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通訊:“廣州味”淡了,“懷念”濃了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9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廣州8月8日電 題:“廣州味”淡了,“懷念”濃了

  中新社記者 張傳熙

  一種山寨版“廣州一日遊”悄然間在廣州尋常人家中自發流行起來:上午遊“嶺南印象園”,下午逛“天河城”,夜晚,到珠江兩岸看“萬家燈火”。對外地人來説,這是最快速感受嶺南文化和廣州繁華商業氛圍的便當路線。不過,這裡邊人們發現有一種深深的遺憾,感受嶺南文化,只能到收費的“印象園”去,而園中的小橋流水、亭臺樓閣、騎樓、露天戲臺、鑊耳大屋、宗祠、廣繡、黃包車等,離現實又是那麼的遙遠。嶺南文化,在這裡僅成了“印象”,一種擺設,成為一種離園即逝的飄渺感覺。

  廣州正在崛起,成為內地第三或第四大城市,民眾享受到飛速發展的實惠。與此同時,帶著濃列嶺南文化色彩的“廣州味”卻正在迅速地消失。在天河新城區,很難找到一間擁有彩色玻璃窗、紅木枱凳的傳統意味的茶樓“嘆一盅兩件”;聽一段粵曲,市內找不到一家隨時可飽眼耳之福的“戲臺”;要買廣繡,也不像在蘇杭城內買蘇繡那樣隨便;買一幅地道的嶺南畫,也是尋徑無方;至於要看西關大屋,越來越不易;看騎樓,更是大煞風景,有一段沒一段了……

  語言、戲曲、建築、飲食、繪畫、人物、商業老字號等構成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其中建築,是最付諸視覺最強烈的元素。恰好在這一點上,“廣州味”消失得最快,因為成片青石板巷居民小區拆了,大批百年老字號因地鐵興建拆去了……一位近日參觀上海世博歸來的當地人告訴記者,如果從高架路與大廈的景觀來看,廣州和上海已經沒有什麼兩樣。

  城市的迅速擴大,大規模的舊城改造,清一色西方建築模式的引入,外來人口的迅速增加,這些成為傳統“廣州味”被不斷蠶食的主要因素,而文化規劃滯後和保護乏力,又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其實,這不單單是廣州,其他廣東城市也面臨同樣問題。最近廣東官方為了弘揚嶺南文化,擬票選“嶺南文化名片”,人們吃驚地發現,20個候選項目中,深圳竟然拿不出一個,——當然,深圳是一座平地而起的新興城市。

  以“廣州味”為代表的嶺南文化,沉淪之虞日見凸出。官員、專家,乃至尋常百姓都為此憂慮。此間一位知名政協委員在微博上就有“嶺南文化垂危”的慨嘆。而省委書記汪洋在最近一個場合與民眾座談時,也道出沉重的呼籲:“不要讓嶺南文化在我們這一代手上丟失”。

  將視線從廣州擴展至珠三角,令人關注的另一個方面是,在城鄉一體化的快速推進中,一批批原汁原味的嶺南村鎮,正在變樣。

  政府及民間正設法去修補、維護“廣州味”,強化“嶺南色彩”。在廣州,譬如,斥鉅資修葺,讓沙面租界區恢復到幾十年前的原貌;再如在建亞運城的時候,讓小橋流水、河邊垂柳、青磚小屋等元素穿插其中;一些拆除的村莊,原地保留一個宗祠;對每一條穿插到市區中心的笨重高架路橋進行綠化包裝等……

  不過,這些並未減輕人們傳統文化的失落感。在廣州,可以發現,追憶和懷舊成為一種時尚。每拆一個青石板小巷居民區,總會引來一大批拍照留念的人們;北京路一家老字號電影院開拆,除了拍照留念,年輕的城裏人更是播放自製影片,在原地廢墟上搞起“告別”晚會;市區一個很保留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蘇式紅磚建築群的舊廠房——紅磚廠,神差鬼使般成了人們流連忘返的樂園……而小橋流水、青石板巷保存良好的附近農村——小洲村,則成了城裏人的新嚮往——一批批城內遊客撲向那裏,打破了那裏的平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