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嵩山申遺經歷一波三折 為啥改名稱?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2日 13: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河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天,登封人民敲鑼打鼓慶祝申遺成功。

  昨天(8月1日),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第34屆大會上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我國第39處世界遺産,也成為河南省的第三個世界文化遺産項目。

  這之前,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申遺曾經歷了一波三折。

  嵩山申遺經歷一波三折

  在全國申遺熱中,嵩山申遺動議很早。

  2002年,鄭州市啟動了嵩山歷史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並於2004年成功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

  2006年初,“嵩山歷史建築群”全面啟動申遺工作。嵩山歷史建築群包括觀星臺、太室闕和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嵩嶽寺塔、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處11項嵩山地區優秀歷史建築。2006年12月15日,擴充後的嵩山歷史建築群被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並成為2009年中國唯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

  遺憾的是,2009年在西班牙塞維利亞召開的第33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決定,暫緩中國申報的嵩山歷史建築群項目。

  2009年之前的15年,中國每年申報2項世界遺産均成功,被認為是全世界唯一的例子。此次嵩山申遺暫緩,結束了中國申遺連續15年一次性成功的“奇跡”。

  關於嵩山申遺被暫緩的原因,西班牙會議結束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接受採訪時説,2009年30個申報世遺的項目中,最終通過的只有13個。這是歷年最少的,而且沒有一個國家同時有兩個項目入選世界遺産。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世界遺産委員在價值認證、真實性、完整性方面,都提出更嚴格、細緻的要求。其次,明確要向尚沒有世界遺産的國家傾斜,向數量較少的遺産類型傾斜。

  在33屆會議上,中國同時申報的五台山項目由於自然遺産部分未能獲得通過,原申報的自然和文化混合遺産調整為文化景觀,與嵩山申遺“撞車”,而最終五台山項目率先拿到“通行證”。

  嵩山申遺為啥改名稱?

  第33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嵩山歷史建築群被認定為僅次於“列入”的第二級“補充材料”(世遺委員會規定,審議申遺項目分4級:列入、補充材料、推遲、不列入),在極其不利的條件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已屬不易。

  嵩山申遺一直使用的是“嵩山歷史建築群”的名稱,但在第33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使用的卻是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名稱,而且增添了“聖山崇拜”的內容。

  為什麼突然有這樣的改變?因為會議前不久,世界遺産委員會發現嵩山古建築群的內容和中國另一個擬申請的項目“五嶽”申遺有相互重疊的地方,因此建議改名字。

  經過國內專家的論證和有關部門的認可,嵩山歷史建築群當時更名為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童明康在接受採訪時曾説,嵩山既是“天地之中”的歷史建築群,同時它又是以“中嶽嵩山”為代表的“聖山崇拜”,這樣兩種文化類型的組合交織在一起進行申報,難度較大。因為“天地之中”、“聖山崇拜”連中國的一些老百姓可能都不十分清楚,西方的專家學者理解起來也需一個過程,確實存在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當時爭論最激烈的也正是這些地方。

  一個觀星臺就能入世遺  

  一年多來,相關單位又進行了怎樣的努力,才有了峰迴路轉?

  鄭州代表團團長、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丁世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第33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決議讓我們補充的材料主要有三方面:申報的項目和聖山的深層次關係是什麼?這個歷史建築群包括了佛教、道教和儒教及科技各類建築,每一個子項之間的內在聯絡是什麼,它們的整體價值又是什麼?

  丁世顯説,大會覺得觀星臺有全球的突出價值,單一的觀星臺完全具備申報的條件,因此,他們建議登封考慮是不是觀星臺能夠單獨申報。

  鄭州用一年“研究透”嵩山  

  丁世顯説:根據大會決議,去年我們組織專家認真地對“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經過專家努力,對這三個問題一一做了説明。

  申報的項目和聖山的深層次關係是什麼呢?我們認為,就是這些項目是在“天地之中”這個核心的理念下建設的,由於有這樣一個宇宙觀,所以項目就相對集中在登封這個地方。作為聖山的嵩山來講,它只是説明這個項目所在地的地理環境,先有了“天地之中”這個理念,人們對這個地方産生了嚮往,例如各個教派對這裡産生了嚮往,民眾的嚮往,於是在這裡建了道教的、佛教的、儒教的和觀星臺這樣的科技建築,使這裡成為這幾大教派在中國當時,最高檔次的、最優秀的傳播基地。民眾正是基於對宗教的嚮往和傳播形成了對這個地方的推崇,因此,嵩山也被推崇為聖山,中嶽聖山,它是這樣的一個關係。所以應該説它的深度關係只能説明這個聖山表明了項目所在地的地理環境。

  第二個問題就是這8項11處歷史建築之間的內在聯絡。內在聯絡都是因為登封是“天地之中”,在這個“天地之中”理念的基礎上,人們都嚮往這裡,大家都到這裡來了,都在這裡搞建築都在這裡搞傳播。它們的整體價值是這些項目共同印證了“天地之中”理念,這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宇宙觀。這些建築提供了“天地之中”在這個地方的見證。

  關於觀星臺,丁世顯説,觀星臺確實具備了全球突出的普遍價值,單獨申報完全符合要求。但它又和其他十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這個整體又具有特定的全球突出的普遍價值,因此,它同樣符合世界文化遺産整體性的要求,所以我們把觀星臺和其他十處放在一起,成為一個組合。這個觀點在今年3月份國際專家委員會審查時得到了認可。

  今年“過關”緣于“説清楚”  

  昨天(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産大會上,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經過5分鐘的介紹、1分鐘的討論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順利通過,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會後,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會場接受記者採訪時説,2009年中國在申報“天地之中”時,因材料不足被大會暫緩,而今年中方有效地解釋了“天地之中”與中國古代天文概念和至高無上的皇權的相互作用,以及對這一地區的歷史建築、宗教、藝術的綜合影響,得到了世界遺産委員會的一致認可,最終申遺成功。   □首席記者張體義文張鴻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