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新中國60年援外紀實:以無私援助 求共同發展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07: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0多年前,毛澤東同志撰文説:“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和六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30多年前,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國家經濟困難,但是我們還得拿出必要數量的援外資金。我們真正發展起來了,要用相當數量來援助,中國發展以後不要忘記這一點。”

  10多年前,江澤民同志指出:“不能因為我們自己的經濟發展了,或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需要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而忘記窮朋友。”

  2005年,胡錦濤同志在聯合國成立60週年首腦會議上表示:“中國是中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道路上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但我們將盡最大努力支持和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努力,使21世紀真正成為‘人人享有發展的世紀’。”

  無私援助,主動承擔國際義務;共同發展,鑄就南南合作典範。60年來,我國對外援助風雨無阻,步履堅實,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讓世界矚目的援外發展之路。

  無私相助,六十年援外碩果纍纍

  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百廢待興。但經歷過貧窮和苦難的中國人,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所需、所急感同身受。1950年,中國即開始對外提供經濟技術援助,援助對象首先是朝鮮、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

  隨著對外關係的發展,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後,中國的援助對象已擴展至亞非20多個國家。上世紀60年代,周恩來總理在訪問非洲十國期間,宣佈了中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的八項原則,其核心是平等互利、不附帶條件,受到發展中國家普遍歡迎,並成為中國開展對外援助的基本指導綱領。

  八項原則的影響有多大?原中國對外經濟聯絡部副部長程飛説,中國曾幫助毛裏塔尼亞修建了公路、煤廠、港口、火電站、供水工程等項目。在此過程中,達達赫總統深深感到中國的援助是無私的、無條件的。

  “達達赫總統拿著‘八項原則’,到非洲尚未同我們建交的國家,一個一個地親自做工作,或是派他的特使做工作,先後促成9個國家和我們建立外交關係。”程飛説。

  對來自中國的援助,坦桑尼亞第一任總統尼雷爾評價:“無論是中國給予我國的巨大經濟和技術援助,還是我們在國際會議的交往中,中國從來沒有左右我們的政策或損害我們國家主權和尊嚴的企圖。”

  柬埔寨副首相兼財政部部長吉春説:“作為一名與中國合作的柬埔寨公民,我深切體會到,中國所提供的任何援助都是無條件、無政治壓力的。”

  1971年,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了由23個國家提出的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的提案。23個提案國全都是第三世界國家。在投贊成票的76個國家中,有58個是第三世界國家。

  事實證明,中國的援外政策贏得了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信任和敬重。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説,是第三世界國家“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步入改革開放新時期。舉國上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同時,繼續加強和改進對外援助工作。

  1995年,中國在繼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政府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援助的基礎上,開始通過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具有政府援助性質的中長期低息優惠貸款,有效擴大了援外資金來源。

  進入新世紀,全球發展問題更加突出,聯合國提出了“千年發展目標”,中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一步加大援外力度,並更加關注受援國扶貧、民生和發展能力建設。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向12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經濟技術援助,並向30多個國際和區域組織提供捐款,支持這些組織開展多邊援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