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叫好不叫座 科普類圖書走向衰落?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7日 1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至少近十年來,傳統“科普”類書籍一直是許多出版社的雞肋——不出吧,似乎需要有這樣一個種類;出吧,幾乎沒有市場。有少數受到學者的好評,但“叫好不叫座”,仍然不暢銷,而且又幾乎都是從國外引進的。面對這個現象,需要先在概念上有所辨析。

  越走越窄的傳統“科普”路

  早期流行的劃分法,是將科學出版分成兩類:一類是科學前沿的書籍和雜誌的出版,這方面迄今沒有什麼變化——惟一的變化就是公眾對這類書籍越來越不關注了,這源於學科分化的越來越細;另一類就是所謂的傳統“科普”書籍和雜誌,這是面向公眾的出版物。

  但是,傳統的“科普”理念是有問題的,而且問題越來越嚴重。什麼叫“科普”?因為科學是好東西,要普及給公眾,就有了“科普”這個詞。因此“科普”有一個假定的前提,那就是凡是科學的東西就是正確的。傳統“科普”以歌頌科學技術為己任,是跪倒在科學面前對科學盲目崇拜的。它是一種“科學高高在上,公眾嗷嗷待哺”的單向灌輸的圖景。

  傳統“科普”曾在18、19世紀呈現不少令科學家陶醉的圖景。那時會有貴婦人盛裝打扮後,在夏夜坐在後花園的石凳上,虔誠聆聽天文學家指著星空向她們普及天文知識……至少在19世紀,衣冠楚楚的聽眾還會坐在演講廳裏,聆聽科學家面向公眾的演講。這樣的圖景今天已不可能了。我們幾十年的傳統“科普”已將科學弄成一個怪物——它既被尊奉為一個全知全能的神,同時卻又被“普及”成一個粗俗之物。

  今天有些中老年人士感慨科普讀物盛況不再,他們質問道:為什麼我們今天的科普工作者再不能拿出《十萬個為什麼》一類的作品來了?其實如果將當年的《十萬個為什麼》和今天的同類書籍相比,後者信息更豐富,界面更親切,早已比《十萬個為什麼》進步許多。當年的《十萬個為什麼》之所以創造了銷售奇跡,是因為當時幾乎沒有任何同類作品,它客觀上處於壟斷狀態。而今天國內的科普類雜誌,能有幾萬份的銷量,就可以傲視群倫了。

  所以,近年不斷有人追問:為何傳統“科普”的路越走越窄?

  從更深的層次來思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在以往一百年中,科學自己越來越遠離公眾。科學自身的發展使得分科越來越細,概念越來越抽象,結果越來越難以被公眾理解;第二,中國公眾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最基礎的科學知識都已經在學校教育中獲得,對傳統型“科普”作品的需求自然也就大大減少了。所以基本上可以斷言,傳統的“科普”概念已經過時——它需要被超越,需要被包容進一個涵義更廣、層次更高的新理念之中。  

  “科學文化”成出版新理念

  這個新理念,通常稱之為“科學文化”,也有的學者稱之為“科學傳播”或“公眾理解科學”。它除讓公眾了解科學技術,還要讓公眾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歷史等方面的關係,科學技術的負面作用,科學技術在未來可能帶來的災禍,以及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科學技術等重要內容。科學文化與公眾的關係,是一幅相互尊重、相互影響的互動圖景。

  舉例來説,這些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叢書》,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第一推動叢書》,基本上都屬於科學文化類圖書。書中所談,除了科學技術本身,也涉及與此有關的思想、哲學、歷史、藝術,乃至對科學技術的反思。比如《寂靜的春天》,就是一部典型的科學文化作品。如果按傳統“科普”的寫法,就只會介紹殺蟲劑怎麼製造、怎麼使用、有何作用。但《寂靜的春天》反思了殺蟲劑使用的結果,它的主要任務是指出這個發明有害的一面,這與傳統的“科普”有著本質的區別。

  挽救傳統“科普”讀物的另一條路徑,是開發科學的娛樂功能。現在做科普做得相當活躍的“科學松鼠會”,就是在開發科學的娛樂功能。他們的作品沒有太多沉重思考,而是把科學變成輕鬆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看,科幻小説、科幻電影等也都可以歸入到“開發科學的娛樂功能”之列。但是,開發科學的娛樂功能,也曾受到一些科普工作者的批評,他們認為,科學是嚴肅的,怎麼能迎合觀眾的趣味呢?在一些人士看來,“科學松鼠會”的作品是對科學的庸俗化,因而他們不可能是“科普”的功臣——如果不是罪人的話。

  可以肯定的是,開發科學的娛樂功能,不大可能成為傳統科普重現輝煌的陽關大道——對於傳統科普而言,這樣的陽關大道恐怕已經不存在了。我們應該勇敢地直面這一現實。即使是體現了新理念的科學文化書籍,也不太可能會成為流行讀物,進入暢銷書的行列。作為小眾或“中眾”的讀物,恐怕是這類書籍的文化宿命。值得欣慰的是,這些年來,國內仍然有若干出版社,甚至不惜賠錢地一直在出版這類書籍。這是對人類文化的貢獻,歷史將會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