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董志平:“鋼筋”造就的農民工勞模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20: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注做一件事,做到極致,小崗位也有大舞臺。”在塵土漫天的工地,董志平從事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鋼筋工的工作,至今已21年。

  董志平是來自長沙寧鄉縣山村的一位農民工。“農村的孩子早當家”,18歲高中剛畢業,董志平就被兩個哥哥帶入湖南省沙坪建築有限公司扎鋼筋。他當時並沒想到,這些冷冰冰、硬邦邦的傢伙,會成為他這輩子最好的合作夥伴,並且還把他帶到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獲得“全國勞模”的至高榮耀。

  工作之初讓董志平嘗盡了苦頭。個子不高的他要把沉重的鋼筋吊上吊下,並按照標準紮起來,這不僅是體力活更是一門技術活。剛開始時因為技術不熟練,手指經常被鋼筋扎破、磨出血泡,董志平都是用舌頭舔一舔,繼續幹活。每天工作下來,他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

  可一到晚上休息時間,董志平儘管再累,仍要每天堅持四五個小時的學習。“只有真正把鋼筋製作的原理搞清楚了,自己做起來才會得心應手。”董志平説。僅有高中文化的董志平,通過一點一滴地自學,圖紙上那密密麻麻如同“天書”的機械圖形,慢慢地在他腦袋中“鮮活”了起來。有時候為了琢磨一個代號、一個圖形,董志平會忘記睡覺。經過6年多的堅持學習,董志平成了工友中的“標準通”,40多頁的《國標03國標G101》中的圖形董志平可以隨手畫出來。鋼筋製作中的每一道工序,比如彎曲機、切斷機、對焊機等相關機械的原理與使用董志平全都熟稔於心,技藝成熟精湛。 董志平精專的技術為他帶來了不少的榮譽。在全國建築職業技能(鋼筋工)賽場上董志平取得二等獎佳績,他也是“長沙傑出青年崗位能手”“長沙市技術能手”,更獲得了全國建築技能大賽(鋼筋工)特等獎。2009年,董志平被評為長沙市勞動模範,還被選為長沙市工會十四大代表。2010年,董志平獲得了勞動者最高榮譽—“全國勞動模範”。

  20年來,董志平和他的夥伴們優質高效地完成了50多項建築工程的鋼筋作業,參建的工程從來沒有出現過質量事故,其中不少工程還獲得了國家建設工程“魯班獎”。在公司的資料記載中,凡董志平負責施工的項目,鋼筋損耗量均在1%以下。公司行政總監陳劍波説:“可別小看這1%,在施工項目動輒上千萬元的鋼筋使用量中,這可不是小數目。”

  此外,在豎向鋼筋製作過程中,董志平還創造性地採用了“兩層交錯佈置法”,不僅絲毫不影響建築的質量,而且外形美觀節約鋼筋。“僅此一項創新,就節約鋼筋100噸以上,創造經濟效益400多萬元。”陳劍波説。

  對自己擁有的一手絕活,董志平都毫無保留地教給別人。在公司領導的提議下,公司成立了農民工學校,他開始了“傳幫帶”,有針對性地給工友們講解專業書籍上的理論知識。目前,董志平已培訓鋼筋工上千人,很多經他一手培養起來的徒弟都成了各地鋼筋工領域的技術骨幹。

  董志平説,這個由鋼筋水泥搭建的現代社會,讓從農村走出來的他曾經既期待又害怕。而現在,每當董志平穿過長沙市大街小巷,看到由他承建過的工程,他感到自豪驕傲。“我們這些嚮往城市生活的農民工,即使是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只要自己努力,也能為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也能找到自己的歸宿和存在的價值。”董志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