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專家赴肯尼亞尋找鄭和艦隊遺跡 考察當地墓葬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0日 1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史料記載,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寶船長44丈4尺,寬18丈,載重量800噸。它的鐵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圖為鄭和寶船的復原圖。

  遠赴肯尼亞尋鄭和艦隊遺跡 水下考古這回撈遠了

  “南澳一號”的水下文物打撈結束後,中國水下考古的下一個焦點在哪?非洲,肯尼亞!記者昨日獲悉,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合作的中肯拉穆群島考古項目,日前正式啟動。未來3年,中國的考古專家將與肯尼亞的工作人員一起,對肯尼亞拉穆群島等地的文化遺存進行考察發掘,其中水下考古部分包括傳説中到達過非洲的“鄭和寶船”。

  拉穆島上有傳説中的“中國人”

  為什麼中國要與遙遠的肯尼亞聯合進行一次耗資巨大的考古行動?這得從肯尼亞拉穆島的傳説説起。據肯方透露,拉穆群島中的帕泰島上仍居住著自稱是中國人後裔的居民。當地的民間傳説稱,幾百年前一艘中國商船在附近海域觸礁沉沒,中國水手在該島南端的上加村登陸,後來遷至西尤村,並繁衍至今。

  而更具體的一種説法是,幾百年前這艘沉沒的船,就是鄭和船隊中的一艘寶船,當時只有少數生還者游水上岸,他們幫當地的村莊撲殺蟒蛇,其後獲准與村內婦女成婚定居,漸漸形成了非洲中國混血兒族群,子孫至今仍在當地生活。

  不過,目前無論是中國還是肯尼亞,都不能肯定生活在肯尼亞沿海一帶的中國人後裔到底是鄭和船隊水手的後裔,還是此後其他到此的中國水手後裔。而這次考古行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解開這個謎。

  打撈寶船將需要幾年時間

  鄭和自1405年(明永樂三年)起七次下西洋,300艘船組成的船隊曾遠赴東南亞、印度、中東,而船隊到達的最遠的地方,就是非洲。據文獻記載,1418年,鄭和第5次下西洋期間,鄭和船隊護送大批中東、非洲使節回國,期間曾沿東非海岸線南下,並於麻林國(即現在的肯尼亞馬林迪市)停留。

  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趙嘉斌介紹,目前在肯尼亞沿海地區包括馬林迪在內的5個區域內展開的考古發掘和調查中,已經出土了一些沉船碎片和大量的中國古代瓷器,瓷器的年代從元代到清代都有。

  那麼該海域的沉船到底是不是屬於鄭和的船呢?記者昨日連線國家博物館負責水下考古的副館長張威。張威表示,目前田野考古的部分專家已經到達肯尼亞進行考察,而水下考古隊員將於11月份出發,這次考古行動將持續好幾年。

  至於肯尼亞海域的沉船到底會不會是鄭和船隊的寶船,張威回答:“這個要等我們發現了沉船再説,現在我們連沉船的位置都還沒確定呢。”

  專家已在考察當地墓葬

  與打撈沉船相呼應的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考古專家將對拉穆群島進行田野考古,看看能否發現鄭和時代的文化遺存。

  記者隨後連線了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趙輝,趙輝介紹説,7月底學院已經派出一名老師帶著幾名博士、碩士在拉穆群島進行考察。這次田野考古的主要任務是對拉穆群島的中國人村落遺址進行考古研究,主要是對該遺址附近的一片古墓群進行發掘,肯方曾在這片古墓群發現刻有中國文字的墓碑。肯尼亞海濱地區曾發現大量古瓷器,專家也將進行考古研究,以確定這些瓷器的生産年代及用途。

  據悉,肯尼亞為這次考古行動做了充分準備。早在2007年6月,肯尼亞國家博物館派兩位學員到中國接受水下考古深海潛水和生存技能等培訓,有意思的是,這兩位學員都自稱是中國人的後裔。目前兩人正在當地收集整理文獻、資料,研究海岸的潮汐變化、海上氣溫、濕度、何時適合下水等問題,為後續工作展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