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北京市人大建議縮減低端勞動力 提高市場門檻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3日 02: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日,順義南法信路口一家廢品收購站,一個小孩站在臺秤上撥弄秤砣。2008年初開始,順義區集中整治廢品回收點,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下半年,順義區廢品回收點減少了六成。

  本報訊 針對北京人口持續快速增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專題調研,建議對吸納大量流動人口的小企業小門店實行強制退出機制,而對那些在京擁有住房、具有穩定職業、連續居住的流動人口,應研究採取新的管理模式。

  北京流動人口4年增151萬

  今年5月至7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就合理調控人口規模展開調研,調研報告指出四年來北京市流動人口增量逐年加大,共增加151.8萬人,年均增長37.9萬人。人口持續快速增長帶來了諸如資源緊張、基本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的壓力加劇等問題。

  調研組重點介紹了順義區調控人口規模的做法。調研顯示,順義區到今年3月底,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數為14.4萬人,與其他幾個區位、面積、經濟總量、本地人口數量大體相當的遠郊區比,其流動人口數僅有其他區的三分之一或一半左右。

  報告介紹,2008年起,順義投入1.5億元,升級改造了全區65個農貿市場,杜絕了馬路市場;通過規範開業標準,清理了一批小門店、小企業。

  調研組認為,順義區通過調整産業結構、合理控制就業崗位對流動人口的需求、發揮房地産業對人口規模調控的作用等措施,合理調控人口規模,經驗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廣。

  報告建議提高各類市場門檻

  報告建議,將合理調控人口規模納入北京市“十二五”規劃,通過調整産業結構,在加大對高端人才引進的同時,減少對低端勞動力的需求。

  調研組提出,完善低端産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退出機制,淘汰一批低端産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對吸附大量流動人口的小企業等實行強制退出機制,提高各類市場的開業門檻標準。

  而對那些在京已擁有合法所有權的住房、具有穩定職業和收入、連續居住並繳納社會保險金達到一定年限,符合一定條件的流動人口,研究採取新的管理模式。

  ■ 對話

  “順義能做的,北京也能做”

  對話人物:市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辦公室主任李小娟

  7月30日,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期間,就人口控制專題調研的背景和調研組的思路,記者採訪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辦公室主任李小娟。

  新京報:“十一五”也提出人口規模的控制,但沒控制住。原因在哪?

  李小娟:認識不一樣,政策的導向目標不一致,沒有一以貫之。所以我們這次提出要成立市一級的總體機構來協調配合。

  新京報:調研中發現順義有些什麼可以推廣的做法?

  李小娟:投入資金和力量提高這些行業的門檻,提高組織化程度,進行整合,譬如很多區縣都有外來人口聚集的廢品村,最大的一個村聚集了一萬多人,唯獨順義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三千人減少到832個人。他們也不是不讓外來人口乾,但就是不需要那麼多人,不那麼亂,這説明經濟發展並不必然帶來臟亂差。

  新京報:還有別的有效的做法嗎?

  李小娟:順義模式是區政府一大堆政策形成的結果。譬如有些企業投資用了農民的地。恨不得一個本地農民都不用,全部用外地人,而順義則是佔地不能把原住民趕出去,而是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植等手段,提高本地人技能,跟企業協商,免費培訓使用本地勞動力,讓企業覺得合算。

  新京報:調研中有無參考國外大城市的做法?

  李小娟:調研中,人民大學人口所的專家介紹了各國的做法,但沒有寫進報告裏。因為中國有自己的特色,我們覺得這個經驗(順義)還是特別重要。

  新京報:調研之後的結論是什麼?

  李小娟:回來總結,覺得順義的做法不錯,順義能做的,北京也能做。我們形成了共識:經濟發展並不是控制不了人口,北京作為首都必須要控制人口。

  ■ 專家説法

  “帶動周邊發展可解人口難題”

  專家認為北京人口集中根源是地區發展不平衡

  “不能拿弱勢群體開刀”,《城記》作者王軍認為,北京採取這種方式緩解人口增長很難有大的效果。

  同樣,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唐鈞也認為,小商小販的存在證明社會需要這類人群,政府採取提高門檻的方式必然會相應的提高這些服務行業的運營成本,其結果是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也跟著提高。

  唐鈞表示,北京能發展到今天是靠著全國各地老百姓的支持,在發展到全國前列後,應該對全國百姓承擔一定的責任感。“低素質的人在北京不是待一天、兩天,他們長期居住後仍然素質不高,這該由誰負責?”

  唐鈞和王軍都認為,北京人口過於集中的根源是由於北京和周邊地區發展不平衡所致,所以解決北京人口集中的關鍵不是驅逐流動人口,而是應該通過帶動周邊區域經濟平衡發展來解決。

  唐鈞説,來北京的流動人口大多是北京周邊的河北、河南、東北等地區的人,目前圍繞北京周邊有上千萬的貧窮人口圈,“周邊區域經濟發展起來了,這些流動人口自然就回家了。”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湯旸 劉澤寧 李立強 杜丁 魏銘言

  實習生 黃玉培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 韓萌 實習生 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