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政要 >

國家文物局局長:把尊嚴還給文化遺産(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3日 07: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黃 筱攝

“看看這些千城一面的建築,你能分別認出它是哪個城市嗎?”

  在演講中,單霽翔無數次痛陳城市文化的危機與問題。

  照片由清華大學“城市化”與“城市文化”課題綜合報告提供

  文化遺産不應該是城市發展的絆腳石。當你把它當成是城市發展的負擔時,它就只能蓬頭垢面地呆在角落裏,而當你把它當成是城市的發展動力與文化資源時,它就立刻站起來,光照四方。

  誰創造了文化遺産?誰是文化遺産的真正主人?誰是文化遺産保護的主要力量?這些都是文化遺産保護的根本問題。

  有尊嚴的文化遺産才具有強盛的生命力。

  【編者按】文化遺産像一部部史書,記錄著這個世界的滄海過去,更使現在的環境煥發著悠久魅力和時代光彩。

  單霽翔,早年曾從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曾主持過多項廣受好評的文物保護工程。2002年擔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以來,一直積極探索城市化加速進程下的文化遺産保護。這些年,他走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不遺餘力推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長城資源調查、大遺址保護,孜孜不倦地推動博物館免費開放,通過演講著書等形式宣傳鄉土建築、工業遺産、20世紀遺産、文化景觀、文化線路等文化遺産的新領域。特別是倡導設立國家層面的“文化遺産日”,使文化遺産保護的觀念深入人心。今天,正值中國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和“中國丹霞”進入世界遺産名錄,他走進人民日報“文化講壇”,發表了長達3個小時的演講。下面是演講摘編。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化遺産,讓城市更美好》。

  與具有大約40多億年曆史的地球相比,人類的歷史是短暫的。而與具有大約3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相比,城市的歷史也相當短暫。從新石器時代算起,城市歷史至今只有6000多年。然而,當人類一旦走進城市,人類社會便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進程。

  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在我國城市化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有上千萬人會涌入城市。北京的人均GDP從3000美元到一萬美元,用了不足十年,而英國用了180年,美國用了90年,這對於地上地下的文化遺存來説,是巨大的挑戰。當前,我國處於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建設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展開,文化遺産和城市文化特色保護處於最緊迫、最關鍵的歷史階段。我國城市建設在眾多領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如何利用城市的文化遺産方面重視不夠,導致城市文化危機加劇。我把它們歸納成下面的八個問題。

  城市“千城一面”遭遇特色危機

  一是城市記憶的消失。從文化景觀到歷史街區,從文物古跡到地方民居,從傳統技能到社會習俗等,眾多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産,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記憶的有力物證,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價值的重要體現。但是,一些城市在所謂的“舊城改造”、“危舊房改造”中,採取了大拆大建的開發方式,致使一片片歷史街區被夷為平地;一座座傳統民居被無情摧毀。到處是推土機的轟鳴,到處是寫了“拆”字畫了白圈的建築。由於忽視對文化遺産的保護,造成這些歷史性城市文化空間的破壞、歷史文脈的割裂,社區鄰里的解體,最終導致城市記憶的消失。

  二是城市面貌的趨同。城市面貌是一個城市的物質生活、文化傳統、地理環境等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産物。但是,一些城市在規劃建設中抄襲、模倣、複製現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趨同,導致“南方北方一個樣,大城小城一個樣,城裏城外一個樣”的特色危機。各地具有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正在消失,代之而來的是幾乎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千城一面”的現象日趨嚴重。

  三是城市建設的失調。一些城市在建設中缺少科學態度和人文意識,往往採取單一依賴土地經營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方式,導致出現“圈地運動”和“造城運動” 。一些城市盲目追求變大、變新、變洋,熱衷於建設大廣場、大草坪、大水面、景觀大道、豪華辦公樓,如果我們將這些新型城市的照片擺在一起,誰能分得清它們是哪一座城市?

