,字意為‘河水’。字形不同,讀音更不同。可以確定的是,布依古字是由布依經書儺書先生自行創制和傳承、在布依族地區流傳使用上千年,且至今仍在流傳使用的文字。”何羨坤説。

  專家指出,布依古文字與漢字,應該是同源而異流,它們的分離應該是漸變的過程,布依文字自成系統,在音、形、義上自成一格,是經過千百年來布依自創字的漸漸積累,又被歷代布依先生熟識掌握,後來就完全脫離了漢字的發展軌跡,形成今天布依族獨特的文字。自從布依古文字被布依先生自創使用掌握後,代代傳人繼承先師的衣缽,在音、形、義上自成一格,完全脫離了漢字的發展軌跡,這種分離應在一千年以前的唐、宋時期,且使用年代久遠。

  隨著此批古籍晉陞為“國寶”,布依族文字第一次被國家公佈確認為有自己文字的18個少數民族之一。這是布依族的一個分水嶺,此次發現的文字不是1956年才創制的表音布依文字,而是1912年以前布依古籍中自創的表意布依文字。

  4500冊經書散落民間

  “儺書一直被布依族人民視為‘聖物’,按照父傳子、家族內傳承或者拜師授徒的方式世代傳襲,平時都被鎖在像保險箱一樣、存放貴重物品的圓櫃裏,一般人根本不給看,只有表演儺戲的儺書先生或本族有聲望的人才能接觸到古籍。”何羨坤説,要想大量徵集布依儺書並不容易,經過大量的走訪、説服工作,300多冊布依儺書被徵集進館。

  “檔案館保存,複製一份給古籍持有者。”省政協原常務副主席、省布依學會會長王思明建議給古籍持有者掃描本,讓他們放心,以後還可以來博物館查看。5月30日,三位布依族先生拿著自己的影印本經書到荔波縣聯山灣村給現場參觀者念誦布依族文字,省布依學會給三位捐獻古籍的布依族先生頒布獎勵證書。

  何羨坤告訴記者,布依儺書是一千多年來布依先民創造出來的民族典籍,反映了布依族最初的神話傳説,展示了布依人民懲惡揚善的10多個獨立的民間故事,是記錄儺祭、儺戲的書籍,是布依儺戲的唱本,廣泛被布依族群眾所接受,其中的懲惡揚善、勸人向善、孝順父母、弘揚人間真善美的思想,構成了布依民族文化最具價值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布依民族的行為規範。因此,儺書也是解開荔波布依民族文化深厚底蘊與奧秘的典籍之一。

  布依古文字是該民族迄今發現的、最久遠的代代傳承的民族語言資料,對研究布依族的民族形成及族群心理、文化發展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專家指出,布依族古文字的發現對研究布依族的歷史與文化,將會産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但對布依古文字的研究還有許多空白需要填補,譬如這些文字到底是什麼時候創造的,是怎麼創造的?布依族語系和這些古文字的衍生關係是怎樣的等等,這些都是尚未破解的謎團。

  專家提出,布依古文字只有儺書先生能解釋其義,儺書傳承後繼乏人,面臨消亡的邊緣,亟待政府高度重視,組織專項資金和人員進行搶救和保護、介於大多數布依族先生年事已高,建議整合人才力量,走進田野,以民族人類學的方式,對布依族古籍進行系統的蒐集和整理,記錄布依族古籍運用的真實語境,對布依族先生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申報和傳承人口述史記錄並出版。

  荔波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布依族古籍的保護和蒐集工作,成立了“荔波縣民族古籍申報領導小組”,把徵集儺書的工作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並撥出專款10多萬元,對布依族古籍展開保護性徵集工作,目前,共徵集到布依族古籍500多冊。荔波縣檔案館藏水書、布依族儺書藏量最多,保管質量最好,成為全國惟一一個獲得“全國珍貴古籍保護單位”稱號的縣級單位。

  但是,荔波布依族古籍期待搶救性蒐集和保護,目前,民間仍有4500冊布依族古籍需要徵集,經費缺乏是限制古籍有效保護的重要因素。

  申報世界記憶遺産優先

  國家級檔案專家蔣國生評價,作為布依族古文字的重要載體,布依族儺書各有特色,是布依族優秀的文化遺産。

  《獻酒備用》成書于清道光21年,書中記載了布依族遠古流傳下來的天地起源説及人類起源説。反映出布依族先民的宗教信仰與習俗,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內涵和重要的研究價值,且圖文符號獨特、書寫藝術精湛;《解書神廟》成書于清光緒16年,此書再現了布依族文化傳統中的各路神仙,從天庭仙山紛紛下凡,其氛圍聖潔壯麗、莊嚴肅穆,是研究布依族族群心理、了解布依族泛神論的重要文化典籍;《接魂大全》帶有樸素的古代辯證法思想,表達了互助友愛、睦鄰友好、共擔危難、共享親情的民族精神;《關煞向書注解》圖像繪畫,技巧嫻熟,構思奇異,表現了布依族人民在繪畫上的非凡想像力和富於誇張的風格;《漢皇書》集詩、歌、舞于一身,是布依族戲劇文化的集大成者。

  “我們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荔波的布依民族文化奇葩必將走出大山,被越來越多的外界所認識。而我們不遺餘力地挖掘貴州的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必將會助推貴州社會的全面發展和民族進步。”蔣國生説。

  “這是布依族民族先民的智慧,是前人的珍貴文化遺産,要進行搶救。我們將在全省召開布依族文字搶救會議,全面發動徵集、保護、傳承和研究工作。”王思明指出,“彝文和水書等的搶救、保護和研究工作做得很好,先確定荔波為布依族儺文化和古文字研究基地,從這裡開始,擴大到發現布依族文字古籍的各個地區。”

  “錦屏文書、水書、彝文和布依文是貴州四寶,需要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列入省裏的重大文化項目來打造。”荔波縣檔案館副館長姚秉烈很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到麗江考察,了解到雲南省非常重視東巴文的研究,當年省政府撥款上千萬元用於打造東巴文。荔波縣檔案館每年得撥款10到20萬元,僅夠基本的辦公開銷。希望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重視重點古籍傳遞的文化信息,與世界自然遺産地荔波旅遊相結合,把貴州打造成文化大省。

  為了配合荔波的旅遊,一些專家提出,今年做好布依族古籍的徵集和研究工作,與之相結合,搞一次荔波布依儺文化研究,通過學術研究方式,把貴州各地的儺文化全國性推廣,和廣西聯合開一個摩文化的研討會,後逐漸開展國際性的學術交流活動。這對布依族文化的建設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作為世界自然遺産地,申報文化記憶遺産應該獲得優先考慮,而且全國惟一一個水書藏館在荔波,我建議將布依族古文字和水書一起捆綁申報世界記憶遺産。”荔波縣布依學會副會長姚秉超説。記者 王小梅 黃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