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調查組分析紫金礦業污染原因 結果多指向人禍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9日 01: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紫金礦業污水泄漏事件表面看來很像是突發事件,其實不然,它是企業環保方面存在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其問題之所以能長期存在,根子就在當地政府和有關監管部門長期以來的包庇縱容,以及對受害群眾利益的漠視。

  事故調查組調查分析出的原因無一不是指向“人禍”,長期以來對環保法規的漠視,正是此次事故的“禍根”

  日前,紫金礦業再曝醜聞,有報道稱紫金礦業對前去採訪污水滲漏事故的部分媒體進行“信封”公關。而紫金礦業宣傳部部長鄒永明對此表示,“封口費是他們(記者)在亂説”。“如果有拿錢堵記者嘴的事,我的腿將被人砍掉。”

  從7月12日至今,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所在的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就沒有清靜過。12日下午,上杭縣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紫金礦業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發生污水滲漏事故,9100立方米廢水流入汀江。自此,作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中國黃金産業的領頭羊,紫金礦業污染事件成為包括該公司股民在內的公眾茶余飯後的談資。

  一次污染事故,為何會牽動這麼多人的神經?答案或許是,汀江流域生態環境遭到重大破壞,許多上杭人不敢喝自來水;政府動員漁業養殖戶轉産,一批涉事官員辭職或被停職處理,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廠長林文賢等3人被刑拘,紫金礦業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正式立案調查……

  但是,《法制日報》記者發現,在紫金礦業重大污染事故背後,實則是法律關係被屢次破壞。

  遲報瞞報

  違反上市公司義務是誰的責任

  7月12日上午,在A股、H股上市的紫金礦業突然停牌。很快有消息傳出,稱停牌事件與紫金礦業突發的污染事件有關。當時還未被責令辭職的上杭縣副縣長藍富雁在當天下午的新聞發佈會上通報了7月3日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滲漏事故,福建省環保廳官方網站也通報稱,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現死魚。

  其實,早在6月5日,汀江就已經出現了死魚,疑與紫金礦業有關。當地教育部門下發臨時緊急通知,告知參加高考的學生不要隨意吃魚。

  如果從6月5日算起,距7月12日已有38天。為什麼一起引發嚴重污染的事故被“遮掩”這麼長時間?

  紫金礦業總裁羅映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一開始以為這是個小問題、小事故,把事情想簡單了,最後發現是大問題時,已經來不及了。”

  羅映男進一步解釋説,公司“想在發佈公告前對社會和股民有一個負責任的表達,並集中精力先處理事故”。而紫金礦業證券部總經理趙舉剛在14日晚坦陳,未及時公佈事故信息,是考慮到“維穩為重”,擔心引起當地民眾的恐慌。

  有分析人士認為,面對污染事故,究竟是及時發佈相關信息、滿足社會公眾的知情權,還是刻意隱瞞更容易“引起當地民眾的恐慌”呢?應該説,類似紫金礦業污染泄漏等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向社會公開信息是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的責任。因為,信息公開得越早,實情披露得越詳盡,越能贏得公眾的諒解。

  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遲報、瞞報,實質上反映的是法律規定被擱置一邊。因為我國證券法、公司法、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刑法等法律法規已經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做了較為完備的規定。

  據了解,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發生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産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並予以公告,説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産生的法律後果。如果上市公司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要求其改正、給予警告,並可處以30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根據紫金礦業發佈的公告,該公司已于7月19日接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一案被立案調查。

  這名律師認為,如果證監會對紫金礦業污水泄漏信息披露的瞞報事實核查屬實,那麼,紫金礦業將難免罰款處罰。同時,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如果紫金礦業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違反該法規定,情節嚴重的,證監會甚至可以對有關責任人員採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法制日報》記者發現,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紫金礦業的網站上,人們仍可以看到,紫金礦業集團榮獲“2009年度中國最誠信企業”稱號的消息。

  污染事故

  偶然發生還是怠慢法律的後果

  紫金礦業污水泄漏事故被公之於眾後,事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坊間一直在爭論的話題。

  爭論的起因在於,上杭當地一直有紫金公司“有意”、“偷偷”、“放縱”排污的説法,而“從不敢喝上杭自來水”的説法在當地尤其盛行。

  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表示,紫金之所以能在短短17年間快速發展成國內最大的資源企業之一,就是因為他們的“環保品牌”。僅去年一年,紫金公司就在安全生産和環保方面累計投入3.77億元。

  到底是7月3日的“環境污染重大突發事件”將紫金礦業的形象抹黑了,還是紫金礦業成立以來的一系列環境違法事件讓當地群眾産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感呢?

