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今日關注]特大泥石流 舟曲大營救(2010.08.08)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8日 22: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持人:

    我記得在地震玉樹地震之後,我們在做節目的時候,你也提到過相關的一些話題,包括選址重建的問題。説實話,我們看到的依山傍水的地帶建居民房,確實環境還是不錯的,但是這種泥石流發生的隱患卻很大。這樣又一次災害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可以説對於城市的選址又是一次思考。剛才你也説了,像中國比如説西部、南部很多地方都處於這種地形當中,我們今後怎麼來考量這種災害的預防?

    楊禹:

    其實現在我們遇到類似的天災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之下,也許過去我們選址這個地方是人適合居住,現在隨著天災的狀況在變化,所以今後它面對著類似的風險就會增加。當然最理想的辦法是遷址,但是遷址談何容易,遷址涉及到更複雜的問題。即便是在原址,我覺得面對今後可能更多的天災,我們要考慮城市的公共財政支出當中一定要增加一些類似的支出,用來有效地防範這樣的天災。雖然像舟曲跟天遇到的這種情況,不可能靠人力完全地阻擋,但是如果更多有效地預防,今後我們可能會避免。當這樣的天災發生的時候,人民群眾財産的損失可能儘量能降低得最小。

    主持人:

    田主任,像我們從這些手機拍的畫面,可以看到在白龍江畔有很多建築,包括一些高層的民宅,七八層的。這樣的建築我們看到在這次災害當中還是受毀比較嚴重的,在今後的重建過程當中,剛才楊禹也提到重建的考量,我們在這個江畔是不是以後要避免這種建築的形式,或者是考慮到在其它比如説更高一些的地方去建這些民宅?

    田廷山:

    因為選址問題是個複雜的問題,它涉及到自然環境,也涉及到人們的文化和習俗。所以像這種情況下,不見得説選了高址就一定是安全的地方,像1這些個地方原來我們國家都已經做過地質災害的調查,調查的時候就已經劃為地質災害的危險區。危險區意味著什麼?在這個地區所有的建築在建的時候必須要進行危險性評估,評估以後才能確定這個建築的安全隱性或者地質環境的安全性。在這種情況下,你也提到了建築的形式,我們現在考慮的並不單單是個建築的形式,因為建築的形式跟整個的地質環境非常相關。因為這個地方本身來講就是幾山加一溝,這個時候所有的物源都要通過這個溝過來,過的時候如果這個溝不通暢,或者説過的量過大,對整個溝旁邊的建築肯定都是有損傷的。在這種情況下,第一,要充分估計到到底有多少物源、到底有多少水源,上面的匯水面積有多大,將來在設計的時候、設防的時候才能設計建的高度應該在多高比較合適,河道多寬才能把所有這些物流能夠通暢地輸送出去。

    這次為什麼把縣城淹了呢?下邊因為不通暢,泥石流把下邊的江堵住了以後,回水流把縣城淹了。

    主持人:

    我們看到這張圖上,有不同的顏色,是不是就是你們所制定的關於舟曲縣不同地帶易發生泥石流災害的一個分佈圖?

    田廷山:

    對,這張圖就是我們通過地質災害的縣市調查,我們做了1600個山區縣的地質災害調查。調查出來之後,把所有的山區縣劃成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非易發區,或者按這個程度劃成不同級別。這次的地區也是在地質災害易發區。

    主持人:

    是在這片紅區裏面嗎?

    田廷山:

    是在紅區裏面,包括這個縣城的範圍。

    主持人:

    所以看來我們平時的研究,對於科學地預防自然災害還是有很大的基礎性作用的。包括之後的選址重建,可能一定要結合國土資源部所研究的易發生災害的分佈圖,來制定好今後的選址和規劃。

    田廷山:

    這裡頭也有一個問題,我們雖然依據這個東西,但是因為這個投入的工作量和我們工作的範圍、精度受經濟技術條件的影響,並不能説完全依靠它,要真正做每個建築或每個城鎮選址的時候,還要必須做特殊的地質災害評估工作。

    主持人:

    對。當然了目前現在在災區第一位的還是救人。因為我們看到天氣預報説,未來幾天可能舟曲縣還會迎來降雨,這個降雨是否會引發次生災害,這個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楊禹,現在有沒有什麼建議,假如説現在舟曲縣有些受災的民眾還在收看我們的節目,給他們提些建議,這個時候我們怎麼做好自我的防範?

    楊禹:

    我今天特別注意到了咱們記者到了現場以後拍回來的畫面,我們看到幾次到那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一些重點的地段進行挖掘,在進行搶救。我看到周圍有一些群眾就在站在附近,在看,可能有的電視觀眾看到這樣的畫面想為什麼不能群體的居民一起都在奮力去救援,我覺得在現場出現的那個畫面其實是合理的,為什麼?因為在現場,特別泥石流過境的這種災害,現場情況非常複雜,這個時候有組織地進行重點救援是應該採取的措施,並不是所有人都上去幫忙就是最好的。相反我倒是覺得周圍那些看的這些群眾,他待在那是有道理的,也許因為他可能家就在那,親人就在那,但是對這些群眾來説一定要注意,在不能夠有組織地參與救援的時候,應該有組織地讓這些群眾到一些比較安全的地方,早一點安置下來,我覺得有利於從整體上救援的開展。

    主持人:

    另外,對於災區民眾的安置和安撫工作,今天早上我們試圖連線災區的一位民眾,當時由於手機信號特別不好,但是通過斷斷續續手機裏面的聲音,我們可以聽到他情緒非常激動,經過這樣一場泥石流的災害,我們對於受傷民眾心情的安撫是不是也應該及時跟上?

    楊禹:

    對,從兩年以前汶川地震當時救援的經驗來看,在這種時候,救援人員、救援隊伍、救援力量的最快速的到達,是對當地群眾最好的安慰,因為那種恐慌的心理和對未來不確定的那種心態,當他看到大量的救援隊伍到來的時候,是對他最好的安撫。當然我們現在國家經過這幾年的建設,應急救援的體制非常完備,往往是在第一波和第二波到的救援隊裏,就已經包括了專門來做群眾心理安撫和心理組織這樣的力量。

    製片人:滕雙雙

    策 劃:王冬妮

    編 輯:魏雪嬌 金智妍

    監 制:包軍昊

    E-mail:chinanews@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