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鄂爾多斯:生態生計兼顧 治沙致富雙贏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8日 1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全國知名網絡媒體內蒙古行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鄂爾多斯2001年撤盟設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與晉、陜、寧三省區毗鄰,是我國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市區內毛烏素沙漠、庫布奇沙漠佔了全市總面積的48%,丘陵溝壑區、乾旱硬梁區也佔全市總面積的48%。

  經過一代代鄂爾多斯人的努力,曾經肆虐的沙漠在一步步退卻,一度枯瘦的山溝在一天天豐腴。尤其自建市以來,鄂爾多斯確立建設綠色大市目標,在全國牧區率先實施禁牧、休牧和輪牧等措施,同時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大力推進各項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生態建設産業化,産業發展生態化,生態生計兼顧,治沙致富雙贏,成功地創造了“鄂爾多斯生態模式”。

  在“兩個48%”的自然條件下,鄂爾多斯摸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態保護與建設之路。2008年,全市135.8萬畝水土流失和風蝕沙化的耕地重新披上了綠裝,實現了由生態惡化地區向綠色城市的歷史性轉變。

  如今,許多令人驚嘆的綠色奇跡正在這裡發生。

  車行鄂爾多斯大地,無邊綠色直撲眼簾。雖然這裡是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人均GDP年底就將超過2萬美元,卻很難見到工廠冒煙———所有的企業都進了專業園區。雖然這裡以生産羊絨出名,卻只見風吹草低,不見牛羊————這裡率先實行了禁牧休牧。雖然這裡是我國地級市裏的産煤冠軍,卻很難見到黑煙滾滾的煤炭外運———加大了資源産業的延伸升級,煤轉電、煤變油、煤制天然氣,早就開始“從空中走”、“從管道出”了。

  就在8年前,當地還是沙塵暴肆虐,由於多年的乾旱,加之過度放牧導致草原嚴重超載,鄂爾多斯沙化、退化的草場面積已佔可利用草原面積的80%。放眼一望,赤地千里。

  長期以來,鄂爾多斯市的各級黨委、政府一直在生態建設上不懈努力,上個世紀50年代“禁止開荒,保護牧場”,60年代“種樹種草”,70年代“農林水綜合治理”,80、90年代“植被建設”,一直沒有停歇。但由於生産力水平的制約和認識水平的局限,仍然沒有擺脫治理、惡化、再治理、再惡化的惡性循環。

  艱辛的探索,深刻的反思。世紀之交,鄂爾多斯通過不斷創新,終於摸索到生態建設良性循環的入口。

  鄂爾多斯市副市長白玉嶺認為所謂創新,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回歸常識:順應自然,尊重規律。當時,國家的幾大生態工程基本全部覆蓋鄂爾多斯,為市裏生態建設拉開大幕。在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禁牧休牧這些“常規動作”之外,市裏重新規劃確定了優化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開始了大規模的移民。全力推進生態建設由人工分散治理向集中自然修復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由重造輕管向造管並重轉變,由治理向經營轉變,由部門努力向全社會努力轉變。

  “在長期的生態建設中,我們摸索了一套生態治理模式。在沙漠地區,通過‘封(封灘育草)、飛(飛播牧草)、造(植樹造林)’的途徑,建設‘莊園式生態經濟圈’;在宜林地區,採用‘草、灌、喬’相結合的方式,為舍飼養殖提供充足的飼草料;在乾旱硬梁區,採取‘沙棘封溝、檸條纏腰、松柏戴帽’模式,形成了上下一體、錯落有致的生態景觀。”白玉嶺説。

  在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時,鄂爾多斯積極推進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對煤炭、電力等行業實施循環技術改造,開發建設一系列循環利用項目,培育出一批循環經濟示範企業,初步形成煤—電及其廢棄物、煤—煤化工及其廢棄物利用等循環産業鏈。對煤炭資源進行整合,實行“一礦一企治理一山一溝”的措施,使礦區綠化迅速恢復。

  鄂爾多斯市林業局局長丁崇明告訴記者,2000年以來,全市森林覆蓋率以每年近1個百分點的速度遞增,相當於每年新增資源面積近130萬畝,植被覆蓋率每年遞增近7個百分點,超過了全國和全區平均水平。2008年,鄂爾多斯地區植被覆蓋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蓋率由12.16%增加到22%,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即使如此,鄂爾多斯2009年依然啟動了百萬畝樟子松基地建設工程。目前,毛烏素沙漠的治理面積已佔到總面積的67%,庫布奇沙漠的治理面積佔到總面積的17%。

  在治沙的過程中,鄂爾多斯人學會了從沙裏淘金,沙産業的發展,拉動了生態建設,使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了多元共贏,走出了一條生態發展産業化、産業發展生態化的特色發展之路。

  10年來,鄂爾多斯對生態環境不僅是治理,而是不斷摸索開發。

  沙産業的發展,源於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院士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構想。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他在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從事研究工作時,一直思考如何利用沙漠資源為人類造福的問題。於是,80年代,他首次提出了“創造農業型的知識密集産業————農業、林業、草業、海業和沙業”的科學設想。其中的“沙業”即知識密集型沙産業,就是利用陽光、通過生物、延伸鏈條、依靠科技、對接市場、創造財富、造福百姓的沙業系統工程,簡稱沙産業。