  《法制日報》記者在上杭採訪期間,當地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很多人都不願意吃紫金山礦區周圍和下游水域所産魚類和一種叫做茭白的植物,主要是擔心這兩樣東西受到了污染。

  據當地村民介紹,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礦上運輸氰化鈉的車在舊縣翻車,氰化鈉倒進了汀江河,毒死了很多魚。之後,縣裏取水化驗了好幾次,開始時説不好,後來又説沒問題。但是每到發大水的時候,就會有死魚事件。上杭縣一中的工作人員曾自己取了井水到龍岩地區化驗,結論是重金屬嚴重超標近50倍。由於汀江是上杭縣水源地,從那以後,城裏人不敢飲用自來水。“有錢人花錢買水喝,自來水用來淘米洗菜衝廁所”。

  據了解,2007年7月26日,原國家環保總局給證監會的《關於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環保核查情況的函》(環函〔2007〕267號)中,要求紫金礦業應加強對新收購企業的環境監管,完善其管理制度及相關規定,提高環境守法意識,切實履行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和相關産業政策。但是,在今年5月,環境保護部《關於上市公司環保核查後督查情況的通報》中,紫金礦業因下屬7家子公司存在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環境問題而被通報批評。

  當地群眾認為,這起污染事件表面看來很像是突發事件,其實不然,它是企業環保方面存在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其問題之所以能長期存在,根子就在當地政府和有關監管部門長期以來的包庇縱容,以及對受害群眾利益的漠視。

  7月15日,由環保部和福建省環保廳、龍岩市政府及環保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公佈了紫金礦業污染事故的三點主要原因:一是企業防滲膜破損直接造成污水滲漏;二是人為非法打通6號集滲觀察井與排洪洞,致使滲漏污水直接進入汀江。2009年9月,福建省環保部門檢查時,發現排洪洞有超標污水排入汀江,要求企業立即進行整改,但直至本次事件發生企業仍未整改到位;三是監測設備損壞致使事件未被及時發現。經調查,因設在企業下游的汀江水質自動在線監測設備損壞且未及時修復,致使事件發生後污染情況未能被及時發現。

  福建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曾表示,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在設計上就埋下隱患,防滲工程不堪一擊。

  有知情人士稱,此次事故調查組調查分析出的原因無一不是指向“人禍”,長期以來對環保法規的漠視,正是此次事故的“禍根”。

  問責究責

  追查範圍是否點到此為止

  9100立方米廢水流入汀江造成大面積污染,既需要一個説法,也得對造成事故的責任人進行相應處罰。

  在16日淩晨結束的福建省上杭縣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上杭縣公安局依法對紫金礦業銅礦濕法廠污水滲漏事件因涉嫌重大污染事故立案偵查;紫金山金銅礦銅濕法廠廠長林文賢、副廠長劉王勇、廠環保車間主任劉生源被刑拘。同意縣環保局長陳軍安引咎辭職;對縣經貿局局長黃仲華進行停職檢查處理。

  16日下午,福建省政府召開第52次常務會議,有關部門表示要追究肇事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責任,對觸犯法律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對發生滲漏問題的防滲系統設計、施工單位進行全面調查,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根據行政監察法、《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和幹部管理權限,決定對上杭縣縣長邱河清予以停職檢查,責令上杭縣副縣長藍富雁辭職,責令龍岩市環保局局長林聯錦辭職,給予上杭縣環保局局長陳軍安行政撤職處分,待進一步調查後給予相應處理。

  就在同一天,上杭縣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環境監管失職罪對該縣環保局紫金山環境監理站站長包衛東、副站長吳勝隆正式立案偵查,並已採取刑事拘留措施。

