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最新披露65個故事與一批文物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09: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南京路上英勇襲敵壯烈犧牲的無名愛國青年。

總經理項松茂與11名店員舍生取義。 (淞滬抗戰紀念館)

  “抗戰不止8年,對上海來説,自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起,上海便開始了近14年抗爭。殺敵不止是軍人,近14年間,上海普通民眾皆投身其中,默默無聞,卻前赴後繼,奮勇抗爭。堅持不屈,堅持鬥爭,堅持不做亡國奴,這是‘八一三’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副館長沈建中説。

  今天是“八一三淞滬抗戰紀念日”,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今起舉辦大型圖片展 “永遠的豐碑——上海軍民抗戰故事”,將大型展覽的視角全面瞄準普通民眾,記錄了在近14年上海抗戰史中,上海軍民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的65個故事。一一讀來,其勇、其壯、其烈,令人動容。本報特別選出其中幾例,與紀念館最新徵集而得的文物一起,共饗讀者。

  【展覽篇】

  “中國萬歲”!

  他們是兩位普通上海市民,有一位甚至姓名都無從知曉。他們的生命之鐘在1937年12月3日停擺,最後腳步定格在南京路上。

  1937年12月3日上午,5000名日軍攜帶槍炮,列隊通過公共租界。當日軍行進到大世界時,此時正在大廈上修理霓虹燈的工人楊劍萍高呼“中國萬歲”,縱身從樓上跳下,以身殉國,表明上海人民誓死不屈的心聲。

  詩人趙麗宏在抒情長詩《滄桑之城》中,記述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一個勇士/站在你的屋頂上/大聲吶喊/“中國萬歲”……他把自己的身體/寫成一個驚嘆號。

  之後,日軍隊伍經南京路向廣西路進發。當日軍到達廣西路口時,一愛國青年突然出現,向日軍投擲手榴彈,當場炸死炸傷日軍士兵3人,而他本人也被開槍擊中,壯烈犧牲。而今,我們所能找到這位無名英雄的唯一照片,是一名日本記者現場所拍,但因被日本軍方定為“不許可寫真”,多年來一直未曾公開。如今,在這張照片上,我們還能清楚地看到這位英雄的相貌。

  佛門救護團 僧侶救護隊

  圓瑛法師,中國近代愛國名僧,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

  抗戰爆發後,圓瑛法師號召全國佛教徒投身抗日救亡,並成立佛教戰時救護團、難民收容所,親任救護團團長。“八一三淞滬抗戰”中,他派遣僧侶救護隊,“出入江灣、閘北、大場等前線,搶救受傷戰士不下萬人”。

  1937年冬,上海淪陷。激戰後的上海哀鴻遍野。為了不讓衛國戰士和罹禍難民曝身郊野,圓瑛法師發起組織掩埋隊,他親任總隊長。每天用4輛汽車,將遺體一具一具地抬上車,送到郊外掩埋,晝夜不停,3個多月中共計掩埋遺體1萬多具。

  圓瑛法師的正義行為,引起日本侵略者忌恨。日軍拉攏遭拒後,以抗日罪名將其逮捕,百般折磨,圓瑛法師毫不屈服。日寇無計可施,將他釋放。脫離虎口後,圓瑛法師不改初衷,為抗敵救災奔走呼號。

  總經理項松茂與11名店員

  1932年1月28日,淞滬戰起,十九路軍奮起抗敵。當天傍晚,滿載日軍傷兵的軍車駛經五洲藥房第二支店 (今武進路口)附近時,我愛國志士槍彈突襲。次日上午,日軍和便衣特務闖入店內搜查,當即將留守的11名店員押上卡車帶走。

  總經理項松茂聞訊後,義憤填膺,決定親往營救。同事們勸阻,他説:“11位同事危在旦夕,我不去營救,如何對全公司負責?貪生怕死還算什麼總經理?”説罷登車前往敵司令部交涉,後遭日軍劫持,被押到江灣日軍軍營。項松茂面對日寇,怒斥日本侵略罪行。次日清晨,項松茂被押解至江灣日本小學的日軍軍營,慘遭殺害,並被銷屍滅跡。11位職工亦同時被害,年齡最小的只有16歲。

  球賽中,全場共唱義勇軍進行曲

  1936年6月7日,上海民眾歌咏會在南市區公共體育場組織開展群眾抗日救亡歌咏大會,5000余名來自上海機關、銀行、商店、工廠的群眾參加。當時國民黨當局設法阻撓,即在體育場組織了一場足球比賽,群眾到達時球賽正在進行。歌咏會群眾先裝著看球,時間一到,一起擁進足球場內,齊聲高唱《大路歌》、《開路先鋒》等抗日救亡歌曲。

  持槍警察前來驅散群眾時,劉良模站在高凳上進行演説,並指揮全場高唱《打回老家》等救亡歌曲,震撼了每個同胞的心靈,甚至連警察也被感染,全場共唱《義勇軍進行曲》。

  散會後,群眾排列整齊,繼續將抗日救亡的歌聲傳遍大街小巷。中外記者紛紛報道,促進了全國救亡歌咏運動的發展。

  智沉“民生”號

  上海淪陷後,日軍佔領了江南造船所,並利用此為侵華日軍修理和重建艦船。眾多愛國將士和江南造船所工人一起,不斷蒐集情報,伺機破壞日本船隻。

  1939年,日軍把當時中國海軍武漢保衛戰時自毀的“永績”號和“民生”號兩艘軍艦,打撈出水,拖到江南造船所修理。造機部工人孫增善在工友張根寶的配合下,趁日本人放假休息,于9月21日夜裏悄悄潛入“民生”號軍艦,將其鑿沉。