  錢學森的沙産業理論在鄂爾多斯以及內蒙古自治區得到了成功的實踐。

  當時,為防風固沙,當地農牧民積極種植沙柳。這種沙生植物有其獨特的生長規律,即三四年必須平茬一次,平茬後單株生長範圍比以前增長8倍,不平茬則會枯死。而大量平茬下來的沙柳都做了燃料,得不到及時轉化,“綠色銀行不能變現”,農牧民種植沙柳、平茬沙柳的積極性得不到支持,生産、生態和生活還是在低水平徘徊。上世紀80年代,鄂爾多斯第一家以沙柳為原料的漫賴刨花板廠成立。沙柳刨花板面世後,質量比預想的好,需求比預想的大,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很快就進入了發展的飛躍期。

  漫賴刨花板廠為鄂爾多斯發展沙産業提供了現實的藍本———按著“反彈琵琶,逆向拉動”思路,市裏著力培養了一批依託林沙資源、帶動農牧民生産的林沙龍頭企業,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形式,不以綠色畫句號,在産業鏈上做文章。

  幾年內,鄂爾多斯以轉化沙生植物為主的沙産業迅速壯大與升級。東達蒙古王集團、億利集團、博源集團等大企業紛紛向沙漠進軍。內蒙古毛烏素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投資3億多元,利用沙柳發電,已建成215兆瓦生物質熱電廠。與此同時,東勝區在塔拉壕鎮規劃建設了佔地2.5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沙棘産業園區,天驕沙棘資源公司與北京王致和集團共同投資2000萬元興建了萬噸沙棘醬油醋一期生産線。沙棘園區同時與國家水利部沙棘中心融資研製開發沙棘飲品、藥品、保健品、化粧品系列産品。目前,鄂爾多斯沙産業初步形成了以人造板、造紙、生物質發電、飼料、飲食品、藥品、化粧品加工和生態旅遊為主的沙産業體系。到2008年底,鄂爾多斯沙産業增加值達到16億元。全市沙産業總産值和農牧民來自沙産業的人均純收入分別以每年2.3億元、113元的速度快速增長。

  當東達蒙古王集團等企業多路齊發進軍沙産業之時,錢學森親筆寫信給予指導並肯定。認為他們“實現農工貿一體化的産業鏈,達到沙漠增綠、農牧民增收、企業增效的良性循環”。

  多元化、多渠道的措施,讓鄂爾多斯步入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子,形成了生態恢復、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的互動共贏新格局,農村牧區發展進入了農牧業發展最好、農村牧區變化最大、農牧民得實惠最多的時期。

  綠一片山川,興一群産業,進而富一方百姓————鄂爾多斯決計讓優勢的篇目順理成章。

  與一些地方經濟發展但付出環境代價相比,鄂爾多斯是幸運的————經濟突飛猛進,環境同步變美。這其中的代價,卻是由當地的百姓默默地承擔了。副市長白玉嶺算了這樣一筆賬:10年來,國家在鄂爾多斯開展的幾大生態工程,總投資才30多億元。但鄂爾多斯實行禁牧舍飼後,每只羊的飼養成本卻增加了100元。按平均存欄1300萬隻計算,10年間百姓多投入了130億元。

  “光有感動是不夠的,光有投入是難以為繼的。市裏大力發展沙産業,加強轉化變現,推動綠富同興。”白玉嶺説,“以前沙柳沒人要,老鄉誰願去種植和平茬?沙棘果不值錢,誰願種植和採摘?現在沙柳、沙棘都很值錢,老鄉收穫沙柳,一鎬頭下去就好幾毛,收穫沙棘,一剪子下去一塊多,他憑啥不投身生態建設?這也是鄂爾多斯生態建設最根本的一條:只有百姓的生活好了,生態環境才好了。”

  內蒙古毛烏素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建華告訴記者,為項目配套,公司需要60萬畝沙柳基地,每年收購20萬噸生物質原料,將直接為當地農牧民增收5000萬元左右。王致和集團鄂爾多斯市天驕食品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趙燭光説,沙棘綜合開發項目不僅可以增加農牧民收入,還能通過沙棘飲品、藥品、保健品、化粧品提升農民的生活。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按照“收縮轉移、集中發展”、“城鄉統籌、集約發展”的戰略,鄂爾多斯依託工業園區、農牧業産業化基地、物流園區、旗區府所在地和中心集鎮,啟動了18個精品移民小區建設,按照城鎮社區建設標準,配套建設相應的生産、生活和公共服務設施,使轉移農牧民與城鎮居民一樣享受現代生活和現代文明。在生態轉移上,市裏實施了就業工程、社保工程和安居工程,保證進城農牧民與城鎮居民同等享有各種保障,確保他們遷得出、穩得住、能發展、不回流。

  目前,鄂爾多斯市農村牧區總人口由2000年的93.5萬人減少到2008年的58.1萬人。全市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從2000年的2453元提高到2008年的7052元,增長了1.9倍。

  牧民高慶平就是這30多萬移民隊伍裏的一員。3年前,他從鄂托克前旗陶利嘎查帶著全部家當遷往城鎮。生活安定了,一年多以後他專程回到陶利嘎查————鄂爾多斯的第一個生態自然恢復區,看到自己曾住過的小屋已被綠草鮮花掩映,他甚至以為走錯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