  四是城市形象的低俗。一些城市已經很難找到層次清晰、結構完整、佈局生動、充滿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倣大城市,至今仍把高層、超高層建築當作現代化的標誌,寄希望於在短時間內能擁有更多“新、奇、怪”的建築,現在一些城市習慣用“招投標”的方式來簡單地讓城市改頭換面,很多外國公司拿來的方案並不能與城市的文化歷史相結合,反而使城市景觀變得生硬、淺薄和單調。

  文化競爭力決定城市未來的競爭力

  五是城市環境的惡化。一些城市以對自然無限制的掠奪來滿足發展的慾望,致使環境面臨突出問題:空氣污染、土質污染、水體污染、視覺污染、聽覺污染;熱島效應加劇、交通堵塞加劇、資源短缺加劇;綠色空間減少、安全空間減少、人的活動空間減少。不少文化遺産地也出現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趨勢。

  六是城市精神的衰落。一些城市追求物質利益,而忽視文化生態,在城市建設中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實際傾向。實際上是重經濟發展,輕人文精神;重建設規模,輕整體協調;重攀高比新,輕傳統特色;重表面文章,輕實際效果,表現出對文化傳統認知的膚淺、對城市精神理解的錯位和對城市發展定位的迷茫。

  七是城市管理的錯位。一些城市在管理內容上重表象輕內涵,在管理途徑上重人治輕法治,在管理手段上重經驗輕科學,在管理效應上重近期輕長遠。“城市病”的病根在於城市管理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缺乏應有的文化視野。

  八是城市文化的沉淪。城市文化是市民生存狀況、精神面貌以及城市景觀的總體形態,並與市民的社會心態、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城市的競爭力,決定著城市的未來。一些城市面對席捲而來的強勢文化,不是深化自身的人文歷史,而是淺薄化自己的文化內涵,使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調低下的行為方式,瀰漫在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消解著人們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繼承,究其深層次原因,是文化認同感和文化立場的危機。

  文化遺産只有與民眾發生感情才最安全

  1933年,誕生了關於“功能城市”的《雅典憲章》,主張以功能分區的觀念規劃城市,並指出城市的居住、工作、遊憩和交通四大功能要協調、平衡發展。這一理念對各地城市規劃和發展産生重要影響。但是,人們從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僅僅依靠功能分區無法解決城市的諸多複雜問題。

  城市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概念,既包括經濟競爭力,也包括文化競爭力。當前,文化競爭力的影響與作用越來越突出,成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們看到,在物質增長方式趨同,資源與環境壓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驅動力,體現出更強的經濟社會價值。

  文化遺産不應該是城市發展的絆腳石。當你把它當成是城市發展的負擔時,它就只能蓬頭垢面地呆在角落裏,而當你把它當成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與文化資源時,它就立刻站起來,光照四方。文化遺産應擁有自己的尊嚴,應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成為一個城市最美麗的地方。

  以前我們總在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利用上發生爭論,但是現在我們認識到,保護與利用的目的都應統一在“傳承”上。作為當代人,我們並不能因為現時的優勢而有權獨享,甚而隨意處置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産。未來世代同樣有權利傳承這些文化遺産,與歷史和祖先進行情感和理智的交流,吸取智慧和力量。因此,我們不僅要為當代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財富,適當地加以利用,還要使“子子孫孫永葆用”。

  文化遺産保護也不是各級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專利,而是廣大民眾的共同事業,每個人都有保護文化遺産的權利和義務。廣大民眾的支持是文化遺産保護事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如果民眾不珍惜、不保護、不傳承文化遺産,文化遺産將無法挽回地快速走向消亡。

  2003年1月,陜西寶雞眉縣楊家村的農民發現了一組重要的青銅器,立刻報告了文物部門。當專家從土窖裏面取出27件精美的有銘文的西周青銅器時大吃一驚,件件都是國寶。農民保護文物的消息傳開後,在當地,僅4年間又有11批農民把在生産時發現的珍貴文物上交國家。

  在貴州黎平縣地坪鄉的侗族村寨,有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坪風雨橋”。2004年7月20日,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無情地將風雨橋沖毀。在橋倒塌的那一瞬間,當地在場的年輕男性侗族群眾,全部自發地躍入江中捨身打撈風雨橋的構件,從貴州一直打撈到廣西,硬是從洪水中搶救回風雨橋的73%的構件,使地坪風雨橋最終得以修復。

  誰創造了文化遺産?誰是文化遺産的真正主人?誰是文化遺産保護的主要力量?——這些都是文化遺産保護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我們必須尊重和維護民眾與文化遺産之間的關聯和情感,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受益權。只有當地居民傾心地、持久地自覺守護,才能實現文化遺産應有的尊嚴,有尊嚴的文化遺産才具有強盛的生命力。只有全體民眾積極投入文化遺産保護之中,才能使文化遺産保護形成強大的社會意志。

  (本報記者 楊雪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