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漲價是“中國丹霞”申遺成功的目的嗎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6日 03: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早在申遺之初,就有人擔心過,一旦世遺名號罩身,景區門票必然上漲。祝賀丹霞風貌申遺成功,但一想到9月有可能開始的漲價,就不知該是喜還是憂了。

  大家在歡迎申遺小組歸來的時候,廣東丹霞管委會主任黃大維已經在明白地暗示漲價的可能了:任何景區的門票都是與其價值相關聯的,一流景區肯定是一流的價格……丹霞山在全國同類世遺景區中,門票是最低的,“將來將根據保護和建設的需要來確定這些事情,而必要的成本是要考慮進去的。”(8月5日《信息時報》)

  申遺成功意味著漲價跟進,這幾乎已經成了發生在中國世遺景點身上的不爭事實。並且,漲價的理由如出一轍:保護和建設成本上升、用票價控制遊客流量……現在,廣東丹霞給出的理由又加了一項:它們都漲了,作為世遺景點,我們的票價也該是一流的。這讓人不禁心存疑問,申遺,是保護第一,還是經濟效益第一?世遺搭臺,經濟唱戲吧,這幾乎是一定的。

  有世遺的名號,經濟效益幾乎是立竿見影。去年,五台山剛剛申遺成功,三周內接待遊客人次同比增長就達20%;十幾年前,平遙古城申遺成功,第二年的1998年旅遊收入就從18萬元猛增至500萬元,以後每年幾乎都是成本增長。一旦名列世遺,就將吸引大量遊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這樣的現實多少年來已經毫無二致地在中國複製上演。

  有如此龐大的經濟效益,難怪各地為申遺不惜爭得頭破血流,不惜投入鉅額資金。據統計,安陽殷墟申遺投入2.3億元,開平碉樓花了1.36億元,五台山光景區整治搬遷等費用就花了8億元。到了2010年,“中國丹霞”申遺價碼一路升高,共花了十幾個億。如此巨大的投入,動輒上億甚至上十億的前期投入,自然要從日後慕名而來的如織遊客身上收回來。雖然申遺成功之後也不能得到任何國際資金的支持,來自國家層面的財政投入也有限,但申遺如若成功,在地方政府看來也並非吃力不討好,奧秘就在於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

  逢世遺必漲,已經成為中國景點的一個潛規則。前一陣世遺景點平遙古城漲價時,給出的理由就是“目前的門票價格與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平遙古城的歷史文化地位不相符”。看來,申遺已經和公司申請上市好有一比了:都需要前期的不菲投入,但一旦成功,就是圈錢和升值的開始。這個世上無可複製只此一家的世遺價值,就是它的核心市場競爭力,保證了它源源不斷的客源和漲價理由。

  前不久,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就曾經公開批評説,大陸景點觀光費用非常高,歷史景點和自然景區,要麼是老祖先留下的,要麼是自然創造的景色,是中華兒女共同享有的,不應收取高額門票。蔣先生之言,放到內地申遺成功必漲價的事實身上,除去應保持低票價使得全民共享外,有一點是值得警醒的:這些景點是文化財富,政府應投入公共財力進行保護和建設,而不是將之作為財源赤裸攫取。即便是申遺的鉅額投入,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留與子孫作為人類歷史和地球演進的共同記憶。

  雖然黃大維主任也在強調説,“我們申遺的最大目的,是對世界遺産‘保護、保護、再保護’”(8月5日《南方日報》)但我仍舊心存疑問,前有張家界、三江並流等世界遺産因為過度商業開發曾受到過世界遺産大會亮黃牌警告的事實就擺在那裏,中國丹霞又如何能坐懷不亂,恪守保護第一,經濟第二呢?更何況,黃大維主任的一句“隨著以後對丹霞山的保護和建設措施的力度加大,肯定有些成本會要相應增加”,已經足可見地方政府建設王牌景區帶動地方經濟的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