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文化體制改革“驗收” “皇糧”斷後三級跳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9日 1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文化體制改革

 


  改制後,院團演出場次大幅增加,舞蹈節目深受好評。 本報記者 朱磊攝
 

 
  嶄新的訓練大廳裏,劇院老師正在指導動作。本報記者 朱磊攝 

  “3年來,每名員工工資都實現了三級跳。即使是去年經濟環境比較差時,也演出了186場呢!”

  “過去作為事業單位,猶如一潭死水,波瀾不驚。改企之後,更多的小魚遊進來,過去躺在池塘裏睡大覺的大魚,也開始活躍起來。”

  開欄的話

  又至年底,中央制定的文化體制改革“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也分別到了階段性“驗收”的節點。

  文化體制改革是繼經濟體制改革後的又一重大改革任務,涉及面廣、影響力大、敏感度強。而在這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國有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又被視作“難中之難”,因為它對“文化人”的切身利益,影響最為直接。

  日前,本報記者深入到部分已經、正在或即將轉企改制的出版發行、文藝演出、新聞媒體、電影等單位,採訪他們轉企改制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故事、變化,甚至是矛盾、思考。從今天起,本版將陸續刊登“轉企改制進行時”的文化調查。希望這些報道,能讓更多人真切了解和理解這一輪文化體制改革,究竟為什麼改,向何處改,如何改;更希望這些轉企改制單位的實踐,能為下一階段的改革“路線”提供一些參考樣本。

  改革的確很難,但不改革,註定更難,甚至沒有出路——這是前方記者深入調查後得出的一致結論。  

  正是隆冬,安徽省蕪湖市奧體中心的地下室裏,散亂地擺放著各類表演道具,由於通風不好,刺鼻的霉味讓人直打噴嚏……

  2006年,蕪湖市將原來的蕪湖市歌舞團、越劇團等6家文化單位整合,組建新的蕪湖市藝術劇院有限公司,成為完全面向市場的國有大型綜合演藝團體。掛牌後的藝術劇院,就在這座地下室度過了改革伊始的陣痛3年。  

  雖然藝術劇院今年已經搬到了寬敞明亮的專用劇場,但對很多員工來説,留在這座地下室的記憶,仍是五味雜陳。

  “皇糧”斷了人心惶惶

  道理人人都懂,具體改革舉步維艱

  2007年8月,同一間地下室裏,人心跟窗外的天氣一樣,充滿躁動。

  轉企改制要動真格的了——財政沒賬戶,企業自負盈虧;人事沒編制,所有人員採用聘用制。這兩點,成為最難逾越的關卡。

  蕪湖市藝術劇院現任董事長張承憲至今仍很感慨:“我對改革的困難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沒想到會這麼難!每天都要面對演職人員和家屬的質問,心力交瘁!”

  瞿淩雲是質疑者中的一員。1991年進入蕪湖市黃梅藝術劇團的他,從沒想過會離開心愛的舞臺。“那年8月,全員身份置換的具體方案出臺後,我第一感覺是,天塌了!”瞿淩雲回憶:“皇糧一吃就是15年,現在斷了,政府是不是甩包袱不管我們了?劇院領導描述的美好明天,我們也看不到啊!”那段時間,瞿淩雲幾乎每晚喝得爛醉。

  幾乎所有進入改制範圍的人,都在惴惴不安。回想起往事,瞿淩雲很不好意思:“為了避免被改制,大夥聯合起來抵制領導,軟硬兼施,甚至做了很多不文明的事。”

  “我的桌子被拍過,杯子被摔過……不少人都鑽進了一個牛角尖,沒有辦法心平氣和。”張承憲告訴記者,最多的一次,他要同時面對50多人的質問。

  不少人開始越過劇院領導,往上尋求解決辦法,其主管單位蕪湖市文化委主任宋建華的辦公室,一度成了“接訪大廳”。

  “大家圍著我都問一句話,別人都沒有改,我們為什麼改?不改行不行?”宋建華説。

  面對質問,宋建華舉了這麼兩個數據:蕪湖市原有8個藝術團體,每年演出不過30場,幾乎是零演出,如今只剩下4家;這麼多年,4個劇團250多號人,拿不出一個精品劇目,每年卻要吃掉1000多萬的財政資金。

  “6家單位合併後,留下的幾十箱設備道具是唯一財産,經過篩選,能用的其實只有兩箱,其它的全是廢品。賬面資産也幾乎為零。”張承憲説。

  不改確實不行!這道理人人都懂,但落到每個人身上的改革,仍然舉步維艱。當年8月,第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對全員身份置換方案表決,除了幾位領導,沒有一個人舉手通過,方案只能繼續修改。

  關鍵時刻,蕪湖市委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首先,年滿50歲或工齡滿30年的演員提前退休,享受事業單位退休待遇,這個優惠政策持續到2008年;其次,改企後財政投入不減,並隨財政收入增長而逐年增加,不過採取的是政府採購、補貼等新的投入運行方式;第三,通過追加購買‘補充養老保險’的方法,解決企業職工與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的待遇差別問題。”宋建華告訴記者。

  半年後,2008年3月,全員置換方案終於獲得職工代表大會80%以上票數通過。

  那天晚上,宋建華喝醉了。

  “8號幹部”集體轉型

  人心順暢,來自實惠和成就感

  不過,票決的通過,並不代表人心的完全順暢。

  張承憲明白:“讓大家丟掉包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讓職工享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看到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發展機遇。”

  劇院首先拿分配製度“動刀”,實行分配製度三級制,即基本工資、效益工資、獎勵工資,獎勤罰懶的機制很快見效。

  藝術劇院副院長張集敏,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進入省藝校的舞蹈專業學生,1986年調進蕪湖歌舞團,很快便成了頂梁柱。“那個時候,我外號‘逢人配’,不管什麼舞,我都能配合上。”然而,滿腔熱忱的張集敏很快發現,舞臺跟自己想象的不是一回事。

  “除了政府送戲下鄉,根本就沒有人跳舞。通知9點排舞,10點人還沒到齊,一天下來排不了一場舞。真是‘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張集敏告訴記者。

  那個時候,劇團的人都有一個自嘲的綽號——“8號幹部”,除了每月8號,大家可以在會計室領工資時見到對方,其他時候,根本找不到人。“微薄的工資根本沒法養家糊口!”1995年,他選擇了出門做生意,一直到2003年,外界風傳要改革,才重新回到舞臺。

  藝術劇院正式掛牌後,雖然身為領導,張集敏投了贊成票,但他坦承:“未來的路怎麼走,其實我心裏也沒有底。”

  3年過去了,張集敏慶倖自己選擇了留下,“3年來,每名員工工資都實現了三級跳。即使是去年經濟環境比較差時,我們也演出了186場呢!”

  張集敏爆發出驚人的創作力,每年編舞數十部,“就是工作推著自己走,非常充實,人也有成就感了。”張集敏很享受這種感覺。

  除了工資改革,劇院還開始推行全員營銷模式:將營銷任務細分到個體,推著每個人出去找演出機會,找市場。

  數據顯示了變化:2007年,劇院演出132場,收入129萬元;2008年,演出186場,收入231萬元;2009年,演出場次仍有望突破200場……

  更重要的是人心的變化:藝術劇院掛牌後,不再受事業單位人員編制的限制,一大批人才被選拔進來。轉企改制的實惠,讓大家看到了奔頭,一批已經離退休的緊缺人才,也回來成為 “客座”、“特聘”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