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七月第三重點城市住宅用地成交均價環比降15%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6日 03: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重點城市住宅用地成交均價環比降15%

  樓市利空預期凸顯

  記者 王濤 北京報道

  樓市利空預期正越發濃重地瀰漫在土地市場。最近的數據顯示,全國住宅用地推出量大幅回升,但成交量卻進一步下跌,成交均價也有小幅下調。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監測數據,7月第三週全國20個主要城市住宅用地推出量有較大幅度增加,共推出26宗,環比增加53%,推出土地面積159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12%。然而,住宅用地成交量卻出現下跌,共成交15宗,環比減少6%,成交土地面積114萬平方米,降幅達12%。與此同時,住宅用地成交均價也有所回調,為1139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5%。

  業內專家認為,房地産市場的嚴厲調控使得土地市場回歸常態,所謂的冷清除了地塊本身的因素外,也反映了開發商拿地更為審慎以及樓市利空的預期,這將有利於減輕房屋定價壓力。

  中國指數研究院相關研究報告認為,上述情況與近期經濟大環境變化和政策預期不穩有直接關係,宏觀經濟的複雜性和調控政策持續性的不確定性,導致地方政府推出的優質地塊較少,同時大企業在政策走向不明確的情況下不願輕易出手。

  “在當前市場利空的預期下,開發商拿地更加謹慎,土地市場所謂的蕭條也在預料之中,但這是市場正常調節的表現。”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主任徐楓説。她認為,居住用地地價的下降將有利於降低房屋成本,一定程度上減輕定價壓力。

  不過,徐楓也提出,現實中房屋定價並不完全採用“成本法”,而一般會採用“市場比較法”。通俗地講,開發商會根據對未來的預期,在市場中同質樓盤價格的基礎上對房屋的價格進行調整,這個角度上來説,就與成本沒有太大關係,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供給方仍享有較大的議價能力。“目前買賣雙方對價格降幅預期差異頗大,潛在買家希望價格能在年頭價位基礎上降40%左右,而賣方則只考慮10%以內的靈活性。在沒有後續政策跟進的前提下,‘牛皮市’的局面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