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臺港澳 >

台灣會館:見證兩岸百年風華(特別報道)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9日 08: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為“五人上書”雕塑。

  台灣會館,從外觀上看,古香古色的建築,是清末民居的樣式,也有些嶺南建築的風格。走進去,古樸的北京四合院裏卻有騎樓、拱墻、琉璃飾品等台灣特色的建築元素。單單從建築風格上,已經看得出京臺兩地交流與融合的印記。

  走進台灣會館,圖片、影像、資料、雕塑,都在講述不同時期台灣同胞在北京生活的點滴。雖不見當時川流往來的人群,也無法還原當時的生活景象,可身處其中,百年的時空輪轉仿佛瞬間凝縮,於是,台灣與北京,台灣與大陸,兩岸密不可分的種種連接便可輕易觸碰。

  文脈相連

  7月27日,20多位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聚于北京台灣會館,就會館的歷史沿革、京臺地緣文化及搭建兩岸文化交流新平臺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台灣會館史稱“全臺會館”,建於1890年前後,是100多年前台灣同胞在京活動的主要場所,原位於宣武門外後鐵廠衚同,後遷至前門大蔣家衚同127號,即現在的大江衚同114號。

  “台灣會館的出現,與科舉制度密切相關。”來自台灣的史學者戚嘉林説。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將科舉制度移植到台灣,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開始,陸續有台灣舉人到北京參加會試,台灣會館就是為此而建,當時許多進京趕考的台灣學子都曾落腳此處。

  對此,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王曉波説,陳水扁時代,大搞“文化台獨”,就是想切斷台灣與大陸的文化臍帶。台灣會館不正是對“去中國化”的最大答覆嗎?如果台灣跟大陸沒有關係,那麼台灣會館又從何而來?台灣會館留下的是一個歷史見證。

  “台灣會館的存在,在歷史和制度層面上都説明了台灣與大陸是一國一制的”。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汪毅夫進一步説。

  有資料顯示,自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間,共有32位台灣籍舉人考中進士。

  汪毅夫從文化交流的角度出發給出解讀。他説,台灣在設省前後都沒有單獨舉科舉,鄉試通常每3年一次,這就意味著每3年就有一批台灣文化菁英到福州,到北京,這成為閩臺、京臺一種特殊的文化交流管道。“台灣會館是這些文化菁英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兩岸文脈相連的歷史見證,兩岸的淵源割不斷。”

  戚嘉林説,據史料記載,道光六年(1826年),清朝官員到台灣宜蘭視察一家書院後,發現藏書不夠豐富,就下令將福建書院的170余冊書籍撥到宜蘭,這些書用現在的説法就是教科書,全國通用教材。另外,科舉考試,清朝對台灣有錄取保障名額,錄取比例往往高過其他省份。儘管如此,能考上舉人、進士還是非常不易。像1883年,到福建參加鄉試的有800多舉人,最終只有7人中進士,他們堪稱台灣人菁英中的菁英。“同樣的教材、從臺入閩再赴京參加科考的過程,正是當時整個國家教育、官員選拔等文化政治制度一體化的力證。”

  命運相連

  歷史也有遺憾。

  台灣會館北側佇立著5座銅像,臺籍舉人汪春源站立持筆,目光堅定剛毅。銅像前的石刻文字記載: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正在北京科舉考試的臺籍舉人汪春源等與在京臺籍官員多方奔走,率先上書都察院,反對割臺議和,是為“五人上書”。

  台灣會館建成不久,台灣被日本侵佔,台灣學子便再未有機會來到此地。不過,兩岸的往來卻從未中斷。

  來京探親訪友、經商的臺胞,仍常居於此。特別是日據時期,許多台灣人紛紛舉家渡海到大陸,其中不少人選擇了到北京生活。台灣會館裏同樣留下了有關他們的點滴印記。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祖父連橫就是那時來到北京的。會館“在北京的台灣人”展館裏,展示了連橫于1914年在北京“晉江邑館”申請恢復中國籍的原始文件複製本。那時,台灣文化界人士許地山、劉錦堂、洪炎秋、鐘理和、林海音等,都有在北京生活的經歷,台灣會館亦成為台灣文化界在北京的落腳地。

  “當然,台灣會館的功能其實還更廣泛。”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徐博東教授説,“在我看來,一座台灣會館,意義重大。它是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歷史見證;是兩岸悲歡離合的歷史見證;也是台灣人民愛國傳統的歷史見證。”

  何標,北京市臺聯顧問,對在北京的臺胞有細緻研究。他説,日據時期,一批臺胞到北京定居,學習傳統文化熱情高漲,這與清末來京求取功名者目的不同。這些人是把台灣前途寄予祖國,希望兩岸同胞一道,反抗並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因此,台灣會館裏還記錄了兩岸的命運相連。”

  命運相連,夢想同築。1949年以後,在北京生活的臺胞仍然為祖國大陸的發展貢獻著心力。展館裏對此也有詳盡介紹:前臺盟中央主席蘇子蘅、張克輝,前全國臺聯會長林麗韞,現任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曾獲“中國女醫師傑出貢獻獎”的魏麗惠等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親情相連

  台灣會館,風雨百年。其間,經歷兩次整修。今年5月,重新開張。

  重張后的台灣會館把相鄰的雲間會館、福德禪林納入,並充分挖掘利用地下空間,總建築面積由原來的400多平方米增加到近4000平方米。館內常設展《中華魂京臺情》,包括台灣會館的變遷、在北京的台灣人、京臺交流新篇章、美麗的寶島台灣4個單元,展出照片400余幅,實物、史料約110件。

  重張以來,參觀者不少。留言簿上,從台灣來的和居住在大陸的臺胞留言都有。

  一位在大陸居住了60多年未曾回過台灣的臺胞寫到:台灣會館裏能感受到兩岸濃濃的親情。回到這兒,就像是回到了家!一位第一次來大陸的臺胞説:第一次知道誰是台灣第一位進士,第一次知道百年前台灣人就在北京有個家,共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其實早都烙刻在兩岸民眾心裏。

  北京市臺聯名譽會長蘇民生説,會館突出的特點就是鄉情和親情,是鄉親聯誼的地方。台灣會館將成為聯絡台灣同胞、展示兩岸文化、服務兩岸交流的平臺和窗口。

  王曉波提出,台灣會館的整修和重張,讓人們關注這裡的不僅僅是一棟建築,還是兩岸的一個情感紐帶,臺胞的一個精神會所。除了展覽,還可以讓更多的台灣藝文和學術團體在這裡與大陸民眾互動,讓百年會館成為見證和增進兩岸互動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