  一艘排水量500噸的軍艦,在日軍的守護下,突然沉入黃浦江底。上海灘轟動一時。

  高中生捨身鋤姦

  汪偽政府成立後,上海發生了一起轟動的愛國行動——3名高中生為了不做亡國奴,在兆豐公園捨身鋤姦,投彈炸敵偽。

  1941年8月1日傍晚,日偽為了紀念德意日軸心國結盟一週年,準備第二日晚在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舉行“提燈會”和遊行。中國中學高中學生李鑫、張志?、達世清,憑著一股愛國豪情,決心前往投彈鋤姦,當場炸死姦逆甚眾。但因定時炸彈提前爆炸,李鑫傷重當場犧牲,擔任掩護任務的張志?手臂受傷,當夜被捕。

  日偽在張志?寓所搜查時,發現了達世清和他往來的一些信件。第二天中午,日本憲兵和汪偽特務便押著張志?前往達世清家捕人。張志?瞥見達世清後,卻故意將敵偽引向3樓,救了達世清一命,而自己2個月後犧牲在獄中,年僅19歲。

  胡厥文的“抗戰鬍子”

  胡厥文,上海嘉定人,傑出實業家。自1921年起,胡厥文懷著“實業救國”的理想,先後創辦新民機器廠、合作五金廠,並被推選為上海銅鐵機器同業公會主任委員。

  1932年1月28日,淞滬抗戰爆發。胡厥文主動與十九路軍聯絡,組織同業在滬南建起臨時工場,日夜趕制手榴彈、地雷、穿甲彈等武器,支持十九路軍抗戰。後又應上海兵工廠要求,組織了40個翻砂工人前去支援。一個多月時間中,胡厥文日夜奔波,連理頭髮和剃鬍須的時間都沒有,以至鬍鬚滿腮。當人問及,胡厥文説:“蓄之以記國恥,等趕走了倭寇時再剃。”

  抗戰時期,胡厥文努力發展實業,為抗戰軍需作出貢獻。他所經營的新民、合作、大中幾個廠,生産了大量軍需民用品,特別是軍用品,佔後方民營工廠軍火産量的1/3。

  胡厥文沒有食言,他的鬍子自1932年因“國恥”留起,直至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雪恥”後,方懷著激動歡快的心情剃去,時間長達近14年,人們尊稱他為“抗戰鬍子”,傳為美談。這把鬍子,現今仍保存在嘉定博物館。

  【文物篇】

  鞋墊裏的“與妻書”

  這一封特殊的家信,如今我們只能看到殘缺的後半部分。

  這是一封當時19師114團少校劉輝明在淞滬抗戰前寫給妻子徐冬霞的家書。而今僅存的為家書的後半部分,烈士對家事的囑託:“被面……決不要售賣或給旁人使用……在數千里外寄物給大人,雖然不多……是表我一分之敬意……”

  據劉輝明的外孫何歌勁撰文回憶,當時寄回的一床被面,是烈士孝敬母親的,同時寄回的一床織錦毯,後來成了他女兒的陪嫁物。寄這些東西,看得出烈士的一番深意,他在“決不要售賣或給旁人使用”一行字旁,特意標上了著重號,看來已打算捐軀,將這些作為對親人最後的奉獻和紀念。1937年10月30日,劉輝明在淞滬抗戰中中彈犧牲。這封珍貴的家書,一直被劉輝明的女兒珍藏,一度剪成鞋樣墊在腳底,方保存至今。

  大丈夫為國民子孫而奮鬥

  這封信的字體,遒勁有力;內容,更令人動容。

  據館方介紹,這是一封當時陸軍第98師587團少尉排長姚立方寫給家人的書信。

  信中寫道,“國難當前,決心全力以赴……任何不怕,有敵無我,視死為歸,惟有抗戰到底,最終勝利……家中諸人只可當作我死的,不要當作我活的,大丈夫為國家為民族為子孫而奮鬥犧牲,死也光榮。”

  戰士已赴死,壯志猶可道。

  最堅實基礎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副館長 沈建中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5週年紀念,5年前的抗戰勝利60週年紀念活動至今曆歷在目。在籌備這次展覽前,我們一直在思考,並不斷向歷史的深處探尋,在這場曠日持久、艱苦異常的奮戰中,還有什麼應該被我們記住,還有什麼應該學習?

  回顧中國人民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悲壯歷史,我們發現,在無數為國捐軀的英雄中,不僅有軍人戰士,也有大量普通百姓。他們以無所畏懼的精神和無窮的智慧,築起了民族自尊自立自強的最堅實基礎。他們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是整個中華民族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的生動體現,然而卻未必盡為人知。

  正因為此,淞滬抗戰紀念館歷時半年,在成百上千個故事中,精選了65個故事,第一次從平常民眾的角度,記敘那場刻骨銘心的歷史,反映在這近14年間上海抗戰 “全民皆兵”的情形,在“八一三淞滬抗戰紀念日”到來之際,奉獻給所有市民和群眾。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上海人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而這樣“堅持”的精神在當下社會中,仍然是必不可缺的。這也是我們布展的初衷。

  本報記者梁建剛 實習生陳亦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