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面臨政策制度性障礙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6日 11: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讀者點題

  “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自十六大以來我們黨一貫強調的兩個“毫不動搖”中的一個,為貫徹這一方針,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兩個“36條”。那麼,民營經濟和民間投資的健康發展究竟面臨哪些理論和現實難題?專家有沒有好的設想可供借鑒?

  本刊邀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教授作答。

  ——編者

  最近下發的《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即“新36條”,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文件,對擴大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都有重要意義。但關鍵是如何認真落實。下面我談三點看法:

  一要處理好民間投資和政府投資的關係

  所謂民間投資,是跟政府投資相對應的。應該處理好民間投資和政府投資的關係。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的作用。確立了市場經濟的目標,就意味著民間投資越來越多,政府投資越來越少。而且要把有限的政府投資集中到民生工程,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公共産品,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新36條”明確界定了政府投資範圍,提出“政府投資主要用於關係國家安全、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和社會領域。”這是很正確的。不僅是經濟和社會領域,還應包括文化領域也是這樣,今年1月份我同主管意識形態的中央負責同志交談時,他強調不改革是沒有出路的。過去文化領域主要是政府投資,把它作為無産階級專政工具,所以發展很慢。現在開放了,民間投資進入了,改變了過去政府大量的投資、政府大量補貼的局面,開創了文化繁榮的新時期。民間投資不僅越來越多,而且隨著不斷整合、股份改制,變為混合經濟,成為社會投資了。

  二要解決政策制度性障礙

  這裡主要是兩個:

  一是金融方面,現在有三個矛盾:一個是民間資本越來越多,但是投資的渠道、出路不多,甚至找不到出路。二是中小型企業、微小企業在成長過程當中急需要錢,但得不到貸款。我們國有企業往往不缺錢,但仍較容易拿到貸款,然後有的就拿去搞房地産,進入股市。三是我們西部、中部是缺錢的地方,但是缺錢的地方往往是資本回流,即需要資本的地方資本不能利用,它回到城市,回到沿海去了。這是三大矛盾,國務院的“新36條”要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提出“允許民間資本興辦金融機構”,但是在具體內容方面還不夠詳盡,講參與、入股的多,講興辦的少。民間資本為什麼不能辦中小企業銀行,或者私人銀行?有人説:因為涉及金融安全,所以不能辦。糧食安全非常重要,照此邏輯只能辦國營農場才能保證糧食安全了。

  二是要鼓勵、支持創新和創業。創新的主體是誰?創新的主體應當是中小企業,它有這種內在的動力。去年11月份賈慶林同志在非公有制經濟的表彰大會上説,現在技術創新的65%,專利的75%,新産品的80%是由民營經濟實現的,這個數字我看了以後,感觸很大,為什麼國有企業在這方面落在後面?這涉及到體制的原因,國有企業領導任期有限,在他任期內首要考慮的是在短期內如何搞出政績來,至於發展新産品,那是十年、八年的事。政府應該支持中小企業的創新。目前乃至今後很長時間內我們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政府要花大力氣來支持老百姓創業,指導就業。

  三要解決思想理論上的障礙

  老的國發“36條”(即2005年頒布的《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之所以不能很好落實,一個重要原因是思想理論上的障礙,有人把它作為資本主義批判。為什麼作為資本主義批判呢?因為你鼓勵民間資本發展,民營經濟發展,不是搞資本主義嗎?發改委今年的指導意見提出國有經濟要在競爭性領域有序退出來,馬上有人批判説,因為國有經濟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是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基礎,這個基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所以怎麼能退出來呢?社會主義不是變成資本主義了嗎?他不考慮社會主義到底為了什麼,究竟什麼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只考慮過去我們傳統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化就是社會主義。所以在國退民進的時候往往是受到批判。在國進民退的時候也不能提,有人説“統計數據不支持國進民退”。到底國有經濟是不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是不是共産黨的執政基礎?實際上歷史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蘇聯垮臺的時候,國有經濟一統天下,為什麼強大的國有經濟沒有支持蘇共繼續執政,沒有支持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由此可見,共産黨執政的基礎、社會主義的基礎並不在於國有經濟的比重有多高,而根本的在於三個“民”,第一叫民心,第二叫民生,第三叫民意。有了這三個“民”,黨的執政地位就會更鞏固。民心是核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今中外都是這個道理;要得到民心就必須把民生搞上去;要得民心,就必須尊重民意,老百姓有話語權,有參與權,有尊嚴。所以這是大的理論問題。

  另外一個理論問題,是公有制為主體的地位問題。現在有人整天在算。非國有經濟在經濟總量中已經超過了50%了,公有制主體地位已經邊緣化了,已經不是主體地位了,所以不是搞社會主義了,是搞資本主義了。大家知道,共同富裕是我們的目標,要鼓勵老百姓富起來,增加財産性收入,因此民間資本越來越多,超過國有資本是個必然的趨勢,不能認為超過了國有經濟就不是搞社會主義了,就要搞階級鬥爭了。公有制主體地位到底怎麼理解?不能從數量上,應當從質量上、功能上來理解。為了避免爭論,我建議把“公有制為主體”改為“公有制為主導”。

  我覺得如果不解決以上這兩個思想理論上的障礙,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就不能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