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旱災頻發恐成中國糧食安全主要威脅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3日 07: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9年和2010年春季,北方冬麥區和西南地區分別發生歷史罕見的大旱,給糧食生産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了巨大威脅。《經濟參考報》記者最近在我國部分糧食産區調查了解到,氣候變暖極有可能導致未來極端氣象災害的範圍、程度和頻率加大,頻發的旱災將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威脅。

  每年因旱災損失糧食300多億公斤

  麥肯錫公司去年發佈了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開展的“從糧倉到旱地———中國華北、東北地區抗旱措施的經濟影響評估”報告。這份研究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影響預計將導致乾旱問題進一步惡化,中國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受到威脅的“糧倉”。

  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季,西南地區發生大旱,耕地受旱面積一度達9654萬畝,作物受旱7097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墑2557萬畝。雲南省今年小春作物因旱絕收超過1000萬畝。2009年,華北主要省區冬春連旱,高峰時全國作物受旱面積達到1.61億畝,國家防總首次發佈了旱災的紅色預警,後來內蒙古和遼寧西北的伏旱和秋旱導致大面積糧食絕收。

  “洪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陜、豫等省區一些水利部門幹部認為,與我國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全國性多年持續旱災相比,北方近幾年的旱災只是區域性和季節性的乾旱,但已暴露出旱災對我國糧食和水源安全的嚴重威脅。陜西省防汛抗旱辦副主任翟大明説,陜西“十年九旱”,旱災損失佔自然災害損失量的50%以上,2009年全省因旱災減收糧食100多萬噸。陜西省以2007年為基本年進行評估,如果2020年出現特大旱情,將會有500萬人出現吃水困難,糧食産量減少20%左右。

  我國的乾旱事件幾乎年年出現。據《中國水旱災害公報》公佈的數據,1950年至2007年,全國農業平均每年因旱受災3.26億畝,年均因旱損失糧食158億公斤,佔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糧食損失的60%以上。與此同時,全國農作物年均因旱損失糧食由20世紀50年代的43.5億公斤上升到90年代的209.4億公斤,2000年以來高達300多億公斤。