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搶險救援急先鋒——記蘭州軍區某集團軍防化團官兵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20: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

  解放軍戰士在雨後清理泄洪道。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搶險救援進入第五天,近萬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克服種種困難,戰鬥在災區一線。新華社記者 聶建江 攝

  新華網甘肅舟曲8月13日電(蔡暉、樊永強、緱健宏)腳上打滿血泡,雙手傷痕纍纍,不分幹部戰士渾身滿是泥污……輕傷不下火線,晝夜不休不眠,只有一線希望也不放棄救援……蘭州軍區某集團軍防化團參加舟曲搶險救援以來,官兵們爭分奪秒搜救群眾。他們被災區群眾感激地稱為“大恩人”“大救星”!

  “快!快!快!一秒也不能等”

  8日3時,防化團接到舟曲縣發生特大泥石流災情通報和出征命令,團黨委立即啟動搶險救援應急預案,部隊打破原有建制,按照人員在前、物資在後的原則進行機動編組,火速向300多公里外的災區挺進。

  機動中,部隊連續翻越4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克服道路生疏、彎多坡陡等困難,只用了5小時48分就到達災區,為快速展開營救贏得了時間。

  在距舟曲縣城6公里處,因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車輛通行受限。團長蒲軍禮大手一揮:“快!快!快!一秒也不能等!”官兵們果斷棄車,攜帶鐵鍬、鎬頭等救援工具徒步向災區挺進。

  與當地政府取得聯絡後,團長蒲軍禮請求把部隊派到受災情況最重、救援難度最大的三眼峪地區執行任務。

  展現在官兵面前的是一個慘烈的災後圖景:三眼峪周圍寬約500米、長約5公里的區域被夷為平地,到處是淤積的礫石污泥和倒塌的房屋,倖存的群眾在廢墟上悲痛哀號、刨挖親人……

  解放軍戰士用雙手在泥石流現場進行挖掘工作。甘肅甘南舟曲泥石流自然災害發生以來,廣大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奮戰在救援第一線,堅持進行救援工作。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作為第一支到達災區的救援隊伍,面對空前繁重的救援任務,防化團官兵們用工具挖、用雙手刨,到達後僅用30分鐘便從廢墟下救出第一個被埋群眾。

  團長蒲軍禮、政委張貴泉科學運用救援力量,把600多名官兵迅速分為救援指揮、人員搜救、情況收集、伙食保障、器材供應和醫療救護等6個小組,對破壞程度小、生還幾率大的地方,集中力量優先施救。

  一邊緊張搜救,一邊仔細調查。團裏抽出專人走訪災情最重的三眼村、月圓村、北關村等6個村莊,逐一排查核實遇難和失蹤人員。他們還注重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與6個村結對成立救災臨時黨支部,組織黨員突擊隊爭分奪秒搶救生命。

  進入災區3天,防化團就搜救地域5萬多平方米,從廢墟中成功救出18名倖存者、挖出100多具遇難者遺體。

  “給生者以希望,給逝者以尊嚴”

  泥石流發生後,三眼峪地區的月圓村、北關村等居民區完全不見蹤跡,四散的淤泥最深處達10米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被困者存活的希望微乎其微。

  防化團官兵決不放棄每一個線索,每一次救援都百倍努力。戰士陳曉曦在一處廢墟前發現有血跡從污泥中流出,立即召集全班人員全力營救,最終救出一名高齡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