  從信息披露的7月12日起,到7月16日,5天時間就刑拘和處罰了一大批當地官員。

  “如此之快宣佈調查結果和處罰官員預示著福建省不想把事情進一步擴大,免得影響紫金礦業的生産,畢竟這是福建省的第一大企業。”一名當地政界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過,他認為,在這份處罰名單中,很多人與此案並無直接關聯,而真正應負責的人卻未受到處罰。

  公開資料顯示,一批退休官員與紫金礦業存在説不清的瓜葛:

  今年65歲的上杭縣人大原主任林錦添曾擔任紫金礦業的黨委副書記,如今改任黨委常委;至今仍未退位的縣政協主席溫文標兼任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縣人大原副主任范誌喜退休後任該公司黨委常委;縣黨校原校長郭文生任該公司總裁辦主任;縣體改辦原主任、文化局局長黃連池任該公司宣傳部長;副董事長劉曉初曾任福建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處長;副總裁黃曉東曾任福建省福建科學技術委員會處長;副總裁李四德曾就職于原國家黃金管理局、冶金工業部黃金管理局、國家經貿委黃金管理局歷任副處長、處長,投資部主任、諮詢委主任、局副總工程師,2003年至2005年就職于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任總工程師和投資決策安全和預算考核委員會副主任……

  隨著一批涉事官員被處罰和調查的深入,公眾開始質疑,官員到紫金礦業任職,是否會利用其手中權力導致環保監管流於形式,進而導致該企業環境違法行為一再出現。

  賠償責任

  政府收購是否等同企業賠償

  就在社會關注紫金礦業污水泄漏事件追責問題時,對汀江漁民的賠償問題,也不容忽視。

  從發生廢水滲漏事件至今,紫金礦業下游汀江流域養殖戶的損失到底有多少?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有人説魚中毒約達378萬斤,也有人説超過500萬斤,這兩個數字都沒有得到當地政府的確認。當地政府認可的,只有58萬斤,但是,當地漁民對政府的統計數字卻不認可。

  上杭縣下都鄉璜溪村的水産養殖戶告訴《法制日報》記者,6月27日一大早,村裏的養殖戶就受到鄉黨政辦發來的一條手機短信,內容是“請各網箱養殖戶今天上午前將各自死魚打撈送住填埋場處理(上午結束任務),下午填埋場工作人員撤離。”補償費用是:每斤死魚6元,12厘米以下魚苗計重後按市價標準,打撈工資每100斤15元。

  “鄉政府顯然不希望事態擴大,急於清理死魚現場。”當地村民説。

  在上杭縣政府給出的死魚補償數量計算公式中,網箱存魚量等於每平方米43斤加上10斤再乘以網箱面積,然後減去武警幫忙撈出的死魚。但是,對上杭縣的養殖戶來説,這個標準太低。在他們看來,下游永定縣一平方米按120斤魚計算的賠償標準更合理。

  7月4日下午,損失慘重的下都鄉的養殖戶再次接到鄉政府的群發短信:“一、明確水質污染責任主體屬於紫金礦業集團公司;二、原定轉産補助標準40塊錢每平方米;三、12厘米以上魚苗計重後按市價標準,其它魚類按原定每斤6元計算。請及時配合清理。”

  “現在的水已經不適合養殖了,政府動員我們轉産,可是轉産的出路在哪?”下都鄉豪康村村主任薛友新説,村裏共有200多戶人家,其中有75戶從事水産養殖,10到20戶從事水産加工和銷售,剩下為數不多的村民以養豬為生。從事水産養殖的村民正為轉産的事發愁。

  對要求漁民轉産,當時還未被責令辭職的上杭縣副縣長藍富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事故發生後,汀江水質是否適合發展漁業養殖,有待環境保護及海洋漁業有關專家進行認定,當地漁民是否需要轉産也有待研究,政府目前並未明確禁漁轉産的具體政策和補償條件。

  律師丁凱認為,紫金礦業應對投資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污水滲漏造成下游魚類大量死亡,許多漁業養殖戶血本無歸,根據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紫金礦業應對受損漁民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損失應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確定,當地政府的先期收購並不能免除紫金礦業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只能視為對漁民損失的先期部分補償。

  法制日報福州7月2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